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亦文亦物

    古建築掃盲:屋頂上的“滴水”

    滴水和勾頭,古建築上經常一起出現的兩個名詞,它們綁在一起,也拆不散。

    一般來說,你看到的屋頂簷頭、出際部分最外面的一種瓦件就是滴水瓦,它又分為布瓦滴水和琉璃滴水,布瓦就是素燒的瓦,上面沒有釉,琉璃的多為明清作品,金光燦燦。

    在學術界,通常認為是戰國出現的滴水瓦,它的發明是方便排水,保護簷下的木結構構件。在滴水瓦發明之前,都是用板瓦排水,但是板瓦這東西缺陷很明顯,那就是沒有“唇邊”,雨水動不動就會倒灌進來,經常不起作用。

    後來,滴水瓦的唇邊就出現了,早期是用的鋸齒、繩子、連珠紋,而且還比較淺;明代之後徹底轉變,改為花卉、龍紋,而且越做越大,越做越長,裝飾的意味更濃郁。

  • 2 # 梅里一了

    謝邀,中國古代的房子牆面,多為木製和泥灰勾縫的青磚建成,雨水浸漬,容易腐敗。為了減少雨水浸漬,古人不僅發明了斗拱,使屋簷申展出去,而且發明了瓦檔,防止屋頂的雨水回水漫流,古代的瓦是上下相扣的,上面的瓦檔呈圓形,下面的瓦檔呈三角形,滴水就是三角形部分,有引水向下的作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姜文和姜武是什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