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169188564904

    “移情說”作為一個美學範疇,歸納出四個要點:(一)審美移情作為一種審美體驗,其本質是一種物件化的自我享受。(二)審美移情的基本特徵是主客消融、物我兩忘、物我同一、物我互贈。(三)審美移情發生的原因是同情感與類似聯想。(四)審美移情的功能是人的情感的自由解放。

    朱光潛從美學、哲學的角度來解釋,在他的《文藝心理學》、《詩論》、《西方美學史》幾部著作中均有論述。在《西方美學史》中,他梳理了移情說的起源、發展,並探尋這一學說興起的原因,在《詩論》中,他主要用移情說解釋詩中情境交融的境界,在《文藝心理學》中,他把“移情作用”放在“美感經驗”的分析“物我同一”中論述。他認為美感經驗是我們在欣賞自然美或藝術美時的心理活動,移情作用常常發生在聚精會神地觀賞一個孤立絕緣的意象時,我們常由物我兩忘走到物我同一,由物我同一走到物我交往,於無意之中以我的情趣移注於物,以物的姿態移注於我。當然,他明確指出,移情作用常伴著美感經驗,而卻非美感經驗的必要條件。也就是說他沒有把審美心理活動等同於移情作用,而是把它作為美感經驗的心理活動之一,這樣一來,他恰當地把握住審美經驗的特點,在美學上為移情作用找到了它的位置,克服了諸多缺陷。總的來說,他主要從哲學的高度來闡釋移情作用。這是美學家的特徵,美學是哲學的分支學科,移情的終級是宇宙的人情化,由有限到無限,由固定到自由。如本文的標題、開篇、結尾無不包含哲學暗示。標題“宇宙的人情化”,使人產生強烈的震攝和好奇,無限的、無情感的時空如何人情化?而開篇以莊子極富哲理的寓言故事引入,結尾以物我兩忘、物我同一收住,令人餘味無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演講自己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