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中毒後的簡單自救 使用計算機必懂的53個英文單詞和縮寫
胃液、胰液、膽汁的主要成分和作用。
(1) 胃液的主要成分包括:HCl、胃蛋白酶原、粘蛋白、內因子等。
1) 鹽酸的作用
鹽酸由泌酸腺壁細胞分泌作用:①可殺死隨食物進入胃內的細菌,因而對維持胃和小腸內的無菌狀態具有重要意義。②啟用胃蛋白酶原,使之轉變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併為胃蛋白酶作用提供必要的酸性環境。鹽酸進入小腸後:③可以引起促胰液素的釋放,從而促進胰液、膽汁和小腸液的分泌。④鹽酸所造成的酸性環境,還有助於小腸對鐵和鈣的吸收。
2) 胃蛋白酶原的作用
胃蛋白酶原由主細胞合成和分泌,其主要作用是分解蛋白質,主要分解產物是長鏈多肽、寡肽及少量氨基酸。胃蛋白酶只有在酸性較強的環境中才能發揮作用,其最適pH為2。隨著pH的升高,胃蛋白酶的活性降低,當pH升至6以上時,即發生不可逆的變性。
3) 粘液和碳酸氫鹽的主要作用
粘液和碳酸氫鹽共同構築成粘液-碳酸氫鹽屏障,以抵抗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侵蝕,對胃粘膜具有保護作用。
4) 內因子的主要作用
內因子可與食物中的維生素B12結合,形成一種複合物,這種複合物對蛋白質水解酶有很強的抵抗力,可保護維生素B12不被小腸內水解酶破壞。當複合物移行至迴腸,可與遠端迴腸粘膜的特殊受體結合,從而促進迴腸上皮吸收維生素B12。若體內產生抗內因子抗體或內因子分泌不足,將會出現維生素B12吸收不良,從而影響紅細胞的生成,造成巨幼紅細胞性貧血。
(2) 胰液由無機成分和有機成分組成,無機成分主要為水、碳酸氫鹽和多種離子;有機成分主要是消化三種營養物質的消化酶,主要有胰澱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原和糜蛋白酶原,它們由胰腺腺泡細胞分泌。
1) 胰液無機成分的作用
HCO3-的主要作用是中和進入十二指腸的胃酸,保護腸粘膜免受強酸的侵蝕;併為小腸內多種消化酶的活動提供最適的pH環境(pH7~8)。
2) 胰液的有機成分和作用
胰澱粉酶:是人體重要的水解澱粉的酶。它可消化澱粉為糊精、麥芽糖及麥芽寡糖。它對生或熟的澱粉的水解效率都很高,其最適pH為6.7~7.0。
胰脂肪酶:能分解中性脂肪為脂肪酸、甘油一酯和甘油。其最適pH為7.5~8.5。胰脂肪酶分解脂肪的作用需依靠輔酯酶來完成。輔酯酶是胰腺分泌的一種小分子蛋白質,胰脂肪酶與輔酯酶在甘油三酯的表面形成一種高親度的複合物,牢固地附在脂肪顆粒表面,防止膽鹽把脂肪酶從脂肪表面置換下來。輔酯酶的另一作用是降低胰脂肪酶的最適pH,使之接近腸內的pH。
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兩者都以不具活性的酶原形式存在於胰液中。腸液中的腸致活酶可以啟用胰蛋白酶原,使之變為具有活性的胰蛋白酶此外,鹽酸、胰蛋白酶本身和組織液也能使胰蛋白酶原啟用。生成的胰蛋白酶可啟用糜蛋白酶原使其變為有活性的糜蛋白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共同作用能使蛋白質分解為多種大小不等的多肽及少量氨基酸。
由於胰液中含有能消化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水解酶,因而是所有消化液中消化力最強、消化功能最全面的一種消化液。當胰液分泌障礙時,即使其它消化腺的分泌都正常,食物中的蛋白質和脂肪仍不能完全消化,從而也影響吸收,但一般不受影響糖的消化和吸收。
(3) 膽汁的成分很複雜,但膽汁中沒有消化酶,參與消化和吸收的主要成分是膽鹽。膽汁的主要生理作用是:
1) 促進脂肪的消化:膽汁中的膽鹽、膽固醇和卵磷脂等都可作為乳化劑,減低脂肪的表面張力,使脂肪乳化成3~10μm的微滴,分散在腸腔內,從而增加了胰脂肪酶的作用面積,有利於脂肪的分解。
2) 促進脂肪分解產物的吸收:腸腔中的膽鹽因其分子結構的特點,當其濃度達到2mmol/L後,可聚合而形成微膠粒;腸腔中脂肪的分解產物,如脂肪酸、甘油一酯等均可摻入到微膠中,形成水溶性複合物。對於脂肪消化產物的吸收具有重要意義。如小腸內缺乏膽鹽,攝入的脂類物質約有40%不能被吸收,由此導致物質代謝缺陷。
3) 促進脂溶性維生素(維生素A、D、E、K)的吸收
4) 刺激肝分泌膽汁:膽汁中的膽鹽或膽汁酸被排至小腸後,可透過膽鹽的腸肝迴圈刺激肝膽汁分泌。實驗證明,當膽鹽透過膽瘻流失至體外後,膽汁的分泌將比正常時減少數倍。
電腦中毒後的簡單自救 使用計算機必懂的53個英文單詞和縮寫
胃液、胰液、膽汁的主要成分和作用。
(1) 胃液的主要成分包括:HCl、胃蛋白酶原、粘蛋白、內因子等。
1) 鹽酸的作用
鹽酸由泌酸腺壁細胞分泌作用:①可殺死隨食物進入胃內的細菌,因而對維持胃和小腸內的無菌狀態具有重要意義。②啟用胃蛋白酶原,使之轉變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併為胃蛋白酶作用提供必要的酸性環境。鹽酸進入小腸後:③可以引起促胰液素的釋放,從而促進胰液、膽汁和小腸液的分泌。④鹽酸所造成的酸性環境,還有助於小腸對鐵和鈣的吸收。
2) 胃蛋白酶原的作用
胃蛋白酶原由主細胞合成和分泌,其主要作用是分解蛋白質,主要分解產物是長鏈多肽、寡肽及少量氨基酸。胃蛋白酶只有在酸性較強的環境中才能發揮作用,其最適pH為2。隨著pH的升高,胃蛋白酶的活性降低,當pH升至6以上時,即發生不可逆的變性。
3) 粘液和碳酸氫鹽的主要作用
粘液和碳酸氫鹽共同構築成粘液-碳酸氫鹽屏障,以抵抗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侵蝕,對胃粘膜具有保護作用。
4) 內因子的主要作用
內因子可與食物中的維生素B12結合,形成一種複合物,這種複合物對蛋白質水解酶有很強的抵抗力,可保護維生素B12不被小腸內水解酶破壞。當複合物移行至迴腸,可與遠端迴腸粘膜的特殊受體結合,從而促進迴腸上皮吸收維生素B12。若體內產生抗內因子抗體或內因子分泌不足,將會出現維生素B12吸收不良,從而影響紅細胞的生成,造成巨幼紅細胞性貧血。
(2) 胰液由無機成分和有機成分組成,無機成分主要為水、碳酸氫鹽和多種離子;有機成分主要是消化三種營養物質的消化酶,主要有胰澱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原和糜蛋白酶原,它們由胰腺腺泡細胞分泌。
1) 胰液無機成分的作用
HCO3-的主要作用是中和進入十二指腸的胃酸,保護腸粘膜免受強酸的侵蝕;併為小腸內多種消化酶的活動提供最適的pH環境(pH7~8)。
2) 胰液的有機成分和作用
胰澱粉酶:是人體重要的水解澱粉的酶。它可消化澱粉為糊精、麥芽糖及麥芽寡糖。它對生或熟的澱粉的水解效率都很高,其最適pH為6.7~7.0。
胰脂肪酶:能分解中性脂肪為脂肪酸、甘油一酯和甘油。其最適pH為7.5~8.5。胰脂肪酶分解脂肪的作用需依靠輔酯酶來完成。輔酯酶是胰腺分泌的一種小分子蛋白質,胰脂肪酶與輔酯酶在甘油三酯的表面形成一種高親度的複合物,牢固地附在脂肪顆粒表面,防止膽鹽把脂肪酶從脂肪表面置換下來。輔酯酶的另一作用是降低胰脂肪酶的最適pH,使之接近腸內的pH。
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兩者都以不具活性的酶原形式存在於胰液中。腸液中的腸致活酶可以啟用胰蛋白酶原,使之變為具有活性的胰蛋白酶此外,鹽酸、胰蛋白酶本身和組織液也能使胰蛋白酶原啟用。生成的胰蛋白酶可啟用糜蛋白酶原使其變為有活性的糜蛋白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共同作用能使蛋白質分解為多種大小不等的多肽及少量氨基酸。
由於胰液中含有能消化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水解酶,因而是所有消化液中消化力最強、消化功能最全面的一種消化液。當胰液分泌障礙時,即使其它消化腺的分泌都正常,食物中的蛋白質和脂肪仍不能完全消化,從而也影響吸收,但一般不受影響糖的消化和吸收。
(3) 膽汁的成分很複雜,但膽汁中沒有消化酶,參與消化和吸收的主要成分是膽鹽。膽汁的主要生理作用是:
1) 促進脂肪的消化:膽汁中的膽鹽、膽固醇和卵磷脂等都可作為乳化劑,減低脂肪的表面張力,使脂肪乳化成3~10μm的微滴,分散在腸腔內,從而增加了胰脂肪酶的作用面積,有利於脂肪的分解。
2) 促進脂肪分解產物的吸收:腸腔中的膽鹽因其分子結構的特點,當其濃度達到2mmol/L後,可聚合而形成微膠粒;腸腔中脂肪的分解產物,如脂肪酸、甘油一酯等均可摻入到微膠中,形成水溶性複合物。對於脂肪消化產物的吸收具有重要意義。如小腸內缺乏膽鹽,攝入的脂類物質約有40%不能被吸收,由此導致物質代謝缺陷。
3) 促進脂溶性維生素(維生素A、D、E、K)的吸收
4) 刺激肝分泌膽汁:膽汁中的膽鹽或膽汁酸被排至小腸後,可透過膽鹽的腸肝迴圈刺激肝膽汁分泌。實驗證明,當膽鹽透過膽瘻流失至體外後,膽汁的分泌將比正常時減少數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