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E常在

    幾十年前沒有我,

    幾十年後也將沒有我。

    念天地之悠悠,

    只餘無盡的憂傷和惆悵,

    蘊藏在胸中,

    又說不清,道不得。

    唯有愴然而淚下了……

  • 2 # 儘可能的優秀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詩中,一股超脫於物外的自負,與不被世人所理解的孤獨,豁然躍於紙上。他認為,自己理念的高度層次超出了,世俗所接受的範圍。他的理念,以前的古人沒有過。也許後來人也不會認同吧!這些理念思想誰能共我分享呢?念天地之悠悠,知己在哪兒啊?只有獨自淚下。他認為自己是悲哀的,空有獨到的見解,沒有知己,不能貨賣君王家,不能施展自己的抱負。悲哀嗎?

    他對自己的思想層次很自信,從詩中看出了作者的驕傲。認為我的思想或者理念,是獨一無二的,甚至是超脫人類認知的,以前的古人都沒有涉足過,嘗試過。是不是很自負?

    其實我們現代人中,也有很多這樣的人。尤其在某一領域有獨特想法的時候,說出來吧驚世駭俗,整不好就被劃入神經病行列。所以說天才是孤獨的,默默地行走在自己的世界裡,沒有古人,沒有來者。所有的感悟,沒有人分享。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真的是這樣,如果今天我說這個世界,是個虛擬的世界,是被創造的世界。我們永遠也走不出這個宇宙,你信不信會有很多人“呸”我?你的理念超出了別人所接受的範圍,你就會被孤立,被罵神經病不科學。何其悲哉!

  • 3 # 來世今生的愛

    此處只用二十二個字,且不用典,卻刻畫出猶如此中"無前人述,無後人續"的千古蒼涼。儘管當時以及後來文壇大腕勝君者多如牛毛,但從未有過如此的"獨滄然而涕下"之境況。

    自古以來,許多獨立文林的傳世之作,並非經得細嚼慢品,但,你又咋就沒有這些文章出來前,寫下同樣或類似的文字呢?因此,我是不想就這二十二個字鋪開來大說其是其非,只想一句話,就其本來之義,己夠令天地之悠悠了。許多人的回答比我好,因此只能充棟詐寫點兒以謝謝君子的邀請。

  • 4 # 一片紅與紅樓夢

    陳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縣>人,是中國初唐時期著名的詩人。

    在陳子昂的那個封建社會,是處於非常的黑暗的。

    從小的他,便和勞苦的老百姓有了接觸,所以陳子昂對人民的疾苦有著深厚的同情。

    他從小就在腦海裡立下誓言,自己一定要透過讀書,立爭進入仕途,來改革政治,實現自己的宏偉、遠大的抱負。

    然而,長大後的陳子昂,他的學識、才能、心志都不為人們所理解。

    在那個封建社會,如果要參加考試,必須要有名的官場上的人出來引薦。他在京城苦讀十年,身懷很高的文化和才技,由於他為人正直,對社會上很多事情均看不慣,所以竟沒有一個人肯站出來推薦他考試。

    無奈於無路可走的他,只好在京城閒居、作詩。

    他作了很多的詩,有一百多軸,由於沒有人閱讀,上面都蓋滿了塵土。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在長安東市買了一把要價十分昂貴的胡琴,並告訴街上的行人:“我住在宣陽裡,請諸位明天光臨寒舍,聆聽我的琴聲。″

    第二天,來聽琴聲的人很多,有市民閒人、有仕途政客、文人等,擠滿了房屋與院子。

    看著有這麼多的人,陳子昂心情非常的激動,立擺宴席,招待來賓。

    酒飯用過之後,陳子昂對眾賓客說:“我叫陳子昂,是四川人,我有很多很多的詩文,上面都蓋滿了塵土,沒有人知道,也沒有人去閱讀它。″

    他又拿起了昨天購買的胡琴,接著說:“這把胡琴價值百萬銀子,如此昂貴,然而,它不過是用來秦樂的一種工具,有什麼可貴的?人們為什麼只看重這些小玩藝而忽略大的方面呢?″說罷,他把胡琴狠狠的往地上一摔,胡琴摔的粉碎。

    接著,他又讓人們把自己的文軸抬出來,輕輕地開啟,一軸一軸地分送給了來賓。

    來賓們拿著陳子昂的文軸,互相傳閱著。“國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讀到陳子昂這些詩文的人,無不交口稱讚說,此人將來一定是"海內文宗″。

    武則天知道這件事後,召見了他,認為他是奇才,便破格封他為麟臺正字,後又提升為右拾遺。

    萬歲通天元年,武則天命建安王武攸宜率領大軍徵契丹。

    陳子昂任參謀軍事,隨軍至東北邊陲。這個武攸宜是一個愚而好自用的人,作戰常常吃敗仗,陳子昂屢次進獻計策,武攸宜皆不聽。

    武攸宜進兵大敗,武則天卻降了陳子昂的官。

    陳子昂滿腔的報國熱情,受到了武攸宜的打擊,心中很是抑鬱不平。

    有一次,他來到了幽州臺,感慨萬端。這個幽州臺,傳說是燕昭王所築。

    燕昭王為了鞏固自己的江山,為了改革政治,廣泛招徠天下人才,曾置千金於臺上以延天下有志報國的人才謀士,後來得到了樂毅,並且十分的信任他。

    樂毅為蒸昭王獻出了好多好多的治國安邦良策,使這個國家迅速的強大、強勝起來,君臣十分相投。

    陳子昂登上幽州臺,有感於古代樂毅和燕昭王的故事,感傷自己的不幸遭遇,寫下了著名的《登幽州臺歌》: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 5 # 錦翼

    一個有思想的人總會有虛無的感覺。

    你不用登幽州臺,你只要閉上眼睛去想:

    這個世界上沒有神仙,人類也不過是地球上億萬年生物進化的結果。

    假如這個宇宙裡沒有人類,沒有地球,這空蕩蕩的宇宙,這茫茫的時間,為誰而來,為誰而去。

    那麼迴歸到自我,人類不過是宇宙智慧生物的一個過客,自己更是這億萬分之一。

    微小如一粒塵埃。

    想到這些,內心恐怕會立刻生出一種孤寂蒼涼的感覺。

    陳子昂也是這樣,我們不知道他是不是唯物主義者。

    但一個讀書人,他來到幽州,也就是現在薊縣一帶。

    唐朝的這裡已經是邊疆了。

    那時候的河北大地還比較荒涼,每一步足音還那麼空曠。

    陳子昂跟隨軍隊來到這裡。

    他大概是從軍務中抽身來尋訪顧忌。

    幽州臺,這裡是燕昭王的黃金臺。

    昭王也曾想雄霸一方,他親自打掃,迎接賢才。

    當年在這裡曾經上演過多少千金買馬骨的故事。

    現在卻荒涼成一處荒堆。

    陳之昂站在這裡一定想了很多。

    現代有人賞析這首詩都說他懷才不遇。

    我以為懷才不遇那不過是個由頭,當他站在這裡,緬懷古人,打量四野。

    他內心頓生荒涼,過去的已經遙不可及,消失在哪裡?

    後面的將要發生什麼,誰也不知道。

    仰看蒼天,俯察大地。

    天地悠悠。

    自己一個過客,轉瞬即逝。

    想到這裡,他內心頓生悲涼,眼淚也就不由自主滾滾落下。

  • 6 # 世界微塵寧愛止憎

    幽州臺:即薊北樓,在今北京市。當年燕昭王求士,築金臺即幽州臺,招攬天下賢人,燕國得以興盛。

    為什麼單解釋幽州臺?我認為這是詩人發出“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之感嘆的原因。君王求賢若渴而大興土木特築金臺的事在這之前沒有,這之後也無君王效仿。詩人由此感到十分鬱悶,湧生了無限悲涼兼懷才不遇的抑鬱。天地間是如此廣闊而蒼茫,此時此地只有我在此百感交集“獨愴然而涕下”了。

    看前面有人說是詩人覺得自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獨一無二,觀此詩背景、語境及詩人的性格不當如此。如果作此語的是李白我倒覺得有可能。當時詩人奉命出征討伐契丹,卻遇上一個無能的上司,屢獻奇策卻不被採納。空有理想也有才能卻報國無門,登上幽州臺寫下這首詩時他能想到幾百年後的岳飛“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絃斷有誰聽?”陸游“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州";辛棄疾“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通,無人會、登臨意"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謝榛的詩作集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