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唐玄宗是明君還是昏君。應該怎樣客觀地評價?
7
回覆列表
  • 1 # 術球

    唐玄宗李隆基(清代康熙以後避免康熙名字,所以稱呼為唐明皇),685年—762年。享年77年,號稱李三郎,於712年也就是他27歲登基,71歲退位為太上皇。在位時間長達44年之久。

    如果要演一部電視劇,叫“我的前半生”,李隆基的前半生無疑是輝煌的,也必然是燦爛好看的。李隆基出生在一個多事之秋的皇室家庭裡,出生的時候,還是“大周”朝,他奶奶是皇帝,親眼見過很多是是非非,自己的老子也坐過皇帝,結果被奶奶廢除。自己也經歷過很多大起大落。這些經歷並沒有打擊到李隆基,相反,他在這些事情中吸取教訓,努力學習,並在即位後勤於政事,從各方面採取措施,鞏固和發展了唐朝政權。在他的努力下,平反了很多武則天時期的冤案,用人有方,開創了唐朝的極盛之世——開元盛世。

    人到了一定的年紀,就會有一定的享樂主義,李隆基看到江山已經被他治的僅僅有條,便開始飄飄然起來,寵愛楊貴妃,怠慢朝政、寵信奸臣李林甫、楊國忠。而且竟然任用少數民族安祿山為他守邊疆,直接導致了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也間接影響了唐朝的國運,為唐朝中衰埋下伏筆。

    人無完人,事無完事。每個人都有優缺點,有些缺點可以忽略,有些缺點如果放任其發展,結果是致命的。所以唐玄宗年輕的時候是明君,晚年也許就是昏君了。

  • 2 # 靜夜思160519196

    玄宗早期寵幸武惠妃,為了她殺了三個兒子,武惠妃就要封后,她的兒子李瑁就要成為太子的時候,武惠妃死了。這個女人如果不死,又是一個武則天。然而事情並沒有結束,武惠妃的兒子李瑁沒當成太子也就算了,媳婦被自己的父皇看上了,搶了去當老婆,這下好了,老婆變成了小媽,也虧得他竟然忍了下來。玄宗寵幸楊貴妃到了一個極為癲狂的地步,用傳送緊急軍情的方式來千里送荔枝……所謂國之將亡,必有妖孽,玄宗就是。

  • 3 # 興海亭

    唐玄宗和所以人一樣,就是一個人。既有奮勇努力不怕殺頭的奪取最高權利經歷,也有腐敗享受,破壞人倫,扒灰亂搞的經歷,最後還有千里逃難,殺人保命和天底下所以父親一樣,被兒子拋棄的經歷。

  • 4 # 妙語論古今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44年,他算是一個比較勤勉的皇帝。歷史上對他的評價褒貶不一,個人認為他的功還是大於過的。

    在唐玄宗前期,大唐王朝政治安定,經濟繁榮發展,唐朝進入了全盛時期。他勵精圖治,善用人才,不論親疏,不計貴賤,重視德、能兼備的人才。他大力重整朝政,除舊佈新,嚴懲腐敗,改革弊政,終於把遺留的混亂局面徹底扭轉過來了。唐王朝漸漸恢復了元氣,並且蒸蒸日上,呈現出一派繁榮昌盛的景象。這就是歷史上鼎鼎有名的“開元盛世”。他大力推進外來番邦人員的經商,當時西方國家慕名而來的成群結隊。四方來朝,不可一世,他讓不少外華人來中國經商、定居,學習外國優秀之處。根據電視劇或者史書記載,當時的唐王朝有很多外來人員,當時的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聲望。比如現在的“唐人街”,就是受他的國際影響形成的。

    在他統治的後期,過起了荒淫奢侈的生活,不理朝政,沉醉於楊貴妃。致使奸臣當道,把持朝政,朝廷腐敗現象越來越普遍。以至於安祿山叛變,唐王朝經歷的8年的“安史之亂”,百姓流離失所,朝廷根基不穩,當官者皆中飽私嚷,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加快了唐王朝的衰落。

    唐玄宗李隆基,他把唐朝推向了最頂峰,卻也把那最令人驕傲的一面推向滑坡。成為是他,敗也是他。

  • 5 # 知足常樂6144539457

    剛開始應該是明君,可後來就有點昏。

    李隆基早年也算年輕有為,剷除了太平公主後致力於國計民生,在國內大力推廣工業、農業生產,在臨近外邦諸多國家實行開放經濟、物質貿易往來,促進了繁榮的社會經濟。開創了歷史上有名的開元盛世,大唐也走向中興。

    但唐玄宗後期沉迷女色,尤其是楊貴妃。其兄也因此貪汙侵佔大量耕地和錢財。

    由於官府的腐敗沒得到抑制,安祿山也乘機發動政亂,8年多的安史之亂,大唐雖然沒有整垮,卻也不知不覺地走的低谷,直至滅亡,當然這個過程尚能持百年之久,皆因唐朝法制算是接近人心所致。

  • 6 # 坐觀世情

    唐玄宗即位之初,勵精圖治,選賢任能,追求施政實效利民利國,迅速地發展了生產,富足了人民生活,讓社會充滿欣欣向榮的景象,形成“冠帶百蠻,車書萬里”的大好政局,真是形勢一片大好。不愧明君之稱。進入晚年,雄心不再,驕,侈心理惡性發作,倦於政事,愛聽歌功頌德諛語,重用奸臣李林甫,楊國忠為相,妒賢害能,敗壞朝政,窮奢極欲追求聲色享受,墮入亂政深淵而不能自拔。結果導致“安史之亂”發生,嚴重破壞社會,使當時已達唐代頂點的經濟從繁榮跌入蕭條以致不可收拾的地步,直至滅亡。如此作為的帝王,就是實至名歸,貨真價實的大昏君。唐玄宗一生執政,行事前後判若兩人,讓後世之人認識,領教了一個皇帝既可以勵精圖治,把國家帶入太平盛世,又可以胡作非為,給國家帶來喪亂,災難。由此觀之:歷史上的唐玄宗是一個半明半昏的帝王,作明君時,給國家帶來富強,給人民帶來安康;行昏君事,禍國殃民,害人害己,被貶成為太上皇,遺憾終老,不亦可嘆乎。

  • 7 # 歷史大解迷

    要想客觀的評價唐玄宗,就不能簡單的以明君、昏君來評價。

    唐玄宗執政前期手撕太平公主政黨,腳踢武氏集團。政權穩定後,勵精圖治、任用賢能(姚崇、宋璟、張九齡等人)。大力發展農業,經濟得到迅速發展,唐朝進入全盛時期,史稱“開元盛世”。

    由此證明,唐玄宗是一個足智多謀、勤政愛民、勵精圖治的好皇帝。

    我們常常說“盛極必衰”,在繁榮昌盛的背後,很多社會弊端逐漸顯露出來。土地兼併激烈,大量農民逃荒逃難。但是按理說,以唐玄宗的才能,這些社會弊端對於他來說都不是什麼大問題。但是這麼一個有治國之道的皇帝怎麼就變成了一個不作為、只享受安逸的皇帝的呢?

    大家可以這麼想一想,假如你是皇帝,在年輕的時候,國家在你的統治下變得強盛,百姓安居樂業,經濟繁榮昌盛。內有文成武將忠心耿耿的為你解決國家大事,外無與之抗衡的強大勢力虎視眈眈。而這個時候,你是不是有點小傲嬌。再加上年老體衰,沒有足夠的體力和精力來處理政務,你是不是特別的想小小的放鬆一下。

    就這樣,傲嬌著傲嬌著,政權落入別人手中了;放鬆著放鬆著,安史之亂爆發了。

    由此證明,唐玄宗是一個傲嬌又享受安逸的人。

    其實就是一句總結:他雖是皇帝,但也是一個人。是個人都會有缺點,只是享受安逸對於一個領導者來說,這個缺點是致命的。

    至於唐玄宗是明君還是昏君,這本身就不是一個客觀的問題。我要是說他是明君,對不起在安史之亂中顛沛流離的杜甫,我要是說他是昏君,對不起年輕時期的唐玄宗,畢竟人家辛苦多年開創了一個開元盛世。

  • 8 # Ta是無雙

    唐明皇是明是昏,爭議真是比較大。

    你說他昏君吧,他有開元盛世。

    你說他明君吧,他執政的後20年裡,又是亂倫又是安史之亂。

    是他把盛世推向高潮,也是他把盛世拽下深淵。

    我想來想去,還是覺得他“昏”的成份多一些。為什麼呢?

    首先,開元盛世是怎麼來的?我覺得主要原因是太宗、高宗、武週三朝的經濟和國力的底子比較好,盛世之箭已在弦上,前三任把弓也拉滿了。

    只是武周過後,政局動盪了好幾年,此時誰能讓政局穩下來,誰就能把這枝箭完滿的射出去。

    李隆基最大的貢獻就在於完成了這個“穩”,他打倒武氏和韋氏集團,又除掉了意圖效仿武后的亂政分子,把政局穩住。

    可以說,以大唐的國力基礎,只要是個能穩住局面的皇帝,都能迎來開元盛世。他只是抓住了機會而已。

    至於執政,他前期也還行,畢竟前面幾位皇帝都幹得不錯,這幾個好榜樣放在那裡,不胡作非為就行了。

    他後期乾的那些個事,亂倫,寵奸,近佞,失察,真是“昏君”無疑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封神演義》收視率那麼高,主要是靠誰維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