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卓然堂
-
2 # 吳抒文
玉璜,在中國古代與玉琮、玉璧、玉圭、玉璋、玉琥等稱為是“六器禮天地四方”的玉禮器。玉琮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已出現。
早期的玉璜只是具備了一個拱形裝飾了渦紋、雲紋、回紋等紋雛形代表天上星系,星雲等對星空的初步宗教信仰。這些工藝有具備商周特點的陰陽線來表達。
到了春秋和戰國,因為春秋的古玉和戰漢區別比較小,所以我認為如果不是儀器界定年代,就不必劃分,如果強分目視效果應該是春秋的手工更好一些。
春秋戰國的玉璜多了很多裝飾手法:鏤空,附屬了一些龍鳳和瑞獸的紋路,出郭等創新的裝飾手法,裝飾性和佩戴方便效果好了很多。
春秋時期的玉器上承西周,下啟戰國,在玉文化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春秋時期的玉器以片雕為主,其中玉璜出土及存世最多。紋飾上有重大突破,但形制上仍保持西周半璧或半環為璜的基本形狀,除了有出脊璜,重大的形制突破,出廓璜,還要等到戰國。
春秋玉雕工上有兩大絕技,後世莫及。一是淺浮雕,一是精細飄逸的陰刻紋線。以這兩種雕工琢出精細繁密、頗具神秘感的紋飾,曲折盤繞、變幻莫測。
下面以例項來看從西周到戰漢時期玉璜的形制及紋飾變化。
1. 西周玉璜,標準的半璧,一面坡雕工,紋飾舒展流暢,典型的神面及獸首紋。
2. 春秋玉璜,兩端外廓小出脊,蟠虺紋飾密集,呈淺浮雕狀,個別“眼”處有細線(很難找到)。
3. 春秋晚期戰國早期玉璜,外廓有出脊,砣工陰線工並用,紋飾疏朗,兼有春秋戰國特點。
4. 戰國玉璜,雙龍首,內廓增加縷雕附件,為戰國特徵,但蟠虺紋飾仍保留春秋淺浮雕的密集風格。
5. 戰國玉璜,雙龍首,內外廓均有出廓紋飾,但谷紋則跳出了春秋的窠臼。
6. 戰漢玉璜,與圖4接近但稍晚,內廓有鏤空雕件,谷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