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寒石冷月
-
2 # 馬冠生馬上營養
學齡前期兒童(3-6歲)健康飲食行為有賴於父母及幼兒園老師的培養。採取以下的措施可以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飲食行為。
1、良好的進餐環境。將吃飯的環境變得清潔、安靜;讓孩子一起參加開飯前的準備工作,使孩子逐漸產生進食的興趣;讓孩子與家庭成員或其他孩子一起進餐;讓孩子自己吃;吃飯的時間要充裕,但不要超過30分鐘。
2、家長以身作則。進餐時父母及其他成人要正面引導孩子對食物的興趣,不要在孩子面前對食物挑挑揀揀;進餐時不要責罵孩子,避免因責罵孩子而讓孩子產生心理逆反;如果孩子暫時不吃某些食物,不必過分強求,可以嘗試改變食物的製作方法,隔一段時間再做嘗試,新食物的嘗試次數可達10-15次;不要在孩子拒食後用零食喂孩子;允許進餐時孩子的髒亂。
3、精心製作和烹調食物。
馬博士健康團高迪思碩士生
-
3 # 鹿媽親子
辛辛苦苦做了一桌子菜,照顧他的口味,少放鹽,少放辣。結果孩子吃兩筷子就不吃了,確實很炸毛。
孩子吃飯這事,家長越急,越起反作用,最好的方法是放平心態。
1、放棄焦慮,不要逼孩子吃飯別的孩子每餐能吃一碗,而自家孩子一天都吃不了一碗。孩子又瘦又小,比同齡人矮了一截。這就導致家長很焦慮,於是逼著孩子必須每餐吃一碗,或者追著喂。所有的壓迫都會帶來反抗,逼孩子只會讓孩子覺得吃飯是一件痛苦的事,一到飯桌上就沒心情,哪裡還能好好吃飯呢?
我們的目標是培養孩子長久的吃飯好習慣,不要在乎偶爾的幾頓沒吃好。家長不必過度操心,孩子吃得少的問題。美國說
只要不給過多的零食,孩子會慢慢調節到恰當的食量。
2、吃得少不批評,吃得多不表揚,不過度關注孩子吃飯問題很多父母一回來就愛問,孩子今天吃飯怎麼樣啊,吃了什麼呀。不要這樣,這無形中增加了孩子的壓力,影響孩子進食。我們大人壓力大的時候,是不是也會沒胃口呢?
另外有的家長把吃飯當成考核目標。孩子吃得多就表揚一番,激勵孩子再接再厲。比如:今天表現很棒,一會去買玩具,出去玩等等;吃得少就批評孩子,不給好臉色。這會導致什麼結果呢?孩子會吃飯當成控制父母的工具。想要得到獎勵時,就好好吃飯,要求得不到滿足時,就用不吃飯來引起父母的注意,如果孩子形成這樣的思維,那他很難養成好好吃飯的習慣。
所以,父母要用佛系的心態對待孩子吃飯,吃多吃少,挨不捱餓,是孩子自己的事。
3、按時吃飯,形成生物鐘,孩子到點就餓如果有條件,儘量每天固定時間吃飯,睡覺,讓孩子形成穩定的生物鐘。如果每天都同一時間吃飯,一到時間,身體就會自動分泌胃酸,胃口大開。如果孩子當餐沒吃飽,不要怕孩子餓,中途加餐。一方面孩子體會不到不吃飯的後果;另一方面,破壞孩子的生物鐘,不利於孩子身體健康。
4、養成良好的用餐習慣不管多小的孩子,最好做在飯桌前與大人一起吃飯;吃飯時不看手機、電視;玩具不該放在餐桌上等。
5、飯前一小時不吃東西有時孩子喊餓,爺爺奶奶會說先吃點東西墊肚子。如果孩子本來吃飯就不好,最好不要這樣。孩子胃容量小,飯前隨便吃點東西就會影響孩子正餐的胃口,無法好好吃飯。零食、水果可以適量吃,但儘量在兩餐之間,飯前一個小時,除了喝水,不要給孩子吃東西。
好好吃飯是一個需要時間和耐心養成的習慣,家長有時需要狠心一點,捨得孩子挨點餓;要適當放手,孩子有權決定自己喜歡吃什麼,吃多少,相信孩子自己能養成好的吃飯習慣。
-
4 # 優長
1.保持就餐環境的單純
吃飯的時候,有食物、餐具就足夠了,餐桌上的很多不必要的東西,都有可能給孩子帶來負面影響,尤其是手機和平板電腦這類既讓大人分心、又讓孩子不好好吃飯的東西。
這些東西容易讓大人做出錯誤的示範,也容易讓孩子因為從小就看到大人邊吃飯邊玩手機而有了“本來就該這樣”的錯誤認知。我們要讓孩子知道,吃飯是一個愉快就餐和好好交流的過程。
2.定時安排家庭聚餐
社會學家芭芭拉·菲斯和馬琳·施瓦茨發現,家長和孩子的家庭聚餐可以有效預測孩子在未來許多方面的積極發展。
這種聚餐包括父母和孩子一起買菜、選擇食物、準備飯菜並共度就餐時光,這個過程可以極大地促進孩子的發展,並提升親子雙方的幸福感。
有規律地進行就餐,精心準備每次聚餐,就餐體驗讓人愉快,沒有電視、手機等電子裝置的干擾......等等這些好習慣會讓家庭聚餐的效果更好。
3.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和個體需求
這種尊重包括:允許孩子有不愛吃的東西,允許孩子在一定程度上參與食譜的制定。與成年人一樣,孩子也會對不同的食物有自己的喜好和厭惡,這是正常的情況。而家長需要自己先分清楚挑食、偏食和厭食的區別。
現在孩子的食物可選範圍很大,有一兩樣不喜歡吃的東西,也未必就會造成營養不良這類負面影響。
當然,如果孩子出現了只吃肉且一口菜都不吃的極端情況,那肯定就需要家長介入了。
同時,為了應對孩子“每一樣都不喜歡吃”這種情況的出現,家長也應該允許孩子在一定程度上參與食譜的制定,給孩子一部分決定權。
4.讓自然懲罰代替說教、逼迫和“哄”
“餓壞了怎麼辦!”是很多老人滿地追著孩子餵飯時,很愛說的一句話。可在今天,孩子“餓壞了”的情況是極少發生的。那些為孩子不好好吃飯而深感焦慮的家長,不斷地妥協,讓孩子一次都沒體驗過“不好好吃飯”的真正後果。
而在孩子看來,自己根本就沒有“餓肚子”和“吃不好”的風險,甚至認為自己不吃飯,父母比他著急多了。其實孩子餓一頓沒什麼關係,而一定的飢餓感作為“不好好吃飯”的自然後果,能直接教會孩子該吃飯的時候要吃飯,讓孩子掌握受益良久的好習慣,其實是非常值得的。
引導孩子“好好吃飯”,父母需要保持積極平和的心態。我們的目的不是哄著孩子把足夠的營養物質放到嘴裡,而是引導他成為一個獨立的“進食者”,學會自主吃飯,幫助孩子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
此外,一日三餐是全家聚在一起享受彼此陪伴的時間,為孩子創造良好的就餐體驗,也更有助於孩子健全人格的發展。
回覆列表
吃飯是人的本能,包括孩子也不例外,為什麼吃飯在某些家庭裡,在某些家長眼裡就成了難事了呢?關鍵是沒有餐桌上的規矩,更沒有培養守規矩的意識,結果就每天上演全武行,一到吃飯時,家裡就雞飛狗跳。
不知道大家是否對家庭秩序感有所瞭解,在一些秩序感特別好的家庭裡,每天不同時間段,家庭成員都會知道要做什麼,按著既定的要求各行其事,既有相互配合,又有獨立行動,看著都非常默契,這樣的秩序是怎樣建立起來的呢?其實就是重視家庭規則建設。
在很多家庭裡,特別缺乏規則意識,大人如此,孩子自然也沒得說了。並且現在越來越突出的問題是,很多夫妻間也常會有產生分歧,因此,在追求個性與自我的當下,在家裡訂立統一的家庭規則真不容易。沒有規矩,自然難成方圓。
讓孩子好好吃飯,本來是很簡單的事。按規矩坐好,做啥吃啥,不允許挑食。否則,不好好吃飯,去靠牆站著去,大家吃,你站著看。在飯桌上大家都不要勸孩子吃飯,都不問孩子好不好吃,都不眾星捧月,自然就不會讓孩子被嬌慣壞了。
很簡單的問題,為什麼成為難題?因為大腦都僵化了,不知道動腦思考了,大人都成了孩子的玩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