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40後17

    題主對王鐸的評價太低,不準確。從中國書法歷史上看還沒有哪位名家評王鐸的書法為三流。他的書法作品不僅受到中國人民的推崇,國外對他的作品也有頗高的評價。諸如日本,南韓,新加坡等國家,尤其是日本對王鐸的書法作品評價極高,有後王勝先王之說。國內的世人對其也有`神筆"之譽。

    我認為王鐸的書法既繼承了前人的傳統,又對書法有所創新,尤其是在行草上。狂草方面,他大膽而巧妙的運用連筆,所謂"一筆字",給人以耳目一新,變化無窮之感。在墨法上也很有見樹,善用漲墨,有渾厚有力效果。

    當代的書法界流派很多,有主張一成不變的效古派,這多年來還沒見過出張旭,懷素,王鐸其右的書法大家;有主張各行其事的所謂革新派,結果丒書成害。

    我認為當代的書法應該學習王鋒這種既要繼承傳統書法,又要大膽創新,"不服不服"的精神。

  • 2 # 謝亞鐵

    看這問題是知對書法未深學者…王鐸,明天啟壬戍進士,官大學士,入清宮禮部尚書…據清倪燦《倪氏雜記筆法》,說“王覺斯寫字課,一日臨帖,一日應請索,以此期間,終身不易”…又,清吳修《昭代尺牘小傳》曰“鐸書宗魏晉,名重當代…”近代馬宗霍說:“明人草書,無不縱筆以取勢者,覺斯則縱而能劍,故不極勢而勢若不盡…”

    王鐸行書把二王高古、顏真卿剛健、米芾之多姿盡融其中,筆道勁健,常取逆勢從空際搖落,行筆果敢,不避險狠,有龍震虎威之勢,結字平中寓險,欹側開合得體,較之米芾及當時近女媚之董氏更為峭拔沉雄…

    王鐸的行書草書都博歷世書家之長,是五百年不曾見的高手大家…

  • 3 # 孫伯倫草書

    王鐸草書古今第一是站不住腳的,比張芝、羲獻、張旭、懷素這些草書大家不沾邊,比黃庭堅草書也不能望其項背,上面這些大家線條骨豐肉堅,力感強質感爽,而王鐸草書比上面這些線條相比相對來說肉多骨少,質感力感稍弱了些。

  • 4 # 抱庸詩書

    王鐸是三流書法家,不知是哪個權威機構、哪位權威人士評價的。這不奇怪,前段時間還看到有人在批判王鐸書法是醜書。

    就書法成就而言,王鐸諸體皆能、風格多樣、筆力雄健、長於佈局。無論是大小楷,還是行書草書,在當時都是一流的。即便前追晉唐一流書家,也自應有立足之地。

    王鐸(1592年—1652年)明末清初書畫家、詩人。字覺斯,一字覺之。 號十樵,號嵩樵, 又號痴庵、痴仙道人,別署煙潭漁叟。河南孟津人。 天啟二年進士。

    王鐸書法有三個金字招牌,一是“神筆”的稱謂,二是“南董北王”“,三是后王勝先王”之說。

    傳說王鐸入閣拜相後,皇帝讓他書寫一幅匾額:天下太平。楷書巨匾掛上後,在一片讚揚聲中,一個太監忽然發現“太”字少了一點,成了天下“大”平。眾人抬頭細審,果然是真。正待發問之時,但見王鐸不慌不忙地手握頹筆,飽蘸濃墨,將筆向匾上擲去,不高不低,不歪不斜,恰好點在“大”字左下方,遒勁灑脫的一個“太”字,活靈活現地展示在眾目睽睽之下。當時一片喝彩,齊誇王鐸神功。皇帝驚喜萬狀,脫口稱讚道:“ 王愛卿真乃神筆也。”從此“神筆王鐸”馳名天下。

    王鐸書法與董其昌齊名,史稱“南董北王”。王鐸筆法堪為奇絕,諸體之中尤擅行草,張弛有度流轉自如,灑脫奔放力藏千鈞。戴明皋在《王鐸 草書詩卷跋》中說:“元章狂草尤講法,覺斯則全講勢,魏晉之風軌掃地矣,然風檣陣馬,殊快人意,魄力之大,非趙、董輩所能及也。”戴認為,王鐸重氣勢不同於米芾守法度,筆力之雄之壯,趙孟頫董其昌是沒法比的。王鐸書法在海外很受歡迎,其代表作《擬山園帖》一經傳入日本,在日本書壇引起巨大轟動,並迅速影響了日本的書風。以至於日本書法主流提出了“后王(王鐸)勝先王( 王羲之)”之說。

    學界以為,王鐸極大拓展了書法作品平面空間構成上的美學創造,人稱“幽險猙獰”的“魔鬼美學”原則,讓人在視覺上如此強烈地感受到“劈山超海,飛沙走石,天旋地轉,鞭雷電而騎雄龍”的意象,至今已歷四百年而無人居其右。後人對王鐸的書法評價極高, 吳昌碩稱其書法:“文安健筆蟠蛟璃,有明書法推第一”。啟功老師亦曾言,“覺斯筆力能扛鼎,五百年來無此君”。

    抱庸淺談。

  • 5 # 快樂書法

    題主“王鐸的書法只是三流。為什麼有人認定了王鐸是古今第一?”這個問題,第一,“王鐸的書法只是三流”,不知出自何處,此論又從何而來;第二,“為什麼有人認定了王鐸是古今第一?”也是驚人之語,同樣不知出自何人之口。

    王鐸《贈湯若望詩冊》區域性

    明代書法家黃道周評王鐸:

    “行草近推王覺斯。覺斯方盛年,看其五十自化。”

    清張庚評王鐸:

    “覺斯為袁石愚寫大楷一卷,法兼篆隸,筆筆可喜,險勁沉著,有錐沙、印泥之妙,文敏(趙孟頫的諡號)當遜一籌。”

    王鐸楷書《一覺庵銘》區域性

    清代大書法家伊秉綬跋王鐸《行草詩卷》:

    “生平於覺斯書,極服膺,韻又甚高。”

    清人姜紹書《無聲詩史》評王鐸

    “行草書宗山陰父子(王羲之、王獻之),正書出鍾元常(矯),雖以鐘王為模範,亦能自出胸臆”。

    清人龔鼎孽評王鐸:

    “文安公書法妙天下,真得晉人三昧,……海內寶之如有拱璧。”

    康有為評王鐸:

    “宋人講意態,故行草甚工,米芾得之,寫後世能學之者,惟王覺斯耳。”

    沙孟海評王鐸:

    “一生吃著二王法帖,天分又高,功力又深,結果居然能得其正傳,矯正趙孟頫、董其昌的末流之失,在於明季,可說是書學界的"中興之主’。”

    王鐸書法,是不是三流,我相信上述書法藝術上造詣高深的飽學之士的評價,而對那些胸無點墨,連書法究竟是什麼都不知道,憑一知半解,道聽途說,就信口開河的半吊子,只能嗤之以鼻。

    王鐸《文丹》句:“文中有奇怪,淺人不知耳”,可以借之以答:“書中有奇怪,淺人不知耳”

    王鐸《贈湯若望詩冊》區域性

    第二:“為什麼有人認定了王鐸是古今第一?”有可能出自下述說法:

    近代書畫大家吳昌碩對其推崇備至,讚譽王鐸:

    “文安(王鐸的諡號)健筆蟠蛟螭,有明書法推第一”。

    啟功評王鐸:

    “(王鐸)可謂書才書學兼而有之,以陣喻筆,固一世之雄也”《論書絕句》有“王候筆力能扛鼎,五百年來無此君”。

    林散之評王鐸:

    覺斯書法出於大王,而浸淫李北海,自唐懷素後第一人,然盡變右軍之書法,而獨闢門戶,縱橫揮霍,不主故常。

    臆說王鐸書法“古今第一”,明顯是信口雌黃,不值一駁。

    王鐸臨王羲之《諸從帖》

    王鐸自十三歲始專攻王羲之《聖教序》,自言“臨之三年,字字逼肖”;十五歲時精研《蘭亭》。對書法的態度,王鐸自有書後跋語:“餘於書、於詩、於文、於字,沉心驅智,割情斷欲,直思儕彼堂奧,恨古人不見我,故飲食夢寐以之。”,直至做到臨“二王”“如燈下取影,不失毫髮”。

    陳振濂說:王鐸是具有創造性的古典草書的集大成人物。其行草初學“二王”,甚得筆意,後又受米芾、顏真卿、張旭等人的影響,終於入古而出新,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在明代中葉後浪漫主義書風的影響下,他以自己的胸臆化古法於筆端,線條遒勁蒼老,藝術風格極具個性特徵。

    王鐸跋米芾《三札卷》

  • 6 # 脕雨書畫

    王鐸的定位當時一代一流大師,而不是三流。看三個方面,一,王鐸功底深厚,二王宋四家熟臨而爛,王鐸筆力能槓鼎!二,王鐸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開創一代風流,將用墨用水運用到極致,所寫書法濃淡乾溼,酣暢淋漓!善於寫大字,將二王筆法進一步改造,由“轉切筆法”改作兩筆連貫而出。行書草書成就很高。三,王鐸影響了一代書法人,徐渭傅山等都受他影響,現在也是眾多書家學書取法的來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問大夥一個問題,你是為什麼而結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