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醫者仁心王姚
-
2 # jntsh69
從今天起,新生的和準新去的,至100年後70億人還能留下幾人?
切身體會過的年俗和歷史中的年俗,又更信哪個?
嘴裡嚼著的豬肉和紙上寫著的“豬肉”二字,抑或別人嘴裡豬肉的味道,哪個又更真切?
父母雙全和石頭縫裡蹦出來的孩子,是一樣的童年嗎?
他人口袋中的錢是你能花的了的嗎?同理,他人口中或歷史書中的觀點,過了你的嘴就能成了你的了嗎?
批判過去不曾體驗過的未知,稱其為迷信,探索未來同樣也是不曾體驗過的未知,卻被尊崇為科學,難道它們不是一個事物的兩個名字嗎?同樣是未知,為什麼不能像探索未來那樣科學的去探索歷史的真相呢?
態度是關鍵,“讀萬卷書(他人的與你無干),不如行萬里路(自己的,別人也搶不去)”不親口嚐嚐,你怎知道冷暖鹹淡?!
-
3 # 從地平線升起的朝陽
還相信愛情的,情人節應該能保留下來。
還相信親情的,春節應該能保留下來。
還相信傳承的,端午應該能保留下來。
-
4 # 老六212788
謝邀請,我認為只要是中國的社會主義社會不變,可以說有歷史意義和傳統文化色彩的節日都能保留下來,大家想一下,中國的春節和元宵節已經兩千多年了,至今無論老人還是孩子,都知道這兩個節日,還有中秋節,端午節及國慶節,我相信這些節日都能保留下來和傳承下去的,至於五一勞動節和青年節我可不敢說了。
-
5 # 雲捲雲舒152754837
華人的飲食文化大多數會保留下來……因為,民以食為天!特別是春節吃餃子……
貼春聯、放鞭炮……代表節日喜慶的氣氛……
春節期間拜親訪友……因為中華民族是十分看重血脈親情……珍惜朋友情誼……講究禮尚往來的民族
-
6 # 欣欣欣苗
賣湯圓的歌曲能流行100年嗎?不知道,但元宵節一定是會保留下來的,團團圓圓多好,中秋節-月圓人團圓。相信在外的遊子會對這些寓意團圓的節日銘記於心。中華五千年,團圓二字歷來是重中之重!其他的,端午了,重陽了等等,或許會看著日期對家人說,今天端午呢,還包粽子嗎?慢慢淡忘~
-
7 # 滄海一粟040308
春拜年,貼春聯,放鞭炮,吃餃子,放煙花,家庭成員聚會,祭祖,拜祖先,等等儀式感會越來越好的,但是表達方式可能會調整一下!
-
8 # 雜說陝北
謝謝邀請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年俗是我華夏5000年文化積澱 ,是5000年勞動人民智慧的集中體現 。中國地域遼闊,每一個地方都有屬於自己獨特的年俗 。隨著改革開放 深入 ,市場經濟的不斷髮展 ,心如精好多年熟被淡化甚至消失 ,這也符合歷史發展的規律 。祭神,上香,磕頭拜年等 。
隨著中國國力的不斷提升 ,華人的國際地位越來越高 。不了多久就會成為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 ,你要會使我們的民族的文化自信不斷增強 ,一些年俗也一定會繼續保留並得到發展 。
我是一個陝北人,這裡我就預測一下,我們陝北在100年後還有可能保留的年俗。
一、貼對聯 。
二、你三十的年夜飯 。
三、陝北的年茶飯小吃還會吃 ,但很少會有人做了 。
四、元宵節也會保留 。
其他的嘛,我覺得都會消失 。
-
9 # 季榮娥
一百年後的有春節不會變…因為幾千年沒變過,春節就是老百姓的大年…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佳節不會變…就像中國領土一樣…永遠都是華人的領土…誰膽敢來侵犯…華人會用生命來維護…保家衛國!
-
10 # 家鄉的小河無心
這個問題主要是分地方。山東、河南、河北…還有過年給長輩磕頭拜年的習俗。百年後也會有吧!過小年、大年、正月十五習俗也不會變吧!送年的習俗太亂了,有初二送年、有初三送年、有初五送年…別的習俗我現在就沒有了。我家好幾年不放鞭炮了。
回覆列表
這個預測不好作,因為時間拉得太長了。現代社會隨著科技日新月異的進步,人們的生活習慣,需求也在不停的變化,別說100年,就是3—5年的變化也不小。現在人類已在探測外星旅行,也許100年已可以去外星旅遊了,那種年俗是我們這一代人無法想象的,所以還是不要遙想100年後人類的年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