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愚者8023
-
2 # 休閒風味
粉籠床!
我家鄉最具代表就是這美食,而且這道菜跟毛主席有很大的淵源。我的家鄉在江西贛州興國,當年毛主席在我們贛南從事解放事業時最喜歡親自下鄉走訪民情一天來到老表家做客,善良熱情的贛南老表看見毛主席來了非常高興午飯吃的就是這道菜,當時粉籠床放中間四個小菜圍著,毛主席看到如此美味和諧就取了個菜名《四星望月》這就是興國粉籠床的由來。我說的這個故事是真實的,這件事我們興國男女老少儒婦皆知。
製作方法:
1.食材有小個芋頭、雞翅、五花肉、米粉,還可以選擇多種食材
2.小個芋頭首先要削皮,全部食材洗乾淨後肉類和米粉調料攪拌好再先往粉籠床放入大塊青菜然後把食材依次放在青菜上面,注意芋頭比較難熟所以要放在最底下。
3.往灶鍋放入適量水然後放下粉籠床蓋上蓋子,大火蒸燉約40分鐘開蓋撒上蔥花後即可食用。
粉籠床是我們贛南人民最具代表性的美食,每家每戶都有,逢年過節、走親訪友、親朋聚會最喜歡拿這道美食招待客人,大家有空可以去品嚐一下吧。
-
3 # 借我春風如少年744
這是我們家鄉廣西賀州的特產,叫餈粑,我們當地的習俗是逢年過節都會做各種各樣的餈粑來祭奠祖先,當然,這只是其中的一種,它是由糯米碾碎成粉後,加上一種我們當地的葉子使它變成綠色,再加上喜歡吃的餡料後製作完成的。口感香軟不膩,特別好吃!
-
4 # 原鄉源味
作為一個四川人,能告訴大家的家長美食真的很多,不知道你說的三個字是指美食名稱還是美食的地域特點,如果說美食特點的話,那麼四川美食肯定是“麻辣香”,如果是美食名稱那麼可以列舉一大堆了,下面就說幾個具有代表性的三個字的美食。
1、麻辣燙
麻辣燙可謂是人麻辣火鍋的前身。也可以說是火鍋的簡化版。不同的是把肉和菜都穿在竹籤上,吃的時候,將一大把竹籤穿起來的肉和菜放進翻滾的紅湯中。正宗的吃法是一串一串的吃。麻辣燙與火鍋所使用的食材在一般無二,麻辣燙,魚火鍋最大的不同就是簡便快捷。
2、串串香
串串香,它實際上是火鍋的另一種形式,類似於麻辣燙,所以人們往往又稱它為“小火鍋”。串串香最早出現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的四川成都。最初的串串香鍋底和菜都很簡單,發展到現在幾乎是無所不涮。不同的人制作的串串香都有所不同,因此四川串串香種類繁多,風味各異。
3、缽缽雞
缽缽雞應該是樂山名小吃缽缽雞。從清末流傳至今已經有百年曆史。名字聽著倒挺特別,其實是源於雞肉的裝盛方式。最早的缽缽雞是將去骨雞片,加入各種調料涼拌起來再裝入陶缽中, 其涼拌方式深得川菜精髓,色香味美,麻辣爽口。
4、葉兒粑
葉兒粑選料考究,工藝精細,具有色綠形美,細軟爽口的特點。為四川名小吃之一。用糯米粉面包麻茸甜餡心和鮮肉鹹餡心。特色是清香滋潤,唇甜爽口。何香味濃。
5、擔擔麵
擔擔麵是四川民間極為普遍,卻頗具特殊風味的一種著名小吃。此面色澤紅亮。冬菜麻將濃香。酸辣味突出。鮮而不膩,辣而不燥,堪稱川味麵食中的佼佼者。
-
5 # 香香小食堂
只能用三個字來說明我家鄉最有代表性的美食的話,我會用“平靚正”這三個字。我想介紹的這種代表性美食是:陽江豬腸碌。
價格便宜,1元1條,味道很正,外面靚麗,看了就垂延欲滴!豬腸碌的皮很薄,加入了蒜和芝麻,香味很足,口感非常好!作為陽江人的話,記憶裡絕對少了不了這道平靚正的美食,是很多本地人從小吃到大的食物,滿滿的記憶,充滿了情懷!
具體做法:用粉皮捲上芽菜或者花生/芽菜炒粉,然後刷上蒜蓉油,撒上熟芝麻開吃!
回覆列表
我大東北的鍋包肉,哈哈,沙溢的兒子安吉都給唱出來了喲
一個秘製,一個微辣。
唱歌:
老夫聊發少年狂,半夜想喝疙瘩湯。
一樹梨花壓海棠,酸菜白肉氽血腸。
不思量,自難忘,啃上一根大骨棒。
怎得梅花撲鼻香,東北正宗溜肥腸。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想吃溜肉段。
安得廣廈千萬間,一起來做烤冷麵。
別人笑我太瘋癲,松仁玉米地三鮮。
月落烏啼霜滿天,東北欄杆有點甜。
天若有情天亦老,就想每天吃燒烤。
二月春風似剪刀,冰糖葫蘆粘豆包。
小扣柴扉久不開,不如一起醃酸菜。
一枝紅杏出牆來,兩人整個殺豬菜。
故人西辭黃鶴樓,前天沒吃鍋包肉。
問君能有幾多愁,昨天沒吃鍋包肉。
勸君更盡一杯酒,今天沒吃鍋包肉。
路見不平一聲吼,各種想吃鍋包肉。
羅浮山下四時春,整鍋東北大亂燉。
柳暗花明又一村,冬天也吃大冰棒。
洛陽親友如相問,就說點了芹菜粉。
同是天涯淪落人,凍梨紅薯加榛仁。
小荷才露尖尖角,排骨最好燉豆角。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吃酸菜餃。
銅雀春深鎖二喬,來碗豬肉燉粉條。
春花秋月何時了,有種姑娘叫菇蔦。
兩岸猿聲啼不住,想吃小雞燉蘑菇。
不識廬山真面目,竟是魚頭燉豆腐。
人生在世不稱意,來份酥軟炸裡脊。
君問歸期未有期,雞架雪花配拉皮。
故人西辭黃鶴樓,前天沒吃鍋包肉。
問君能有幾多愁,昨天沒吃鍋包肉。
勸君更盡一杯酒,今天沒吃鍋包肉。
路見不平一聲吼,各種想吃鍋包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