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安士人之畫
東安一士人善畫(1),作鼠一軸(2),獻之邑令(3)。令初不知愛,漫懸於壁(4)。旦而過之(5),軸必墜地(6),屢懸屢墜。令怪之(7),黎明物色(8),軸在地而貓蹲其旁。逮舉軸(9),則踉蹌逐之(10)。以試群貓,莫不然者(11)。於是始知其畫為逼真(12)。
註釋:
(1) 東安:縣名,現在湖南省衡陽一帶。 善,精通,擅長。
(2) )一軸:畫用軸裝,一軸就是一幅的意思。
(3) 邑令:縣令。
(4) 漫:漫不經心,隨便。
(5) 旦:早晨。
(6) 必墜地:總是落在地上。
(7) 怪之:對這種情況感到奇怪。怪,認為••••••奇怪,感覺奇怪,此處形容詞做動詞,意動用法。
(8) 物色:察看。
(9) 逮:等到,及。
(10) 踉鏘:形容貓跳躍捕捉的樣子。
(11) 然:這樣。
(12) 為:是。
譯文:
東安有一個讀書人擅長做畫,作了一幅題材為老鼠的畫,獻給縣令。縣令開始不知道愛惜它,很隨意地把這幅畫掛在牆壁上。每天早晨走過掛畫的地方,那幅鼠畫總是落在地上,多次掛上去多次落下地。縣令對這種情況感到很奇怪。一天黎明時候縣令起來察看,發現畫落在地上,而有一隻貓蹲在畫的旁邊。等到縣令把畫拿起來,貓就跟著跳起來追趕那幅鼠畫。縣令就用這幅畫來試其他的貓,結果沒有一隻不是這樣的。到這時候,才知道這幅鼠畫是畫得很逼真的,值得愛惜。
李遙殺人案
北宋時期,有一個叫李遙的隨州洪山人,因殺人而亡到秭歸縣。一天,他在秭歸縣的市場上,看中了一根柱杖,便買下了它。誰知他買下此它杖之時,在秭歸縣卻發生一起殺人案,被害者家屬四處尋找殺人者。一天,被害人之子,看見李遙所用柺杖,就是他父親所用的柺杖,於是就告之以官。李遙因此而被官府抓獲。經查驗,這個柺杖的確是秭歸縣那個被害邑民生前所用之物,而它也確實是李遙買來的。但是當官府領著李遙去尋找賣柺仗之人時,卻怎麼也找不到此人了。官府自然要追問李遙的行止來歷,他再也隱瞞不住了,只得向官府交待了自己在隨州大洪殺人之經過。遠在隨州大洪山的一起殺人案,竟然由一根神秘的柺杖而被破獲,此事實在也是太奇怪了,就連沈括這樣的大科學家也將它記錄了下來,稱之為“異事”,為中國刑偵史上留下了千古之謎。
東安士人之畫
東安一士人善畫(1),作鼠一軸(2),獻之邑令(3)。令初不知愛,漫懸於壁(4)。旦而過之(5),軸必墜地(6),屢懸屢墜。令怪之(7),黎明物色(8),軸在地而貓蹲其旁。逮舉軸(9),則踉蹌逐之(10)。以試群貓,莫不然者(11)。於是始知其畫為逼真(12)。
註釋:
(1) 東安:縣名,現在湖南省衡陽一帶。 善,精通,擅長。
(2) )一軸:畫用軸裝,一軸就是一幅的意思。
(3) 邑令:縣令。
(4) 漫:漫不經心,隨便。
(5) 旦:早晨。
(6) 必墜地:總是落在地上。
(7) 怪之:對這種情況感到奇怪。怪,認為••••••奇怪,感覺奇怪,此處形容詞做動詞,意動用法。
(8) 物色:察看。
(9) 逮:等到,及。
(10) 踉鏘:形容貓跳躍捕捉的樣子。
(11) 然:這樣。
(12) 為:是。
譯文:
東安有一個讀書人擅長做畫,作了一幅題材為老鼠的畫,獻給縣令。縣令開始不知道愛惜它,很隨意地把這幅畫掛在牆壁上。每天早晨走過掛畫的地方,那幅鼠畫總是落在地上,多次掛上去多次落下地。縣令對這種情況感到很奇怪。一天黎明時候縣令起來察看,發現畫落在地上,而有一隻貓蹲在畫的旁邊。等到縣令把畫拿起來,貓就跟著跳起來追趕那幅鼠畫。縣令就用這幅畫來試其他的貓,結果沒有一隻不是這樣的。到這時候,才知道這幅鼠畫是畫得很逼真的,值得愛惜。
李遙殺人案
北宋時期,有一個叫李遙的隨州洪山人,因殺人而亡到秭歸縣。一天,他在秭歸縣的市場上,看中了一根柱杖,便買下了它。誰知他買下此它杖之時,在秭歸縣卻發生一起殺人案,被害者家屬四處尋找殺人者。一天,被害人之子,看見李遙所用柺杖,就是他父親所用的柺杖,於是就告之以官。李遙因此而被官府抓獲。經查驗,這個柺杖的確是秭歸縣那個被害邑民生前所用之物,而它也確實是李遙買來的。但是當官府領著李遙去尋找賣柺仗之人時,卻怎麼也找不到此人了。官府自然要追問李遙的行止來歷,他再也隱瞞不住了,只得向官府交待了自己在隨州大洪殺人之經過。遠在隨州大洪山的一起殺人案,竟然由一根神秘的柺杖而被破獲,此事實在也是太奇怪了,就連沈括這樣的大科學家也將它記錄了下來,稱之為“異事”,為中國刑偵史上留下了千古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