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巔峰年紀,該是多大呢?如果按日本少年漫畫的邏輯,大概就是高中生吧——畢竟好多高中生就隨意製造各色人類極限,高中畢業就人生巔峰,揚名立萬、抱得美人歸了。如果按金庸小說的邏輯,大概是二十來歲吧?——除了楊過、蕭峰等少數年過三旬的,或者如韋爵爺這樣註定有歷史任務要完成的傳說,金庸小說大多數男主角也就二十來歲,就結束一段傳奇了。《冰與火之歌》裡,大家年紀普遍小。奈德過世時(我劇透了嗎)不過三十五歲;羅柏遭遇血色婚禮時不過十七八歲。到了劇裡,年紀稍微改了改。雪諾一臉鬍子拉渣,還滿腹心事,很難讓人相信到大結局時他應該還不過二十。熱血小說的確忌諱年齡太大。《三劍客》裡,達達尼昂不過二十來的,他的三個哥們裡,背景最深、能耐最大、最為憂鬱老辣的阿多斯,不過三十歲。《基督山伯爵》結尾,主角自己已經覺得老了,配不上年少的海蒂了——那年他該是四十三歲而已。大概,是因為讀者需要代入感吧?村上春樹的小說主角,多是三十來歲——哪怕他自己年過六旬了,主角依然如此:三十來歲,獨居、喝酒、聽音樂、讀書、看電影,也許養貓。當然也有大的。《如龍》系列遊戲,因為主角出生於1968年沒法改,題材又是日本極道這種“被時代拋棄”的基調,所以很多主要人物都是三十多四十來歲,衣冠楚楚,出入夜店、棒球練習場、咖啡館都了無掛礙的日本大叔。《深夜食堂》,看過漫畫原著的大概會注意到,裡頭五十多歲找到真愛、七十多歲還在談戀愛的故事,俯拾皆是——大概因為作者自己開始畫漫畫時已年近五旬之故?我猜是因為,日本步入老齡化社會了的緣故:大家的戀愛,也都越談越老了?老年人的愛情也熱熱鬧鬧成為主流了?所以說,到底幾歲才是人生巔峰呢?以前的時代,平均壽命短,所以人也成熟得早。十來歲成婚生子的所在多有。《紅樓夢》裡,王熙鳳二十來歲,已經是當家少婦的身份了。蘇軾“老夫聊發少年狂”時,還不到四十歲。朱自清先生沉重蒼涼的《背影》時,自己不到三十歲。我覺得也和營養短缺有關。古代人營養和醫療條件差,所以人生七十古來稀,年紀大一點,身體就有問題。蘇軾四十來歲,已經要“倚杖聽江聲”了。但即便是上古年代,巔峰年齡也有的說。古希臘是最崇尚身體健美的時候了,斯巴達是最尚武的城邦了,但好像也不盡是崇奉少年。斯巴達公民一般過三十歲才娶妻生子,兵役從二十歲服到六十歲,兩個國王以下的長老會議,需要六十歲以上公民方可入選。大概不同的年齡,長處也不同:少年適合上陣打仗,老年適合運籌帷幄,三十來歲生孩子最好——這還是公元前的觀念。體育愛好者自然也懂的。足球,早年如1980年代,球員到30歲,算是要下滑了;但現代營養條件與訓練條件下,33的C羅、32歲的梅西,那還活蹦亂跳呢。傳統上巴西天才球員,許多到30歲就開始下滑——不是傷病,而是自己作的。而30歲對老牌德國球員而言,才是輝煌的起點而已。馬特烏斯他老人家跟我說,“我比貝肯鮑爾那時代每場多跑兩公里,克羅斯比我那時代每場多跑兩公里。”就這意思。網球,以前打到三十歲算老將,而現在德約科維奇32歲了還是小德,納豆33歲,費德勒更38歲了。還把持著天下呢。籃球,在1980年代,打十二三年,到33歲上下退役是標配,現在打了十六七年甚至二十年往上的都有。橄欖球,法弗當年打到40歲大家都驚歎,現在布雷迪眼看著退休遙遙無期,打到45歲也沒人會詫異。在最吃身體的體育領域,大家都在越撐越久呢。何況現在體力勞動日益減少、越來越依靠腦力的普通人呢?刨掉某些“古人比現在更健康”的玄學,實實在在地說:現代人攝入蛋白質,遠勝過古代。平均壽命提高,依賴體力更少,則巔峰年齡,也該更推後才是。村上春樹有個小說《游泳池畔》,裡頭的男主角35歲。雖然在實實在在地變老(他自己也承認)。然而因為保持鍛鍊,身體爆發力雖不及少年時,持久力卻還要好些。而且到35歲,他經濟也優裕了,見識也廣了,只要身體還成,理論上,35歲比20歲時,要好得多了。還是舉個體育的例子。眾所周知,競技體育是個用運動能力兌換技藝與經驗的領域。大多數天才的運動能力隨時間流逝,而經驗技術日益增長。此消彼長之間,如果身體先垮了,那就是早衰;如果技藝大成時,身體還能保持巔峰,那就是老而彌辣。喬丹35歲完成後三連冠。費德勒36歲巔峰重開。齊達內34歲拿世界盃金球獎帶隊進世界盃決賽。C羅身體不老而終結技還在提升。天勾38歲還能拿總決賽MVP。勒布朗2018年夏天33歲半打出生涯最漂亮的季後賽進攻表現。理論上,人年少時,除了年輕體力好,其實一無所有。奔忙,賺錢,成長。用青春換取一切。到了某個年紀,不說不惑、從心所欲吧,至少能夠自持了。許多人早早地感嘆老了,其實大大地未必:保持好身體,巔峰期還早得很呢。阿部寬和夏川結衣有部劇《不能結婚的男人》,裡頭男主角是個虛構的典型人物:四十歲了,有錢,有事業,雖然孤僻且偏執,但自己生活得有滋有味。喝酒、吃肉、聽音樂、看宅電視劇。身體保持得也還行。女主角也是類似年齡,自得其樂看漫畫、打小鋼珠,平時當醫生,自由自在。只要身體機能還行,理論上,四十歲甚至往後,才是巔峰期吧——甚至,更往後?我自己工作時,偶爾會遇到些年齡相仿的女士。有時候聊起來,自然會感嘆老了老了不行了。但真讓她們回到20歲時青春年少但懵懂未知而且沒啥消費能力的時代,她們好像也不太樂意——實際上,她們中間頗有幾位,事業有成、手頭寬裕後,用自己的魅力哄得小男朋友們團團轉,於是自得其樂。其中一位編劇老師常跟我念叨:“年輕時沒啥好處,就是能靠年輕的臉,跟男朋友要這要那;現在自己有點錢了,人又沒變成老醜八怪,可以用錢給自己買這買那,還能給男朋友買這買那,這才開心對不對?”還真是。劉邦四十七歲開始鬧事。劉備在差不多相同的歲數剛遇到諸葛亮。李靖在五十歲那年才為李世民正經做點啥。我們敬愛的總理七十四歲還在玩弄基辛格促成太平洋兩岸的握手,總設計師的巔峰歲月是年近九十還南下畫了一個改變時代的圈。這麼說有點偏激,但大凡強調二十來歲是巔峰年紀,三十來歲是人生下半場的,除非那是個拼體力的活兒,否則就是在渲染焦慮。按照現有的人類營養攝入和醫療條件,人生很長。彆著急覺得自己老了,巔峰期過了——老這種事,等真來了的時候再考慮好了。王小波寫出那些最有趣的小說時,人其實也四十多了,但我們不太會覺得,因為他的心一直挺活潑。《紅拂夜奔》裡,他說李靖是在放棄跟人證明自己很聰明時,才一瞬間變老了。是的,老更多是種心理狀態。日本史上浮世繪第一人葛飾北齋,六十三歲到七十一歲之間收羅素材,七十四歲畫出《富嶽百景》。“說實在的,我七十歲之前所畫過的東西,都不怎麼樣,也不值得一提。我想,我還得繼續努力,才能在一百歲的時候,畫出一些比較了不起的東西。”到他年近九十,將要過世時,還說呢:“我多希望自己還能再活多五年,如此我才能嘗試成為一個真正的畫家。”所以了。世上沒有最巔峰的年紀,只有年齡所得與所失的落差。之前舉了體育的例子:年齡增長,球員獲得經驗與技術,身體退步。只要經驗與技術增長得快,而身體退步慢,那球員巔峰期能延續得很長——參考喬丹,參考費德勒。人當然無法抵抗生理規律,但具體看怎麼分。體操運動員巔峰期是十幾二十歲,足球運動員三十歲前後正當年,Golf球手可以打到四五十歲,國際象棋大師的年紀那就更遠了,托爾斯泰三十六歲折騰《戰爭與和平》,蘇軾在黃州時是四十來歲,巴赫一般評價最好的作品在四十歲往後,海頓的巔峰期一般被認為到花甲了。一個年紀有一個年紀適合做的事吧。齊達內34歲退役時,誰會知道十幾年後,帶皇馬拿歐冠三連冠才是他人生第二春呢?所以咯:在汲取經驗、技藝與經濟自由的同時,儘量減緩自己生理上的退步——簡單說,變得更聰明更有錢,同時身體也別弄得太差——你就能一直推遲延長自己的巔峰歲月啦!人只有在服老放棄、真覺得自己老了的時候,那才是真正老了。
人的巔峰年紀,該是多大呢?如果按日本少年漫畫的邏輯,大概就是高中生吧——畢竟好多高中生就隨意製造各色人類極限,高中畢業就人生巔峰,揚名立萬、抱得美人歸了。如果按金庸小說的邏輯,大概是二十來歲吧?——除了楊過、蕭峰等少數年過三旬的,或者如韋爵爺這樣註定有歷史任務要完成的傳說,金庸小說大多數男主角也就二十來歲,就結束一段傳奇了。《冰與火之歌》裡,大家年紀普遍小。奈德過世時(我劇透了嗎)不過三十五歲;羅柏遭遇血色婚禮時不過十七八歲。到了劇裡,年紀稍微改了改。雪諾一臉鬍子拉渣,還滿腹心事,很難讓人相信到大結局時他應該還不過二十。熱血小說的確忌諱年齡太大。《三劍客》裡,達達尼昂不過二十來的,他的三個哥們裡,背景最深、能耐最大、最為憂鬱老辣的阿多斯,不過三十歲。《基督山伯爵》結尾,主角自己已經覺得老了,配不上年少的海蒂了——那年他該是四十三歲而已。大概,是因為讀者需要代入感吧?村上春樹的小說主角,多是三十來歲——哪怕他自己年過六旬了,主角依然如此:三十來歲,獨居、喝酒、聽音樂、讀書、看電影,也許養貓。當然也有大的。《如龍》系列遊戲,因為主角出生於1968年沒法改,題材又是日本極道這種“被時代拋棄”的基調,所以很多主要人物都是三十多四十來歲,衣冠楚楚,出入夜店、棒球練習場、咖啡館都了無掛礙的日本大叔。《深夜食堂》,看過漫畫原著的大概會注意到,裡頭五十多歲找到真愛、七十多歲還在談戀愛的故事,俯拾皆是——大概因為作者自己開始畫漫畫時已年近五旬之故?我猜是因為,日本步入老齡化社會了的緣故:大家的戀愛,也都越談越老了?老年人的愛情也熱熱鬧鬧成為主流了?所以說,到底幾歲才是人生巔峰呢?以前的時代,平均壽命短,所以人也成熟得早。十來歲成婚生子的所在多有。《紅樓夢》裡,王熙鳳二十來歲,已經是當家少婦的身份了。蘇軾“老夫聊發少年狂”時,還不到四十歲。朱自清先生沉重蒼涼的《背影》時,自己不到三十歲。我覺得也和營養短缺有關。古代人營養和醫療條件差,所以人生七十古來稀,年紀大一點,身體就有問題。蘇軾四十來歲,已經要“倚杖聽江聲”了。但即便是上古年代,巔峰年齡也有的說。古希臘是最崇尚身體健美的時候了,斯巴達是最尚武的城邦了,但好像也不盡是崇奉少年。斯巴達公民一般過三十歲才娶妻生子,兵役從二十歲服到六十歲,兩個國王以下的長老會議,需要六十歲以上公民方可入選。大概不同的年齡,長處也不同:少年適合上陣打仗,老年適合運籌帷幄,三十來歲生孩子最好——這還是公元前的觀念。體育愛好者自然也懂的。足球,早年如1980年代,球員到30歲,算是要下滑了;但現代營養條件與訓練條件下,33的C羅、32歲的梅西,那還活蹦亂跳呢。傳統上巴西天才球員,許多到30歲就開始下滑——不是傷病,而是自己作的。而30歲對老牌德國球員而言,才是輝煌的起點而已。馬特烏斯他老人家跟我說,“我比貝肯鮑爾那時代每場多跑兩公里,克羅斯比我那時代每場多跑兩公里。”就這意思。網球,以前打到三十歲算老將,而現在德約科維奇32歲了還是小德,納豆33歲,費德勒更38歲了。還把持著天下呢。籃球,在1980年代,打十二三年,到33歲上下退役是標配,現在打了十六七年甚至二十年往上的都有。橄欖球,法弗當年打到40歲大家都驚歎,現在布雷迪眼看著退休遙遙無期,打到45歲也沒人會詫異。在最吃身體的體育領域,大家都在越撐越久呢。何況現在體力勞動日益減少、越來越依靠腦力的普通人呢?刨掉某些“古人比現在更健康”的玄學,實實在在地說:現代人攝入蛋白質,遠勝過古代。平均壽命提高,依賴體力更少,則巔峰年齡,也該更推後才是。村上春樹有個小說《游泳池畔》,裡頭的男主角35歲。雖然在實實在在地變老(他自己也承認)。然而因為保持鍛鍊,身體爆發力雖不及少年時,持久力卻還要好些。而且到35歲,他經濟也優裕了,見識也廣了,只要身體還成,理論上,35歲比20歲時,要好得多了。還是舉個體育的例子。眾所周知,競技體育是個用運動能力兌換技藝與經驗的領域。大多數天才的運動能力隨時間流逝,而經驗技術日益增長。此消彼長之間,如果身體先垮了,那就是早衰;如果技藝大成時,身體還能保持巔峰,那就是老而彌辣。喬丹35歲完成後三連冠。費德勒36歲巔峰重開。齊達內34歲拿世界盃金球獎帶隊進世界盃決賽。C羅身體不老而終結技還在提升。天勾38歲還能拿總決賽MVP。勒布朗2018年夏天33歲半打出生涯最漂亮的季後賽進攻表現。理論上,人年少時,除了年輕體力好,其實一無所有。奔忙,賺錢,成長。用青春換取一切。到了某個年紀,不說不惑、從心所欲吧,至少能夠自持了。許多人早早地感嘆老了,其實大大地未必:保持好身體,巔峰期還早得很呢。阿部寬和夏川結衣有部劇《不能結婚的男人》,裡頭男主角是個虛構的典型人物:四十歲了,有錢,有事業,雖然孤僻且偏執,但自己生活得有滋有味。喝酒、吃肉、聽音樂、看宅電視劇。身體保持得也還行。女主角也是類似年齡,自得其樂看漫畫、打小鋼珠,平時當醫生,自由自在。只要身體機能還行,理論上,四十歲甚至往後,才是巔峰期吧——甚至,更往後?我自己工作時,偶爾會遇到些年齡相仿的女士。有時候聊起來,自然會感嘆老了老了不行了。但真讓她們回到20歲時青春年少但懵懂未知而且沒啥消費能力的時代,她們好像也不太樂意——實際上,她們中間頗有幾位,事業有成、手頭寬裕後,用自己的魅力哄得小男朋友們團團轉,於是自得其樂。其中一位編劇老師常跟我念叨:“年輕時沒啥好處,就是能靠年輕的臉,跟男朋友要這要那;現在自己有點錢了,人又沒變成老醜八怪,可以用錢給自己買這買那,還能給男朋友買這買那,這才開心對不對?”還真是。劉邦四十七歲開始鬧事。劉備在差不多相同的歲數剛遇到諸葛亮。李靖在五十歲那年才為李世民正經做點啥。我們敬愛的總理七十四歲還在玩弄基辛格促成太平洋兩岸的握手,總設計師的巔峰歲月是年近九十還南下畫了一個改變時代的圈。這麼說有點偏激,但大凡強調二十來歲是巔峰年紀,三十來歲是人生下半場的,除非那是個拼體力的活兒,否則就是在渲染焦慮。按照現有的人類營養攝入和醫療條件,人生很長。彆著急覺得自己老了,巔峰期過了——老這種事,等真來了的時候再考慮好了。王小波寫出那些最有趣的小說時,人其實也四十多了,但我們不太會覺得,因為他的心一直挺活潑。《紅拂夜奔》裡,他說李靖是在放棄跟人證明自己很聰明時,才一瞬間變老了。是的,老更多是種心理狀態。日本史上浮世繪第一人葛飾北齋,六十三歲到七十一歲之間收羅素材,七十四歲畫出《富嶽百景》。“說實在的,我七十歲之前所畫過的東西,都不怎麼樣,也不值得一提。我想,我還得繼續努力,才能在一百歲的時候,畫出一些比較了不起的東西。”到他年近九十,將要過世時,還說呢:“我多希望自己還能再活多五年,如此我才能嘗試成為一個真正的畫家。”所以了。世上沒有最巔峰的年紀,只有年齡所得與所失的落差。之前舉了體育的例子:年齡增長,球員獲得經驗與技術,身體退步。只要經驗與技術增長得快,而身體退步慢,那球員巔峰期能延續得很長——參考喬丹,參考費德勒。人當然無法抵抗生理規律,但具體看怎麼分。體操運動員巔峰期是十幾二十歲,足球運動員三十歲前後正當年,Golf球手可以打到四五十歲,國際象棋大師的年紀那就更遠了,托爾斯泰三十六歲折騰《戰爭與和平》,蘇軾在黃州時是四十來歲,巴赫一般評價最好的作品在四十歲往後,海頓的巔峰期一般被認為到花甲了。一個年紀有一個年紀適合做的事吧。齊達內34歲退役時,誰會知道十幾年後,帶皇馬拿歐冠三連冠才是他人生第二春呢?所以咯:在汲取經驗、技藝與經濟自由的同時,儘量減緩自己生理上的退步——簡單說,變得更聰明更有錢,同時身體也別弄得太差——你就能一直推遲延長自己的巔峰歲月啦!人只有在服老放棄、真覺得自己老了的時候,那才是真正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