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F正在更新分享快樂

    莫過於心死”的上一句是“惡!可不察與!“

    這句話出自《莊子•田子方》。意思是指最悲哀的事,莫過於思想頑鈍,麻木不仁。

    具體整句是:仲 尼曰:“惡!可不察與!夫哀莫大於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全文自然分成長短不一、各不相連的十一個部分,第一部分至“夫魏真為我累耳”,透過田子方與魏文侯的對話,稱讚東郭順子處處循“真”的處世態度。

    第二部分至“亦不可以容聲矣”,批評“明乎禮而陋乎知人心”的作法,提倡體道無言的無為態度。

    第三部分至“吾有不忘者存”,寫孔子對顏淵的談話,指出“哀莫大於心死,而人死亦次之”,要得不至於“心死”,就得像“日出於東方而入於西極”那樣地“日徂”;所謂“日徂”即每日都隨著變化而推移。

    第四部分至“吾不知天地之大全也”,借老聃的口表達“至美至樂”的主張,能夠“至美至樂”的人就是“至人”;怎樣才能“至美至樂”呢?那就得“喜怒哀樂不入胸次”而“遊心於物之初”。

    第五部分至“可謂多乎”,寫了一個小寓言,說明有其形不一定有其真,有其真也就不一定拘其形。

    第六部分至“故足以動人”,指出應當爵祿和死生都“不入於心”。第七部分至“是真畫者也”,寫畫畫並非一定要有畫畫的架勢。第八部分至“彼直以循斯須也”,寫臧丈人無為而治的主張。第九部分至“爾於中也殆矣夫”,以伯昏無人凝神而射作比喻,說明寂志凝神的重要。第十部分至“己愈有”,寫孫叔敖對官爵的得失無動於衷;餘下為第十一部分,寫凡國國君對國之存亡無動於衷;兩個故事都說明,不能為任何外物所動,善於自持便能虛懷無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冰箱裡的異味怎麼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