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好好混
-
2 # 70後川叔
大家好,雖然是寒潮頻繁,農民種值的蔬菜如果是在當地銷售還是不會漲價。如有菜商收購拉去外地,車輛運輸費和人工費用等,蔬菜價一定會上漲的。
-
3 # 拆na
轉自中國農業網
12月16日天津迎來入冬以來一場較長時間的降雨降雪天氣,記者走訪農貿批發市場和社群農貿市場瞭解到,蔬菜價格出現小幅上漲,個別品種價格有升有降,大白菜、西紅柿、黃瓜、土豆是市場交易量較多的菜品。截至記者發稿時,本市批發、零售市場和超市貨源充足,整體價格穩定。
12月16日,京津冀地區出現雨雪天氣,相關部門積極調配河北省、山東省及本市蔬菜基地的蔬菜供應市場。各大超市、菜市場內蔬菜上市量充足,價格平穩。高瑩輝攝
12月16日天津迎來入冬以來一場較長時間的降雨降雪天氣,記者走訪農貿批發市場和社群農貿市場瞭解到,蔬菜價格出現小幅上漲,個別品種價格有升有降,大白菜、西紅柿、黃瓜、土豆是市場交易量較多的菜品。截至記者發稿時,本市批發、零售市場和超市貨源充足,整體價格穩定。
昨日記者在紅旗農貿批發市場看到,雖然空中飄著雪花,但是市場內依然比較忙碌,一些商戶告訴記者:“受到天氣影響,捲心菜、芹菜、冬瓜等蔬菜價格上漲明顯,漲幅超過三成。而彎豆角、蔥頭、西紅柿、西葫價格有所下降,彎豆角降幅達到四成。”據市場統計數字顯示,昨天市場內40餘種蔬菜總體均價為每千克4.58元,比10日上漲了3.85%。記者走訪批發商戶瞭解到,市場交易量較大的大白菜、西紅柿、黃瓜、土豆昨天的批發價格為大白菜每500克(下同)0.65元,西紅柿、黃瓜均為2.5元,土豆1.3元。昨晚在一些社群農貿市場,記者走訪零售商戶瞭解到,市民購買較多的西紅柿零售價格為每500克(下同)3.98元左右,黃瓜、圓茄子均為4.5元左右,土豆2.2元,芹菜1.38元。在華潤萬家、家樂福、人人樂等超市,特價菜格外受青睞。據超市工作人員介紹,為了應對特殊天氣,超市已經提前啟動應急預案,確保蔬菜、水果以及米麵油、肉蛋奶等民生商品供應充足、價格穩定。
-
4 # 小汪鄉野
目前我們這裡沒有變化,過段時間就要漲價了!
1.南方地區受氣溫影響不大,南方氣溫相對溫暖。對植物生長影響不大!北方地區影響比較大。
2.主要是春節影響。再過段時間就要漲價了!外面務工回鄉探親增多,需求量增加,導致漲價!
3.農村家家戶戶都有地,基本能滿足自給自足。
4.農村基本都是自己種植,剩餘蔬菜會透過集市銷售,其它地區蔬菜價格變化對農村蔬菜影響比較弱!
-
5 # 一把豆芽菜
最近寒潮平頻繁,很多農作物都漲價了。像近幾個月中的小瓜和生薑,這些在市面上的價格還是挺貴的。去年的小瓜就一塊錢到兩塊錢一斤,但是今年的小瓜由於寒潮,下霜下得特別嚴重,很多都被凍死了。所以跟往年相比比較少,它的價格也提高了不少,現在已經達到六塊錢1斤,有的甚至十塊錢1斤。像生薑在市面上賣的也是10塊錢一斤。可能就是物以稀為貴嘛!
-
6 # 談農說農
這幾天天氣確實轉涼,上海地區陰雨連連,已經連續一個星期沒見過晴天,不過青菜的價格相比前一段時間下降嚴重。
分析原因,青菜難以賣動,很多菜販子收購積極性不高,本來相對於以前來說價格能夠達到兩塊左右的青菜,今年一元一斤,可以看出價格下降有多大。今年青菜的價格確實不好,一是前一段時間天氣暖和,青菜漲勢快,因此市場供給大,價格上漲趨勢下降並且有所下跌。
二是除了大棚裡的蔬菜,農戶自己種的蔬菜也比較好,市場需求不足價格下跌嚴重。再者來說,這一段時間天氣不好,蔬菜確實難賣一些,在天氣轉冷,可能會迎來蔬菜價格的上漲。
北方地區蔬菜價格還是比較可以的,不過相對於去年來說價格還是不行,主要還是天氣原因,天氣並未達到十分寒冷的時候,因此價格上漲不去,如果過一段時間有寒流來襲,相信蔬菜的價格會有所大漲。
今年有人說是暖冬,有的說是倒春寒,我想蔬菜的價格會在接近春節有所上漲,春節過後蔬菜的價格也不會太低,不過最近蔬菜漲勢非常慢,價格有所上漲也是正常的現象。
-
7 # 小芹愛生活
我們這邊都漲價了,像西紅柿,絲瓜,西葫蘆,辣椒,都漲了很多,每到快要過年蔬菜就匆匆的往上漲,很多農戶都很高興,說現在下來的蔬菜都能賣個好價錢,因為我們這邊都種的反季節大棚,像今年的行情就特別好,每家棚裡的蔬菜都能賣上十萬塊錢左右,所以我們這邊幾乎每家每戶都有一個蔬菜大棚,有的在外打工的人都回來種大棚,因為出去打工還沒在家裡掙得多呢,
-
8 # 農人海燕吶
臨近年關,加上冬天天冷,一般的蔬菜價格都有所上漲,比如西紅柿,市場賣價從9月份的2元/斤,逐漸漲到10月份的3-3.5元/斤,而近一個星期,價格上漲迅猛,直接逼近5元/斤。當然這些都是反季節蔬菜,那麼當季節蔬菜就沒那麼明顯了,而且還有下跌甚至滯銷現象。
總結造成此現象的最主要原因,還是市場需求不對稱,本地蔬菜種植跟不上。比如我們這裡,每到冬季種植的都是單一的蘿蔔、白菜、芹菜,很少有人搞大棚種植反季節蔬菜,所以導致我們本地市場的反季節蔬菜價格上漲。因為蔬菜的運輸成本比較高,加上年關,外出打工的人員返鄉來家,需求量大。
-
9 # 特約頻道
得有兩個條件,一、大面積經濟種植,二、有市場,或者可以說是與外界交通方便。小面積種植,自家吃剩的去買不行。大面積種植沒有交通,沒有市場,與外界沒有聯絡不行。
-
10 # 剛哥農村生活記
最近寒潮雨水頻繁,以我們地區為例,農民種植的蔬菜大部分品種價格都有一些上漲。其原因如下:
1.天氣寒冷,某些品類的蔬菜生長速度較天氣溫和時減慢。特別是露天種植的蔬菜品種。
2.本來冬季蔬菜的種類少、採收時間短,現在市面上的蔬菜大部分都是大棚下的反季節蔬菜,它的成本相比露天種植的要高。銷售價格肯定也要高出不少。
3.個別品種蔬菜產地收成或種植面積不如往年,以至價格相比去年高出不少。最近新鮮豌豆角的價格就從上個月開始上市時的二塊多漲到現在的差不多四塊。(我們當地批發市場上月批發價2.5-2.8元/斤;現在3.8-4.2元/斤)。
4.今年蔬菜(葉菜除外)價格行情相比去年一直都要好很多。前期價格一直較穩定。以我個人瞭解,今年我們當地蔬菜種植基本都賺到錢了的,像今年早期有黃瓜種植大戶一季菜利潤超四十萬的。
總的來說,現在蔬菜價格上漲主要因素還是天氣原因佔多數,天氣寒冷、雨水太多對於蔬菜的生長本就是不利因素。為什麼現在全國各地有很多人在搞大棚種植就很容易理解了。以上只是個觀點。
回覆列表
天氣冷了,農民種的菜漲價肯定是漲了一點,但都是小打小鬧的,一般都是自己吃不完了,才拿去賣的,種得多的農民,就只有等老闆來收購了,漲價的原因還是菜販子,有些地方農民種的菜爛在地裡都沒有老闆去收購,就算有老闆去收購也是好便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