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提點刑獄司

    說到鄭和,我們都會想到明朝初期鄭和七下西洋的壯舉。鄭和,原姓馬,名三寶,世稱三寶太監,因在“靖難之役”中有功,被朱賜“鄭”姓。說到這,就又想起來了一個姓“鄭”的大人物,那就是抗清英雄鄭成功,他的“鄭”姓也是皇帝賜的國姓。

    鄭和的船隊到底有多龐大,你可能很難想象,只知道在中學歷史課本上講過,船隊很大,要是具體說還真說不上來。咱們先列幾組資料,在鄭和第一次下西洋時,船舶長44.4丈、寬18丈的就有60多艘,所載人數達到了2.7萬人之多,規模之大,前所未有。

    鄭和歷盡千難萬苦七下西洋究竟是為了什麼呢?對於這個問題的爭論向來是各家各執一詞、莫衷一是。

    其中流傳最早而且最廣的觀點就是尋找在靖難之役中神秘失蹤的建文帝朱允炆。對於這一說法在《明史》中也可以找到依據,《明史》記載:“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其中惠帝指的就是咱們熟知的建文帝朱允炆,《明史》中明確的記載了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有兩個,一個是尋找建文帝,另一個就是炫耀國威。

    《明史》中的觀點算是最中肯的了,南京城破時建文帝朱允炆神秘失蹤,民間傳言出家當了和尚,實際上誰也不知道去了哪裡。朱棣的皇位是搶來的,不找到朱允炆,不斬草除根,心裡就一直不踏實,於是登基後就在國內大肆尋找,在國內沒找到後又派鄭和去海上找,這也是說的通的。

    還有些學者認為,建文帝為人忠厚,就算是逃到了國外,也不會再有翻身之日,建文帝沒必要這樣大費周折的尋找,這不符合邏輯,認為鄭和是為尋找建文帝才下的西洋這說法有牽強附會之嫌。他們認為鄭和七下西洋是因為經濟原因,是為了發展明朝的對外貿易,開啟外交之門。

    在明朝初期,常有小國來進貢朝覲,每次明王朝都要恩賜大量物品。但由於經濟拮据,明太祖朱元璋就下令限制進貢,使明朝對外的經濟貿易近乎停止。明成祖為了改變這種現狀,發展對外關係,擴大貿易往來,才派鄭和七下西洋。

    不管鄭和七下西洋的目的究竟是什麼,所起的作用卻是毋庸置疑的,它促進了中外經濟文化交流,使更多的國家瞭解中國,同時還是中國航海史上的壯舉,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創舉,為世界航海事業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 2 # 鯤鵬歷史

    歷史上有名的“靖難之役”以後,對於建文帝出亡一事,官修正史和許多史家都採取了比較審慎的態度。

    以清代官方所修《明史》而言,就很典型。《惠帝本紀》中說,燕軍入城時,“宮中火起,帝不知所終”。但就在同一卷中,又說“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屍於火”,“或雲帝由地道出亡”。這裡顯然是沒有把握,才兩說並存,而在其他一些人物傳中,又不免露出一些有關惠帝出亡的端倪。撇開有關此事各種有爭議的記載不談,僅從朱棣即位後的一系列行動中,也可以看到惠帝出亡的蛛絲馬跡。

    朱棣率領燕軍攻城掠地,經過幾年苦戰,終於奪取了皇帝寶座。可是,他一進南京,首先使他很不痛快的便是明惠帝失蹤,他下令緊閉宮門、城門,一連搜尋數日,竟是生不見人,死不見屍,毫無所獲。為了安定人心,他把從大火中撿出的殘屍作為惠帝,舉行了隆重的葬禮。

    可是,他心裡到底存有疑慮。為此,自永樂初年起,他作出了一系列安排和行動,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國內派胡濙出巡,海外派鄭和下西洋。

    胡濙出巡一事,史有明載。明成祖朱棣在南京城中找不到惠帝,而外間卻偏偏流傳出惠帝出亡的種種傳說,基至傳說惠帝化裝成各種人物,串聯舊臣,伺機復辟,這便朱棣非常不安。

    但是,公開派出大隊人馬各處搜尋,似乎也不妥,一則驚擾太大容易造成人心浮動,二則大隊行動目標大,也不易奏效。後來,成祖想出了一個兩全之策,派親信近臣胡濙巡視天下州郡,暗中訪查。胡濙自永樂五年(公元1407年)起,風塵僕僕,奔波於浙江、湖北、湖南、雲南、四川等地,足跡幾乎遍及域內州郡。

    雖然他似乎什麼也沒有找到,但仍然不停地奔走著。直到永樂十四年,他才第一次還京停留。胡濙永樂十四年回到京城,官升禮部侍郎。永樂十七年,再次就道,踏上尋訪之途。

    到永樂二十一年,胡濙似乎得到了某種確切答案,急匆匆趕往北京,恰逢朱棣率軍出征,在宣府駐紮,胡濙又立即趕赴宣府。胡濙到達宣府時,成祖已就寢,隨侍成祖的宦官見到胡濙到來,像處理緊急軍情一樣,立刻去稟報,成祖聞說,馬上起來,即命胡濙立即奏報。

    胡濙與朱棣秉燭長談,直到四更時方告結束,他向朱棣報告了些什麼呢?《明史》中說“先濙未至,傳言建文蹈海去,帝分遣內臣鄭和數輩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釋。”很明顯,胡濙所談,與惠帝蹤跡有關,甚至已經得到重要訊息,所以才能盡釋成祖之疑。

    當胡濙在宣府向成祖報告尋訪結果時,正值鄭和第六次下西洋。鄭和遠航,是明史上一件大事,也是世界航海史上一次壯舉。其船隊規模之大,航程之遠和時間之早,在當時世界上都是無與倫比的。而說到成祖派鄭和下西洋的目的,一般認為有加強海外貿易、揚威海外、顯示中國富強、借外國朝貢之聲勢以鞏固其在國內統治等等;其中也有尋找建文帝蹤跡的意思,如上述胡濙尋訪的資料中,便把"傳言建文蹈海去”與鄭和下西洋聯絡在一起。

    而在《明史·鄭和傳》中,說鄭和航海是由於“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把幾種目的並列,而將尋找惠帝放在第一位。

    原來,成祖登位後,在有關建文帝逃亡的多種傳聞中,以逃亡海外之說最多,甚至傳說有人在海外某地見過他。無論建文帝在國內還是海外,成祖都很想找到他。

    因為成祖深知自己以武力奪位,不滿的人很多,只要建文帝仍逃亡在外,就會成為這些人的一面旗幟,建文帝的才能雖不足為慮,但藉機發難者卻令人擔心。

    朱棣在鞏固中央集權的過程中,清楚地意識到,只要惠帝存在將是阻礙其集權的潛流。鄭和下西洋和胡濙尋訪就是在這種特定政治局面下發生的。

    所以我認為鄭和下西洋的目的也跟尋找建文帝有關,但是朱棣是歷史上一個很有作為的皇帝,他派鄭和下西洋同樣有加強海外貿易、楊威海外、誇耀中國富強的目的,事實證明鄭和下西洋對當時亞非世界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均產生了重大影響,並向他們展示了一個強大、開明的國家的真實風貌。

  • 3 # 宋安之

    永樂年間尋找不知所蹤有可能逃到海外的建文帝,放著當時剛剛復立的錦衣衛還有新設的東廠這兩個特務機構不去尋找,非要讓鄭和率領著大規模的船隊耗費著國庫浩浩蕩蕩的去尋找,說的好像明成祖朱棣是傻子似得,更是嚴重侮辱了我們讀者的智商…

    這種說法別說站得住腳,根本就沒有站腳的地方!

    尋找一個逃匿的人,放著錦衣衛和東廠這種特務機構不派出海外查,而是派大部隊浩浩蕩蕩的查,真不知道這是尋找,還是朱棣用這種方式提示建文帝:大侄子我派大部隊來抓你了!趕緊躲遠點!

    雖然今天鄭和下西洋的動機大家是各有各的說法,但根據史書記載站得住腳的無非也就是那幾種說法。

    政治目的是宣揚明朝國威。比如說穩定當時動盪的東南亞各國局勢,維護海上交通安全,保證向中國朝貢的使團還有明庭外出貿易船隊的安全,還有震懾倭寇的用意。

    經濟目的是為了明庭的官方海外貿易,利用鄭和下西洋的官船載運中國特產陶瓷、絲綢等,來進行貿易,或者用以交換一些中國所缺的香料、寶石、染料、象皮等。還有就是擴充套件朝貢貿易,主要用以鞏固西洋朝貢體系。

    加強同海外各國的聯絡,雖然明有海禁,清更是升級為閉關鎖國。但明成祖朱棣時代並沒有自我封閉,而是積極與海外聯絡,用以瞭解當時的海外格局。

    要說專門尋找建文帝是不可能的,最多最多也就是順便尋找。換一個正常皇帝,沒有利益動機,國庫消耗不少,派大規模的船隊專門尋找一個逃匿的人,怎麼可能怎麼會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後悔和你的另一半在一起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