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458114238191884

    香菇品種L808其突出特點是,栽培週期長,出菇期長,菇形圓正、菌蓋厚、菇質緻密,菌蓋吸水後變化不明顯,貨架期長,適宜鮮銷,幹物質含量高,幹菇重∶溼菇重=1∶(7~8);市場售價高,鮮菇售價比L087、856、939及9608等品種平均高1元/kg,深受各級經銷商及消費者青睞;總產量較高,出菇結束後菌棒收縮明顯,且爛棒較少;早春接種,帶袋越夏,秋冬春出菇;較耐高溫,是春季延後、秋季提前出菇的好品種,充填了當地鮮香菇銷售季節空檔;即使在溫度最高的7-8月,只要有5d以上日最高溫度25℃以下的持續降溫及6℃以上溫差,配合相應管理措施,也可很快出菇,因此基本可做到週年出菇。L808自2008年在駐馬店示範推廣以來,栽培規模迅速擴大,2011年該品種栽培量佔全市秋栽保鮮菇栽培總量的60%以上。現將其主要生物學特性及週年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1 香菇L808主要特徵特性

      孢子印白色;菌絲粗壯濃白;子實體單生,中大葉型,半球形;菌蓋直徑4.5~7cm,深褐色,菌蓋表面叢毛狀鱗片明顯,呈圓周形輻射分佈;菌肉白色,緻密結實不易開傘,厚度在1.5~2.2cm;菌褶直生,寬度4mm,密度中等;菌柄長約1.5~6cm,粗1~2.5cm,溫度較高時,蓋小柄長,菌柄上細下粗,而溫度較低時,蓋大柄短,菌柄下細上粗,基部圓頭狀;菇蕾初現時形似“假菇”,子實體發育時,先長菌柄,後長菌蓋,同時菌柄變細。

      菌絲生長溫度範圍為5~33℃,菌齡90~120d,最長可達210d。出菇溫度為12~28℃,最適出菇溫度為15~22℃;菇蕾形成期需6℃以上的晝夜溫差刺激,屬中高溫型菌株。春、秋季出菇為主,冬、夏季也可出菇。轉色適宜時,菇潮明顯。

      2 栽培技術

      2.1 栽培季節 L808栽培模式多樣,出菇時間較長。以秋季栽培為主,根據接種早晚,可冬春秋季節出菇或翌年春季至秋季出菇;也可早春栽培,菌棒越夏後秋冬春季節出菇。根據河南省的氣候特點,L808的接種時間為8月中旬-翌年2月中旬;秋季栽培,若有控溫條件時,可提前至7月底(中伏過後)接種,以便春節前出菇。有空調裝置或設施的,可週年製作菌袋。L808越夏效能不如9608、9015,因此菌棒越夏時,必須在2月中旬之前接種,5月中旬之前菌絲滿袋、刺孔、轉色後越夏,轉色越好越利於越夏。

      2.2 培養料配方 L808制袋時間長,配料時要根據當時的氣溫高低和發菌時間長短合理調整麩皮用量、木屑顆粒大小及含水量。8月中旬至9月下旬制袋時,麩皮用量為12%~15%,並新增1%石灰,木屑顆粒直徑以3~8mm為宜。例如,雜木屑85%,麩皮13%,石灰1%,石膏粉1%,含水量50%~55%;10月上旬至翌年2月中旬制袋時,麩皮用量為18%~20%,不需新增石灰,木屑要以顆粒型粗木屑(直徑10~15mm)為主(60%以上),粗細搭配合理,例如,雜木屑79%,麩皮20%,石膏粉1%,含水量55%。

      2.3 菌棒製作 常用塑膠袋規格:15cm×55cm×0.006cm,料袋溼重約1.9kg/袋,春栽時,也可用(17~18)cm×60cm×0.006cm的塑膠袋,料袋溼重約2.8kg/袋。菌棒製作技術也與季節有關,其製作工藝流程:

      秋栽為,木屑、麩皮幹拌(下午)-加水(22:00至凌晨1:00加入石灰水溶液)-溼拌-機械裝袋(4:00至10:00)-滅菌-接種(最好晚上接種)-套外袋;春栽為,木屑、麩皮、石膏幹拌(晴天上午)-加水-溼拌(上午10:00前拌料結束)—機械裝袋-滅菌-接種-套外袋。秋栽、春栽工藝的不同 點在於秋栽時氣溫高,操作要迅速,防止培養料發酸,提高接種成功率。滅菌、接種技術同常規。

      2.4 發菌管理 發菌期間,需採取措施提供適宜的發菌溫度和充足的氧氣、暗光培養、自然空氣相對溼度,最好用數顯溫度計隨時測量菌袋溫度,適時散堆,避免“燒菌”,並注意刺孔通氣。

      秋、春季節以降溫管理為主,冬季以升溫保溫管理為主,同時正確處理溫度與通風的關係,確保溫度適宜,空氣流通。

      冬季1-2月,外界氣溫較低,管理重點是控制好發菌溫度在22~25℃,可採取增加棚內菌袋擺放數量(如每400m2發菌大棚碼放2~3萬袋),充分利用菌絲生長產生的呼吸熱;棚膜下加蓋草苫以利用太Sunny能等措施提高發菌溫度並起保溫作用。採取調節發菌棚放風口的大小(如白天對角掀棚邊放風、夜晚縮小或關閉放風口),疏散菌袋(如一層3~4袋“井”字形擺放,但堆高不超過10層)等措施降低發菌棚內溫度。實踐證明,在棚外最低氣溫-10℃,不進行人工加溫的情況下,發菌棚內溫度仍可達到25℃。因此,發菌期間要經常觀察菌袋溫度,且不可因棚內溫度過高而“燒菌”。雖然1-2月氣溫較低,也不可幾天不通風,以防棚內CO2含量過高,影響菌絲生長。

      進入3月,天氣變化無常,氣溫時高時低,可根據天氣情況,及時通風、遮陽,及時疏散發菌棚內排放較稠密的菌袋,並降低擺放高度,嚴防菌袋溫度超過27℃。

      4月以後及秋季發菌的,主要做好降溫管理工作。外界溫度15℃以上時,在發菌棚周圍噴灑殺蟲劑,防止蟲害孳生、蔓延。

      進入5月中旬,對沒有完成後熟的菌棒,上架越夏或立擺棚內越夏。越夏期間,做好遮陽、降溫、通風工作,防止蚊、蟲為害。

      刺孔通氣要結合自然溫度和翻堆,當氣溫高於26℃以上時,嚴禁刺孔通氣。刺孔一般結合翻堆,整個發菌期可剌孔2次,第1次於菌絲連穴後,在已發菌部位用織毛衣針粗細的工具每穴刺孔4~6個,孔深1cm左右;第2次在菌絲滿袋一週後,用竹筷子粗細的工具或機械刺孔60~100個,深至袋心,以促進轉色、排除廢氣。

      經過40~90d(依發菌溫度而定)的發菌,菌絲滿袋後,進入瘤狀物形成和轉色階段,完成轉色需約20d時間。L808適宜的轉色度比L087、856重,比9608輕。L808轉色適宜,出菇稠,菌蓋圓正,商品價值高;轉色輕,出菇稀,畸形菇多,商品價值低;轉色太重,菇個大但出菇偏少。而秋栽香菇L087、856轉色輕,出菇稠;春栽香菇9608轉色重,出菇稠。因L808菌齡較長,菌棒轉色結束後,不要急於脫袋,需再後熟至少20d,等充分生理成熟後,根據市場情況適時脫袋排場。後熟期間,切忌振動,以防袋內出菇。

      5月氣溫逐步回升,要做好注水、降溫、通風工作,可掀起棚四周的薄膜,只留遮陽網,以加強通風。

      進入6月,菇棚內棚頂以下20cm比地面溫度高3℃左右,出菇溫度以地面溫度為判斷標準。要根據天氣預報,提早注水刺激出菇。溫度高時注水不出菇,溫度再降低時也不易出菇。只有在溫度下降之前注水,並加強通風,待溫度降低時才會出菇。若預報有5d左右的降水降溫過程,即可在降溫的前一天對菌棒注水;若預報的降溫沒有來臨,可在下次降溫之前再注水刺激,但注水量減少為上次的1/3。

      7-8月,溫度較高,進入休伏管理,主要管理措施是降溫通風,根據天氣情況,兩天至少噴水1次,溫度高時每天噴水2次,以保持菌棒溼潤和菌絲細胞活力;於晚上通風,防止高溫高溼而爛棒。立秋過後,在氣溫下降、晝夜溫差拉大的情況下,開始正常出菇管理。

      2.6 採收 L808以鮮菇銷售為主,一般八成熟時採收。轉色適宜,菇潮明顯;轉色不足,菇潮不明顯;越夏菇潮次明顯,但總體可採4~5潮菇。冬季及早春出菇較少,生長慢,可根據情況適時採收;6-9月氣溫較高,每天採菇2次,防止菌蓋開傘;其餘時段可每天採菇一次。採菇時應搞好衛生,以提高菇品等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靜謐寒暄還有駐足痴望的“痴”悠悠忽忽的“悠悠”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