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質是個人生來就具有的心理活動的動力特徵,可以指個人的性情或脾氣,也可以指個人心情隨情境變化而隨之改變的傾向,亦即個體的反映傾向。1、氣質是與生俱來的對於這種先天差異,日本心理學家古川竹二曾經認為是由於血型不同而導致,L。Berman認為氣質由某種內分泌腺的活動決定。
自從蘇聯心理學家和生物學家巴普洛夫論述了高階神經活動的各種特性和判定方法後,研究者大都認同氣質的生理基礎是神經型別。例如,在嬰兒期就存在氣質的最直接表現,有的嬰兒特別愛哭、脾氣急躁,而有的嬰兒則安靜、輕易不鬧。根據巴普洛夫的研究,大腦皮質的神經過程(興奮和抑制)具有三個基本特性:強度、均衡性和靈活性。
強度指神經細胞和整個神經系統的工作能力和界限,均衡性指興奮和抑制兩種神經過程間的相對關係,而靈活性指興奮過程更迭的速率。根據這三者不同表現,巴普洛夫提出了四種高階神經活動型別:興奮型、活潑型、安靜型和抑制型,分別對應四種氣質型別:膽汁質、多血質、粘液質以及抑鬱質。
神經型別(氣質型別)強度均衡性靈活性行為特點興奮型(膽汁質)強不均衡
攻擊性強易興奮、不以約束、不可抑制活潑型(多血質)強均衡靈活活潑好動、反應靈活、好交際安靜型(粘液質)強均衡惰性安靜、堅定、遲緩、有節制、不好交際抑制型(抑鬱質)弱
膽小畏縮、消極防禦反映強其中,抑鬱質神經強度弱,神經系統工作能力弱,也就無所謂其均衡性和靈活性,所以,抑鬱性神經在均衡性和靈活性上沒有具體的表現。
個體的氣質型別可以完全處於四種類型中的一類,也可以同時表現出混合型氣質型別,如膽汁-多血質型別,抑鬱-粘液質型別等。2、氣質也會隨環境和自我控制機制的影響而變化心理學家J。Rower研究發現,氣質中大部分的穩定成分由遺傳決定,而其中大部分的變化則由環境造成。
環境對氣質的影響主要經過複雜的腦機制和自我控制機制形成。在所有控制機制中,自我概念是其中最重要的控制機制,因為個體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影響其行為表現。
氣質是個人生來就具有的心理活動的動力特徵,可以指個人的性情或脾氣,也可以指個人心情隨情境變化而隨之改變的傾向,亦即個體的反映傾向。1、氣質是與生俱來的對於這種先天差異,日本心理學家古川竹二曾經認為是由於血型不同而導致,L。Berman認為氣質由某種內分泌腺的活動決定。
自從蘇聯心理學家和生物學家巴普洛夫論述了高階神經活動的各種特性和判定方法後,研究者大都認同氣質的生理基礎是神經型別。例如,在嬰兒期就存在氣質的最直接表現,有的嬰兒特別愛哭、脾氣急躁,而有的嬰兒則安靜、輕易不鬧。根據巴普洛夫的研究,大腦皮質的神經過程(興奮和抑制)具有三個基本特性:強度、均衡性和靈活性。
強度指神經細胞和整個神經系統的工作能力和界限,均衡性指興奮和抑制兩種神經過程間的相對關係,而靈活性指興奮過程更迭的速率。根據這三者不同表現,巴普洛夫提出了四種高階神經活動型別:興奮型、活潑型、安靜型和抑制型,分別對應四種氣質型別:膽汁質、多血質、粘液質以及抑鬱質。
神經型別(氣質型別)強度均衡性靈活性行為特點興奮型(膽汁質)強不均衡
攻擊性強易興奮、不以約束、不可抑制活潑型(多血質)強均衡靈活活潑好動、反應靈活、好交際安靜型(粘液質)強均衡惰性安靜、堅定、遲緩、有節制、不好交際抑制型(抑鬱質)弱
膽小畏縮、消極防禦反映強其中,抑鬱質神經強度弱,神經系統工作能力弱,也就無所謂其均衡性和靈活性,所以,抑鬱性神經在均衡性和靈活性上沒有具體的表現。
個體的氣質型別可以完全處於四種類型中的一類,也可以同時表現出混合型氣質型別,如膽汁-多血質型別,抑鬱-粘液質型別等。2、氣質也會隨環境和自我控制機制的影響而變化心理學家J。Rower研究發現,氣質中大部分的穩定成分由遺傳決定,而其中大部分的變化則由環境造成。
環境對氣質的影響主要經過複雜的腦機制和自我控制機制形成。在所有控制機制中,自我概念是其中最重要的控制機制,因為個體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影響其行為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