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楓葉飄飄whf

    準確時間是八幾年記不清了。最早的收音機是劉蘭芳講《岳飛傳》的時候,用到別人家去聽太不方便,就下狠心花了三十八元買了一個《羚羊》牌的收音機,那時要到播出時間了都是跑著回家去聽的。第一臺電視機是十四英寸的黑白機,《熊貓》牌的,那時是好牌子了。《渴望》,就是那個階段家喻戶曉最動人的一部電視劇。

  • 2 # 家電維修曹

    我家用的最早的電器是古老的蝶片留聲機,忘記了好像沒有牌子吧,它就是黑色的方形的盒子,手搖式的用針划著蝶片出聲,那年代能發出聲來就感覺挺好了,聲音照現在真的沒發比。它是我們家那年代唯一最早的電器了,後來就添加了向陽牌的收音機和長白山牌的坐鐘,在後來隨著年代的變化又添加了一臺日立牌的黑白電視機。隨著社會年代的發展越來越好,家用電器也越來越多,不斷恭新替換下來的電器就當廢品給處理掉了。回想起那年代太苦了,不像現在的年代人們多麼幸福快樂,自遊自在的活著。感謝你的提問我就答到這吧!謝謝關注。

  • 3 # Ja不假

    記得是一個“紅旗”牌單晶管耳機,機殼比香菸盒稍大,沒有喇叭,是透過耳塞機收聽。價格好像是10元左右,時間是1968年前後。

  • 4 # 設計好好

    記憶中家裡的第一件電器

    電燈泡算嗎?如果不算,應該是一個錄音機,可以放兩個磁帶,一左一右,左邊的可以錄音,錄音機上還可以插話筒,全家的娛樂主流方式,聽歌,聽收音機,每天晚上必聽的天氣預報。

    磁帶沒幾盤,二人臺和軍旅歌曲,晉劇,主要聽收音機,聽評書。滴答滴答滴,小喇叭,開始了,聽故事。

    記憶中隔壁奶奶家有14寸黑白電視,奶奶嫌費電,只准看天氣預報,新聞聯播,然後就關了,看電視不許開燈。有親朋客人來訪,可以多看一會,客人走了就關掉。8歲的時候奶奶換了個21寸的黑白電視,這個小電視給我們了,大風車,動畫城,董浩叔叔,金龜子天天看。

    還有一個就是鼓風機,主要在燒碳火做飯的時候,或者人忙不過來的時候使用。這應該也算電器吧。

    其它沒有了,只有手電筒和燈泡用電了。後來蓋新房之後,又添加了電爐,吹頭髮的電吹風,12歲的時候有了天鵝牌彩色電視機,有遙控器。對於9歲才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有彩色電視機的我很開心。這應該是家裡買的第一臺大家電,前面的錄音機和黑白電視都是家人送的。

  • 5 # 湘湘墨鷹

    我家最早的電器是菊花牌電風扇,那時候有個電風扇吹吹,感覺夏天特別涼爽。但是睡覺的時候不能對著電風扇吹,容易得感冒。

    後來就陸續有了收錄音機、黑白電視機、電飯鍋、洗衣機、電冰箱、彩色電視機、油煙機、淨水器、熱水器、空調、微波爐、電磁爐、蒸箱、淨水機等等。

  • 6 # 暢談裝修

    看到這個問題突然想想到一個小品,小品說:當時還有一樣家用電器呢?是啥?手電筒。哈哈大笑,從這個小品也能反映出最早的家用電器對於家庭來說影響是非常深遠的,有可能是兒時的記憶,永遠都是保留在內心的深處。

    最早的家用電器:電風扇

    每個人成長的時間都不同,作為80後的我,從小不農村生活,非常清楚的記得家中的的最早的電器,也可以稱為大件的電器就是電風扇,我清楚的記得這得電風扇有三個檔位和一個開並鍵,而且電風扇開並位置自帶照明燈,這個照明燈會發出五彩色,記住當時在夏天就喜歡開電風扇燈,讓發出五彩色,非常好看。這臺電風扇從最早購買回來後一直使用到2019年都沒有壞,現在只是表面的油漆有部分出現繡點,但是各個功能全部都正常使用,真的很感嘆當年的電風扇質量太好了。現在這臺電風扇一直放在家中,雖然說很少使用,但一直沒有扔,一直留著,一直留著一份記憶。

    最喜歡的電器:電視機

    在農村生活的80後想必都知道,電視機對於農民家庭來人是非常貴重的大件電器了,記得是在1990年時父母從縣城裡將電視機挑回來的,是一臺黑白電視機,當時整個村裡不到五臺電視機,電視機購買回來的當天,村裡很多人來家裡看電視,那麼場景到現在還記憶猶新,因為農村裡的訊號不是很好的原因,記得電視機買回來後不到一年時間,電視機的天線就讓我的弄壞一根,那麼的電視機是配天線的哦,天線調的好電視畫面才清楚,現在很多人都體會不到當時調電視機天線的著急心裡和其中的樂趣了。

    現在使用最多的電器:手機

    從嚴格上來說手機不算真正的電器,但手機要用電,所以將手機納入其中。手機可以說是目前使用最多的電器,我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手機了,不管是工作、學習、生活等等,沒有手機的日子是難度係數超大,可以說只要手機在手上,事情就好辦,手機的使用率目前來說應該是電器中最多的,這點是毫無疑問的。

    每個人生活環境和時間各不同,對於電器的記憶也不同,不知道大家對家中最早的電器有什麼印象和故事,大家可以說出來,一起分享這份樂趣。

  • 7 # IT自動化交流

    大概在94年左右,我們村通上了從別村輸送來的高壓電。

    在這之前,全村的用電靠村頭的一個小水電站提供,晚上6點開始送電,12點停止送電。

    離水電站比較近的學校,可以勉強點亮一盞白熾燈,亮度是遠遠不夠的,每一個小夥伴還需要自帶煤油燈到學校,我們就著昏暗的光線讀書、做作業。

    到了離水電站比較遠的村尾,火熾燈發出的光還不足以照亮別人,只能用於透過一條紅色的燈絲向別人刷存在感。大概0.1流明吧,貼著燈泡,勉強能看到晃動的手指。

    整個童年的夜晚就在下圖的光線下度過,非常熟悉的光線。

    有條件的人會買調壓器調壓,將電壓升高之後帶動14寸的黑白電視看電視劇《封神榜》,沒有條件的會擠到有條件的人的家裡,裡外三層圍著看電視。

    即便這樣,小水電站的水渠還會隔三叉五被大水沖毀。

    通上高壓電的當天,村民從家裡拿出了珍藏很久的結婚時買來的音響,放《濤聲依舊》,將聲音開得整個村都聽見了,高興!

    大概到了95年,我爸帶著還在讀小學五年級的挑著烤煙走10幾公里的山路到隔壁的連城縣賣,賣得的錢找人自己組裝了一臺14寸黑白電視機,外殼上面標的是“春日”牌,記得花了大約440元左右。在當時可算是一本鉅款。

    有點像下圖的電視機。

    買電視回來的路上,別提多高興了,十幾年過去了,現在還依稀記得那高興勁。

    但是之後也不常看電視,因為轉播臺只有在中午12點到2點,晚上6點到9點左右才送節目,只有福建和龍巖兩個臺。到了週二下午還要檢修。

    再往後就到外地就讀,更沒機會看電視了。

    到了高中畢業,聽說修電視賺錢就報考了電子相關專業,現在就成了挨踢工程師。

    但是最早的電器還不是電視,而是手電筒。

    從三年級開始,小夥伴們就開始了晚自習,6點到9點,大概要走2公里左右的村路。路上沒有燈光,一片漆黑,村周的山上還能看到森森的磷火。

    我爸特意買了一個手電筒,記得燈珠是小的白熾燈,1.5W左右,發光效率低,非常耗電。兩臺乾電池點不了幾天就沒電了。

    電池是奢侈品,我爸跟別人學習自制了一個簡易充電器。給乾電池充電。

    現在想起來,就是一個變壓器加上一個二極體半波整波。

    每天白天充一段時間,到了晚上帶真能亮一段時間,從學習出來走不了多久,手電筒的火線就恢復到村尾火熾燈的光線水平了。

    經常都是摸著黑一路狂跑回家的,回家路上很期待能碰到人。

    比較恐怖的是,跑的時候能聽到後面有聲音,停下來轉身回去又什麼都沒有。

  • 8 # 文筆新兵

    我家最先有的電器是彩色電視機,是瀋陽牌兒。那時家裡有了彩色電視機,是受到全村人的羨慕。

    每天來家看電視的左鄰右舍是絡繹不絕。大家紛紛稱讚,還是彩色電視機的效果好。

    都說將來經濟條件允許了,也買一臺彩色電視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覺得什麼電視劇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