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得諸葛亮輔佐,最終還是亡國,卻是三國在位最長的皇帝。劉禪究竟扶不扶得起?
7
回覆列表
  • 1 # 魁哥觀天下

    三國演義將劉禪描繪成,大智若愚、碌碌無為的人物。歷史上的阿斗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將軍權讓諸葛亮執掌,讓他北伐多次與魏軍交手,均取得勝利。

    使得蜀國面積進一步擴大,國家從此變得強大起來。諸葛亮逝世後,重用蔣婉、費禕、董允,大力發展經濟,國家變得富裕起來。

    姜維北伐,劉禪極力支援。但朝廷明爭暗鬥,費禕、黃皓極力反對,最終放棄北伐。後來由於寵信黃皓,導致他弄權誤國,蜀國國力明顯衰退。

    司馬昭發動魏滅蜀之戰,此時姜維再次進行北伐,蜀國此時三線作戰,加上蜀軍精兵由諸葛瞻統領,鄧艾綿竹之戰大破精銳。

    劉禪得知精銳被鄧艾大破,非常嘆息,如果不是迫於朝臣壓力。那精銳會是直接由姜維統領,魏軍恐怕是攻克不了,反而損失慘重!只可惜朝綱敗壞,群臣極力反對,要不然不可能失敗。

    眼看蜀國大勢已去,劉禪讓群臣把自己綁起來,向鄧艾投降,隨後通知姜維向鍾會投降。姜維發現鍾會早就對司馬昭擅權國政,非常不滿,決定起兵討伐!此時的姜維認為時機已到,正好利用鍾會反叛恢復漢室,誰知訊息洩露,最後被魏軍所殺。

    並安排演奏蜀國樂曲,蜀漢舊臣們聽完樂曲後,想起亡國之痛,個個掩面或低頭流淚。獨劉禪怡然自若,不為悲傷。司馬昭問劉禪:安樂公是否思念蜀國呢?

    劉禪答道:此間樂,不思蜀也。蜀國大臣郤正聽到後非常驚訝,於是就在劉禪上廁所時對他說:陛下,下次司馬昭問你時,你就先注視著宮殿的上方,接著閉上眼睛說,先人墳墓遠在蜀地,我沒有一天不想念啊!

    後來司馬昭果然又問劉禪同樣的問題,劉禪按照郤正教的說了一遍。

    司馬昭聽後說道:這話怎麼像是郤正說的?劉禪大感驚奇道:你怎麼知道呀!司馬昭聽後哈哈大笑,從此再也沒有對劉禪產生過懷疑!

    這樣一來,即保護了自己,也保護了群臣,以免引發戰亂使百姓生靈塗炭,這樣百姓才會安居樂業,變得富裕起來!

    所以說阿斗並不是扶不起,只是因為生不逢時,加上父親去世太早。前期沒有足夠經驗,加上軍權一直都是由諸葛亮執掌,所以受到限制。

    另外,蜀國內部鬥爭非常厲害,朝中大臣一個比一個蠢。後期由於黃皓弄權誤國,才導致滅亡的。

    所以阿斗並非扶不起,只是諸多因素以及一群蠢豬搞得朝政敗壞,倘若不是他進行制衡那就不知道混亂到什麼程度。所以說,不是扶不起而是太聰明瞭!

    阿斗的智商相當高,諸葛亮都刮目相看:朝廷年方十八,天資仁敏,愛德下士。

    隋末瓦崗寨起義軍領袖李密,對他的評價也不錯:齊桓得管仲而霸,用豎刁而蟲流。安樂公得諸葛亮而抗魏,任黃皓而喪國,是知成敗一也。

  • 2 # 待曉兒

    我想,阿斗扶不扶得起,瞭解了他所做的事就會有判斷。

    這裡選取三件事來介紹:

    第一,諸葛亮之後再無蜀漢丞相

    諸葛亮獨攬大權十一年,把蜀漢治理得井井有條。但對於劉禪來說肯定有點不舒服,這個皇帝當著沒意思,連出去巡視一下國境都很困難。

    其實也不能說諸葛亮太專權,畢竟漢初的時候確實有過“虛君實相”的傳統,丞相負責治理國家,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去丞相府邸來辦,只要知會一下國君就可以了。所以諸葛亮的行為本身沒有什麼問題,但這種制度卻是挑起了君權與相權的紛爭。

    諸葛亮死後,劉禪直接就取消了蜀漢丞相這一職位,自此不再設立這一官職。看似很簡單的行為,但確實是很巧妙的方式。

    庸碌的君主只會逐漸削弱相權,甚至漢武帝這種英明的君主也只是設立內外朝制度來架空丞相,其目的都是為了增強君權而已。劉禪這一舉措,自然而然地就把權力全都收回了,並且朝堂之上並無有效反對,成效十分顯著。這不得不說,劉禪並不傻。

    諸葛亮在位的時候,劉禪是言聽計從;諸葛亮一死,立馬收權。說明他拎得清,知道諸葛亮沒有野心,所以放權,但他自身卻對這種依靠人心的制度保持高度警惕。

    第二,武侯祠的選址

    諸葛亮在蜀國的地位很高,不僅廟堂上對他很尊重,連普通的百姓都很懷念他。這種影響會給劉禪的統治造成很大的困擾。

    人們會不自覺地將前後兩個時期做對比,劉禪治理得好會被認為是諸葛亮打下的基礎好,如果犯了錯誤,就會被放大成其能力不如諸葛亮。這種影響對以劉禪為中心的政權是很不利的,必須要解決這個事情。

    當時有一種現象,很多百姓都在大街小巷或者自己家中祭祀諸葛亮,導致了諸葛亮的影響力越來越大。這件事情持續了二十多年,一直讓劉禪很頭痛,但這個問題同樣很棘手,不能強制要求大家不要祭祀。

    於是劉禪用了一個讓人拍案叫絕的辦法。

    劉禪大興土木,在漢中修建了一座武侯祠,並且規定凡是要祭祀諸葛亮的必須要去這座祠堂,否則就是對丞相的不敬。這表面來看是對諸葛亮的莫大尊重,但如果看一下地理位置就能明白了。

    漢中在今天的陝西省境內,這裡到成都就是今天坐火車都要一天時間,這讓成都的百姓怎麼去?這樣一來就解決了在國都裡祭祀諸葛亮的問題,也沒有落人口舌。

    第三,樂不思蜀的真意

    因為“樂不思蜀”的故事,劉禪一直被認為是沒心沒肺的蠢笨之人,但是細細想一想,劉禪的行為才是真正的聰明人。

    晉吞蜀已成定局,戰與不戰其實影響不大了,從關羽丟失荊州的那一刻起,蜀國就退出了統一天下的大事。所以劉禪的投降避免了因為戰亂而導致的生靈塗炭。其他皇子可以在太廟自殺,也可以領著私兵去戰死,但是作為皇帝的劉禪不行。因為其他人還可以說是私人行為,但劉禪的一舉一動就代表著蜀國的意願,所以這種亡國的屈辱也必須他來承擔。

    當問及是否思念蜀國的時候,劉禪看似毫無心機的回答才是真正得以保全蜀國投降人士的做法。南唐後主李煜因為寫了一首《虞美人》就被宋朝皇帝認為是思念故國,直接殺死。劉禪要是公然表露自己想回蜀國,那麼降晉的這一批蜀臣估計沒有一個人有好下場。

    只能說面對這兩次明顯試探的問話,只有劉禪是清醒的。

    蜀國覆滅已經成為了定局,還有必要把血脈也都斷絕嗎?

    所以,劉禪不是不賢明,而是太聰明。但無奈的是,他手下的這幫大臣實在是太差勁了,內鬥比誰都厲害,做事一個個蠢得不行,劉禪的亡國其實也很無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請的小時工,幫忙打掃房間,但她身上有難聞的氣味,我怎麼說,才會算尊重對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