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唐風宋月
-
2 # 陳子鏞
誰說可以不死的,是觀音給你打電話了?還是如來@你了。作為一個修行了一兩百年的出家人,懷有貪心,還起殺念,這是嚴重的犯戒。咱不說戒律,在法律上也是不允許的。所以金池必須死,從戒律上說,從法理上講,從道義角度去看他犯的就是死罪。對於像我這樣一個修行之人,本不該有嗔恨之心。他人犯錯,能教化教化,能幫助幫助。我佛慈悲,該將犯錯之人打殺,但自己縱火,被燒死房中這種人該救嗎?菩薩慈悲救的是善良的人,佛祖慈悲渡的是該渡之人。大奸大惡之人,可以救,但得等到有時間再救。好人排號在前,惡人排號再後。這個故事說明佛祖英明,也映襯出現代社會的人,口唸阿彌陀佛,仁義道德,滿心男盜女娼。你念多少佛,燒多少香都是沒用的。佛不會救你,更不會渡你。若想解脫,還需自救。
-
3 # 醉臥陽關外聊文化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
根據筆者的揣摩:唐僧西天取經,一路上遇到的妖怪都與三界大能有牽連。就說師徒四人路過觀音禪院,本應當是到了家裡一樣,沒想到觀音禪院的金池長老很不仗義,竟然打起了錦斕袈裟的主意;觀音菩薩本是佛界大能,為何在她的行院有一個黑熊精當鄰居,而且黑熊精放著唐僧肉不吃,單單要偷走袈裟,大張旗鼓地要開一個佛衣會?尋找問題的答案,背後都有觀音菩薩的影子。這一切謎團,只有在觀音菩薩這裡才能得到圓滿解釋。
唐玄奘西天取經,臨行時李世民給了他兩樣東西,一個是九環錫杖,一個是錦襴袈裟。這兩件東西出自如來佛祖,由觀音菩薩借唐朝皇帝之手,專門交給取經人的護身佛寶。
如來佛祖對觀音菩薩交待:將袈裟、錫杖,交給選定的取經人自己使用,只要一心向佛,穿上我的袈裟,可以免除輪迴;持有我的錫杖,不會遭受毒害。
袈裟、錫杖有如此法力,那還要什麼徒弟保護,唐僧可以披上錦襴袈裟,錫杖就當打狗棒,大大方方地踏上西行之路,還怕什麼八十一難。
非也。人家觀音菩薩還有交待:貪圖淫樂的愚僧、不齋戒的和尚、不受佛規的凡人,是無緣得到袈裟護佑的,連見一面的機緣都沒有。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很少見唐僧穿錦襴袈裟,平常都是放在八戒肩挑的擔子裡,不與人看。
觀音菩薩為什麼要收留一個心術不正的金池長老在自己的行院掛單,不怕敗壞自己的名聲嗎?
師徒借宿觀音院,悟空發現金池長老是一個“有意思”的主持,便心生壞主意,在金池長老面前顯擺錦襴袈裟,引誘肉眼凡胎的老和尚犯錯。悟空心想:好你個觀音菩薩,我剛剛在五行山脫困,你又給我戴了個緊箍!原來你也是以權謀私,人間行宮裡養了一個如此貪婪斂財的主持,這不是敗壞佛門名聲嗎,看我老孫如何讓你出醜!
金池長老雖然是一個凡人,但絕對不簡單,收藏近千件袈裟,茶具鍍金,一身行頭珠光寶氣,270歲了,竟然耳聰目明。“老而不死是為妖”,果然不出大聖所料,金池長老為了貪佔錦襴袈裟,動了殺人越貨之心,想要放火燒死唐僧師徒。
躲在幕後看熱鬧的不光有孫大聖,還有一個黑熊精。這熊瞎子趁火打劫,順手牽羊盜走了錦襴袈裟,忘乎所以的孫大聖十分惱怒,尋找袈裟中,發現金池長老竟然和黑熊精等一干妖孽往來密切。
孫大聖一語道破金池長老長壽的秘密:原來,這個金池長老確實是個有意思的人:原本是個打家劫舍的強盜,不是一般的貪財,而且懂得享受。後經觀音菩薩點化,皈依佛門,在觀音院當了主持,但貪財好寶的嗜好一點沒有收斂,收集近千件袈裟,日常用度的器物都是鍍金,穿戴十分講究,可謂價值連城。為了收集寶貝,一來二去,和觀音院附近一幫魔界精怪成了朋友,修煉了長壽之道。這次見到真正的佛門重寶,想燒死唐僧,佔有錦襴袈裟,未曾想著了孫大聖的道,反將寺院燒燬,羞愧中撞牆而死。
金池長老一個凡人,為什麼一眼看穿錦襴袈裟不同凡響呢?不是觀音菩薩在這個環節上洩露的訊息,再還有誰知道這個大秘密:錦襴袈裟和九環錫杖原本就是金蟬子本人的東西。交給唐三藏取經路上護身,也算是物歸原主。
當年,接引道人去鴻鈞老祖處受道,途中遇到上古兇獸六翅金蟬退化成魔。六翅金蟬一旦化道成魔,具有吞天食地的神通,將會是一場浩劫。為了挽救危局,接引道人義收金蟬子為二徒弟,用神通將六翅金蟬蛻化的繭殼煉製成錦襴。又為二徒弟金蟬子刻意煉製了一柄九環錫杖,既是法器也當兵器。
接引和準提開教立派,創立佛教。接引化身如來佛祖,為眾弟子講經時,金蟬子魔性未泯,犯戒被罰下界,轉世為玄奘和尚。為了徹底解決他的魔性,佛祖策劃了西天取經九九八十一難大局,要求取經人唐玄奘以步當車,從長安西行,一直走到靈山,求取三藏真經,用八十一難,磨礪出佛心。
唐玄奘哪曉得錦襴袈裟和九環錫杖中間的這些糾葛,錫杖當柺杖倒也方便,但袈裟是觀音菩薩所賜,平時捨不得穿,只有遇到佛門寺院時,才拿出來披在身上,拜叩我佛,以示虔誠。沒曾想這次讓徒弟賣弄家底,惹出了這麼多事情。
更大的疑問出來了!貪婪的金池長老死不足惜,可黑熊是真正的妖怪,為什麼放著現成的唐僧不吃,偏偏偷了錦襴袈裟,大張旗鼓地開什麼佛衣會。要知道,一路上有多少妖怪想吃唐僧肉。問題的答案還在觀音菩薩身上:你看錦襴袈裟上鑲嵌了什麼寶物?黑熊怪偷走袈裟後,鑲嵌的寶物少了什麼?
少了定風丹和避塵珠啊!如果不偷走定風丹,八十一難中的黃風怪就不在話下了,豈不成了八十難。至於避塵珠,無疑是黑熊怪貪汙了,不讓我吃唐僧肉,總得給我一個修煉得道、與天同壽的寶貝啊。“避塵”就是躲避六道輪迴,免去了輪迴,和吃唐僧肉效果是一樣一樣的。還好,人家觀音是厚道的神靈,臨走帶上了熊瞎子。老實不作惡的妖怪,比作惡多端的人,更具有培養前途。
觀音菩薩說:金池長老就是一個肉眼凡胎、不知足的小人;人家黑熊本來從不作惡,是個老實修煉的黑熊,誰讓你孫大聖賣弄寶貝,拿給小人觀看。發現金池長老要幹壞事,為什麼不制止,反而推波助瀾,弄風助火,白白燒了我的觀音院,還反咬一口,找菩薩我的麻煩!
-
4 # 務必要追求真相
《西遊記》是人的作品,但也反映了華人信仰文化的混雜吧。
中國信仰的是大乘佛教。
據說,大乘佛教是佛陀去世500年後,由龍樹(原本是婆羅門教弟子)搞出來的,有種說法說佛教在印度的滅亡原因之一就是大乘的興起,使得佛教越來越像印度教,佛教原本是反對巫術、咒語、偶像等的,但婆羅門教徒把咒術和荒誕故事大量的帶進佛教了,並模仿婆羅門教,出現大量多頭多臂的佛菩薩形象,如千手觀音等…所以,小乘佛教認為華人所信的佛教其實是印度教,如《西遊記》的諸多鬼神構思便是明證…
人心比萬物都詭詐,壞到極處,誰能識透呢?為了私利,人心的詭詐足以把惡事詭辨成善事,原本的佛教(小乘)修行者要講究事相戒律等,是公開可見可證的,玩詭詐是極不容易的。但中國的大乘佛教是講心相,心相是不可見不可摸,於是,內心詭詐之為便可以充分發揮了……放眼中國的許多寺廟,到處是騙錢騙色的和尚,他們無視佛經的教導,到處撒謊說佛能保佑人能賜平安,利用信眾的信仰情結誘騙信眾去跪拜印度人(諸佛菩薩都是印度人)…可惡之極!
回覆列表
第一,金池長老敗壞觀音名聲。金池長老是觀音禪院的主持,可他不僅偷盜唐僧袈裟,妄圖放火殺人,而且孌童。天光尚早,三藏稱謝未畢,只見那後面有兩個小童,攙著一個老僧出來。有一個小幸童,拿出一個羊脂玉的盤兒,有三個法藍鑲金的茶鍾;又一童,提一把白銅壺兒,斟了三杯香茶。說的很明顯,兩個小童是“幸童”。幸童就是被寵幸的小男童。老男人養小男童,從春秋時起就有此“雅風”流傳,魏晉濫觴一時,明清大盛。金庸先生說,賈寶玉就有此嗜好,差點被他爹亂棍打死。所以觀音看他噁心。
第三,金池長老跟黑熊精過從太密,犯了大忌。金池長老之所以能活二百七十歲,就是吃了黑熊精的仙丹。觀音要收黑熊精看大門,所以不能給金池長老吃仙丹了,金池長老沒有仙丹,也就活不了幾年了。早死早投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