-
1 # 心夥伴
-
2 # 原生家庭不是病
從圖片中可以看出問題是基於質化研究法而提出的。
首先,我們要了解質化研究法的理論基礎是什麼?
它是研究者基於解釋學、人種方法論和文化概念論等理論為依據,置身於研究情景中,運用觀察、訪談和文獻調查等方法去接近、體驗和理解被研究者,併力求從當事人的角度去解釋他們的行動及其意義建構的過程。
投射法作為質化研究法中的一種,其心理學的依據就是解釋學。解釋學發源於象徵互動主義和現象學。解釋學不承認研究過程中主體與客體的截然分開,認為研究者與研究物件之間是相互依存、互為主體的過程,透過主體反映出來的客體,其實是主體眼裡的客體,是主體對客體的一種解釋,是主體在和客體的相互作用的過程中對客體的一種意義建構。
那麼,投射法是如何工作的呢?
先來看一下投射的概念。投射就是把自己的情緒和特性賦予到在別人身上,可以用“以己度人”來形容。
在心理學的諮訪關係中,運用投射法,就是透過諮訪之間的互動,感受來訪的投射是什麼,透過他投射的內容去了解他的性格特性,當然,同時也要覺察是否有諮詢師的投射,才能力求得出傾向於客觀的結論,整個過程是動態持續的互動的過程。
那麼,投射與移情有什麼區別呢?
從概念上看,移情是把一個人套在另外一個人的頭上,是指你對相似事物付出相似情感的行為。也就是把生活中的一個人當成另外一個人對待。
而投射則是把自己的世界投到另外一個人身上,是以自己為出發點的,如同外邊的世界沒有別人只有自己一樣,看到的別人其實就是自己。
投射屬於認知,而移情屬於情緒。
投射是發展早期形成的防禦機制,是為了消除自身的不適感,增強認同感而不自覺產生的。
移情則是由於情緒偏好傾向主動發生,是一種情緒的傳動。根據喜歡和憎惡情緒有正移情和負移情之分。
當然,雖然移情與投射是各自獨立的概念,但也是互相影響的心理過程,在現實中投射與移情往往相伴隨,在客觀世界感覺到的是投射,感覺之後的固定模式反應叫移情。
投射與移情,在諮詢中是把雙刃劍,只要能保持中立,懸浮注意的覺察,分得清哪些是來訪者的,哪些是自己的,那麼,它就是你療愈來訪的好工具。
回覆列表
投射——projection.也就是防禦的意思。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一個人的認知很多時候都自己想象的結果,與外界的影響不大。
當一個人出現負面情緒的時候,就容易將自己的情緒歸結為外界的原因,從而得到心理上的平衡。如果當一個人感到自卑的時候,會將情緒投射都別人的身上,認為是別人看不起他。這種心理是一種不成熟的表現。長期以此會影響自己的人際關係,甚至產生抑鬱。當我們出現負面情緒的時候,不妨先靜下心來,先分析自己的不足之處。這並不是所謂的阿Q精神,而是透過科學的驗證的方法,能夠有效地緩解精神壓力。但是投射也會起正面的作用。如果一個人長相一般,卻總覺得別人認為她很美,這有利於增強自己的信心,是一種積極的心理。
移情——transference.是傳輸、傳送的意思。很明顯這與上面的投射有區別。移情是精神分析治療中的一種手段。在心理醫師對患者進行治療的時候,透過各種方法,讓患者的過往經歷轉移到他的身上,以此來重現過往的場景,到達治療的目的。例如一個人他因為失去身邊的親人,陷入痛苦之中,難以自拔,這時候心理醫師就可以扮演那位親人,幫助患者從過去中走出來。
以上對於投射和移情的說法,只是做了簡單的介紹,如果想要進行深入的瞭解,可以參考相關的心理學的書籍,會有更加透徹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