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平凡171608254
-
2 # 吾之愛影視
主要和他的早年經歷有關,劉邦好酒、好色,吃白食,與寡婦私通等。
我認為他起義之後,有雄才大略,能夠知人善任,廣招天下賢士為其所用,統一全國,與民休息,對漢文化的形成、發展、壯大作出貢獻,也是歷史上少有的傑出政治家。
-
3 # 快樂人生40206654
謝邀!是良民不會發動戰爭,做不了皇帝。每個朝代都會給它的前任送上一頂臭冠。髒唐臭漢的詞就是這個來處。劉邦即便是地痞流氓,也己是勝是王敗是冦。李世民殺哥,也是大唐的太祖。很難拎得清,走自己的路,讓後人說去吧!流芳百世與遺臭萬年有很大的區別,是英雄會不拘一格…
-
4 # 劉一千五
要說大漢的開國皇帝劉邦的"痞氣"或不"痞氣″,要先看他早先養成生活習慣的環境。
地痞,不消說是接地氣的"痞子",社會生活中的不良分子,說好算不上,說壞不徹底。很難介定這種人物的良善惡劣。也許解釋為老江湖可能確切些。
作為大秦帝國的臣民,下層民眾的生活困苦不堪,小組長劉邦又懶又好吃,好色又好賭,好吹又好玩,簡直是鎮上村中的無賴所有的全佔了,這類人活動空間大,吃得開,大法不犯,小錯不斷,管不了,不管又不成,很讓人咬牙切齒。跟《殺生》裡的黃渤差不多招人嫌卻又無可奈何。
無疑,這類人就成了田裡的泥鰍一樣光滑的人物了。
秦二世啥都不信,就信趙老師和任性自己,把一手好牌打爛後推給全國民眾去收拾。這機會正是劉邦之類人物大展宏圖所必須的。所以,本來就怪事不斷的劉季一出場,就被圍了個裡三層外三層,大家都喜歡吃得開,喊得動人的劉邦當大哥。因為沛縣就只那麼大點,敢出頭,敢為先的不是大哥,還能有誰?這一擁護,就有了群眾基礎,就有了人心所向。劉邦稍加一引導,事情就有眉目了。於是搭上反秦的順風列車,呼啦而去。
劉邦和大家一起打仗的時候,很吃苦耐勞和捨得的。他知道這是秦始皇家的地盤,打下來也守不住,不如誰打下來封給誰,守得住算是你的,守不住也沒關係,又打不就成了。至於文武將校,有能耐就儘管折騰,折騰出名堂,對手不就削弱了。自己今後去爭也便宜多了。
其實,這些油滑裡的智慧也樸素,捨得,劉邦"捨得″,先舍後得。得了大便宜,得了天下。這是項羽等人做不來的。
結果赫赫地擺在那裡,至於手段,就管它個屁,誰也不見得有多高尚,也不見得有多卑鄙。劉邦得漢四百年,後人少有學得來。
劉邦先生厲害,他才不在乎說他什麼"地痞"不"地痞",照樣高臥長陵,看風雲變幻,潮起潮落:
替朕找個不是"地痞"的帝王來,朕封爾作王!否則……
-
5 # 史無止境
儘管古今中外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元首的權力都沒有過去中國皇帝那麼大,但是任何國家元首的產生總會有一定的條件,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當得了的。如果是君主國,你首先必須有王室血統,如果是民國選舉隱統得有民族,宗教、學歷、財產、居住年限等各種各樣條件的限制。雖然每一種限制都意味著一種不平等,但若沒有這些限制,選出來的總統質量准以保證,選舉工作也很難進行操作。
我們辦任何事情都希望公平,一個最好是公平、公正、公開。華人在歷史上創造了兩個公平是科舉公平,就是做官的機會均等。這是一件大好事,能為人類造福。過去大家認為英國的文官制度不錯,其實英國的文官制度就是從中國的科舉學去的。另一個就是做皇帝的機會均等,每逢天下大亂,人人都可以去搶當皇帝,這件事貌似公平,實際上是致亂之由,使得華人受害兩千多年。人是群居動物,事事必守秩序,如果不守秩序,一切都亂了套,什麼公平都談不上。劉邦這種流氓地痞能夠當上皇,確實是在歷史上開了一個惡例。我們提倡公平,是鼓勵大家透過正當的努力去爭取成功,而不是鼓勵亡命之徒去進行一場豪賭劉邦是個什麼樣的人,司馬遷已經在《史記·高祖本紀》中作了介紹。原來是個遊手好閒、不事生產、有諸般嗜好、無一技之長,文不能文武不能武既不要臉又不要命的無賴之徒。如果這樣的人也能登上皇帝寶座,那麼,還有什麼人不能當皇帝呢?這就鼓勵了許多亡命之徒大做皇帝夢,爭當皇帝迷,讓華人為了搶當皇帝而斷斷續續打了兩千多年。為了少數幾個人搶奪帝位,卻要全國的老百姓為之流血犧牲,肝腦塗地,已經極不合理。但若大家真能遵守這樣一條“遊戲規則”,以武力相較量,實實在在地比個輸贏,以堂堂之陣、正正之旗,光明正大,一決雌雄,勝者不是幸得之,敗者也就心服口服。這樣可以把戰爭時間縮短,把損失壓縮到最低限度,社會秩序迅速恢復讓生者安居,死者瞑目,也不失為一個不得已而為之的辦法。可是回中國的歷史,連這一點都辦不到。為了搶奪帝位,有人臉厚,有人心黑,有人臉既厚而心又黑,只要能夠達到目的,使盡陰謀詭計,無所不用其極。劉項之爭就是一個好例子,經常打敗仗的劉邦最後登上帝位經常打勝仗的項羽反而一敗塗地。就兩軍對壘而言,劉邦絕不是項羽的對手,就陰謀詭計而言,項羽顯然比不上老奸巨猾的劉邦。這就使人迷惑不解,為什麼在爭奪帝位的戰爭中,獲得最後勝利的每每不是勇冠三軍的英雄入物,而是陰險卑劣的流氓無賴。流氓、無賴的特性是隻講利害、不講信用,不講道義,不講人情。以下隨便舉兩個例子,就足以說明劉邦的這種特性。劉邦和項羽在反秦作戰的時候是友軍,秦王朝覆亡之後,他們又成了敵人。有一次,楚漢兩軍作戰,“楚騎追漢王(劉邦),漢王急,推墮孝惠、魯元車下。”孝惠是孝惠帝,劉邦的兒子;魯元是魯元公主,劉邦的女兒。劉邦為了自己逃命,想減輕車子的重量,竟然在最危險的時候,把自己的兒女推下了車,不管他們死活。這不僅沒有一點人情味,連人味也沒有了。最能說明劉邦無賴嘴臉的,是“分我一杯羹的故事。有一次,劉邦大敗,全家被項羽俘獲。項羽設下一個大鍋,把劉邦之父太公綁在旁邊,威脅說:“你如果不投降,我就把你的父親煮了來吃。”劉邦居然滿不在乎地說:“我和你在懷王那裡共事的時候,曾經約為兄弟。那麼,我的父親就是你的父親,你如果要把你的父親煮了來吃,請分給我一碗湯。”世界上居然有這樣的混賬邏輯,劉邦真是無賴到了極點。項羽碰上這種無賴,無可奈何,只好算了。
回覆列表
流氓也不一是貶意詞,也是對行為怪異,讓別人無法理解的戲稱,劉邦雖被稱流氓,無不是在亂中取勝,做些看似荒唐其實有理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