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標誌物是指在腫瘤發生和增殖過程中,由腫瘤細胞本身合成、釋放,或由機體對腫瘤細胞反應而產生的標誌腫瘤存在和生長的一類物質。主要包括蛋白質、激素、酶、多胺、癌基因產物等。它們的存在或量變可以提示腫瘤的性質,藉以瞭解腫瘤的組織發生,細胞分化,細胞功能,以幫助腫瘤的診斷,分類,預後判斷以及治療指導。這些物質在健康人體內並不存在或量很少,但在癌症患者中指標數值明顯高於正常人。
“理想”的腫瘤標誌物一般認為應具有下列特點:(1)敏感性高,能早期測出所有腫瘤患者;(2)特異性好,鑑別腫瘤和非腫瘤患者應100%準確;(3)有器官特異性,能對腫瘤定位;(4)血清中濃度與瘤體大小、臨床分期相關,可用以判斷預後;(5)半衰期短,能反映腫瘤的動態變化,監測治療效果、復發和轉移;(6)測定方法精密度、準確性高,操作簡便,試劑盒價廉。但至今為止,尚無一種“理想”的TM。由於腫瘤基因的複雜性,沒有一種腫瘤是單一型別的,故發現“理想”的TM就十分困難。
腫瘤標誌物有哪些?
1常見、通用的腫瘤標誌物
SCC(鱗狀細胞癌相關抗原):用如其名,鱗癌特異性;宮頸癌TM。
CA125(糖類抗原125):卵巢TM,肺癌預後的獨立TM;正常<35 u/ml。
CA153:乳腺癌首選TM,隨腫瘤分期升高而升高;正常<28ng/ml。
TPA(組織多肽抗原):反映活動、分化、浸潤性。
2幾種常見癌症的腫瘤標誌物
肺癌
CYFRA21-1(細胞角蛋白21-1片段):肺鱗癌首選TM,敏感度 76.5%,非小細胞肺癌特異性 87%。
胃泌素釋放肽前體(ProGRP):小細胞肺癌的TM,靈敏度和特異性良好。在早期可發現,可用於高危小細胞肺癌患者的篩查,在日本已納入常規體檢專案。
p53:抑癌基因p53 的產物,陽性率與肺鱗癌術後生存相關。
具體應用:①肺腺癌:CEA(87%)、CA153;②肺鱗癌:SCC、CYFRA21-1;③小細胞肺癌:pro-GRP、NSE;④非小細胞肺癌三聯:CYFRA21-1+CEA+p53;⑤肺轉移:CA199、CA153;⑥復發:CEA。肺腺癌:CEA(87%)、CA153
胃癌
CA72-4:胃癌進展和療效TM,獨立預後因子。
沒有一種能滿足早期診斷的敏感度和特異性,通常聯合診斷。癌前病變和初期:CA199、CA242、CA724、CEA 升高。
結直腸癌
CEA、CA242、CA199:三者較敏感,然而聯合檢測不優於單一CEA。
ESM-1(內皮細胞特異分子-1):正常<37.0 ng/ml,敏感度 90.91%、特異度 95%,隨TNM分期升高而上升。它是未來之星。
肝癌
AFP(甲胎蛋白):原發性肝癌和生殖系腫瘤 TM。正常≤20 ng/ml,無肝病活動、排除妊娠和生殖腺胚胎癌,≥400 ng/ml 持續 1 月或 ≥200 ng/ml 持續 2 月者,結合影像檢查可診斷肝癌。
GP37(高爾基體蛋白73):預測早期肝癌最有前景。
CK19:AFP陰性肝癌早期診斷,敏感度50%,特異度 90.9%。
CEA+AFP+CA125:敏感度可達95.83%。
乳腺癌
CA153:早期敏感性較低(60%)、晚期敏感性為 80%,轉移性陽性率較高(80%)、晚期骨轉移陽性率可達 50%。
CA125:伴淋巴結轉移、浸潤陽性率達 44.6%。
腫瘤標誌物升高=癌症嗎?
在體檢報告中,簡單的幾個腫瘤標誌物數值的變化往往讓人心驚肉跳,甚至被人當成是否患癌的審判書。然而,專家表示,腫瘤標誌物數值的高低與腫瘤相關,卻不等於被診斷為腫瘤。腫瘤標誌物在正常組織或良性疾病中同樣可以產生,且存在個體差異,健康人發現腫瘤標誌物數值高了,一定要綜合分析、動態隨訪,若指標持續成倍增加,要特別小心。同樣的,腫瘤標誌物數值位於正常值內也不代表就萬事大吉。
據專家介紹,導致腫瘤標誌物值升高的原因主要有:
1.惡性腫瘤患者:一般腫瘤標誌物的含量會有顯著增高。但是不是所有的惡性腫瘤都會引起腫瘤標誌物的升高。例如同樣是原發性肝癌,原發性肝細胞型肝癌患者檢測甲胎蛋白(AFP)絕大多數會有顯著增高,但是原發性膽管細胞型肝癌患者的AFP含量卻很少有升高的。這要根據腫瘤標誌物的特異性與靈敏度來決定。
2. 正常人群:雖然腫瘤標誌物是由腫瘤產生的物質,但腫瘤標誌物在正常組織或良性病變中同樣可以產生,但這類人群所佔的比例是較低且存在個體差異。這類人群同樣要重視腫瘤標誌物,其數值的增加可能是炎症或者是癌細胞的輕度增加。
3. 樣品儲存問題:在血液標本儲存不當也會導致腫瘤標誌物的指標升高。如容器、抗凝劑、儲存液及冷鏈儲藏等出現問題,會導致樣品不能準確反映檢測者的實際情況,有可能會是腫瘤標誌物的值升高。
4. 藥物使用:如胸腺肽、狂犬疫苗等生物製劑的使用後,有可能引起某些腫瘤標誌物指標的升高。
5. 特殊情況:例如喝酒、睡眠不好,還有就是過頻進食補品。對於女性來說,處於懷孕期或月經期時前後抽血,都會因個人身體差異產生波動。
由此可見,腫瘤的診斷不能單獨依靠腫瘤標誌物的檢查,單次腫瘤標誌物升高的意義並不大,只有動態的持續升高才有意義。如果體檢發現某個或某幾個腫瘤標誌物持續升高,那麼應提高警惕,需要進一步CT、B超等方法檢查;特別是要透過病理檢查才能明確診斷。如果只是單次輕度升高或每次檢查的結果沒有大的變化,就不必那麼緊張了。
此外,對於惡性腫瘤患者來說,任何一種惡性腫瘤都沒有絕對特異的腫瘤標誌物,且每個患者對於各種腫瘤標誌物都有各自的基礎水平。因此,針對不同的疾病和不同的患者可以有不同的腫瘤標誌物作為其療效監測的指標。當腫瘤經治療有好轉或因腫瘤復發轉移而病情惡化時,這些腫瘤標誌物水平的變化可以作為參考。
腫瘤標誌物檢查主要用於腫瘤高危人群及年齡40歲以上群體的腫瘤篩查,特別是身體出現了“癌症訊號”者、嚴重汙染廠礦企業的從業者、長期接觸致癌物質人群、癌症高發區或有癌症家族史的人群。即便的檢測指標偏高也不要誤認為已確診腫瘤,及時與主診大夫溝通並聽從其意見,必會得到正確的治療。
綜上所述,各種腫瘤標誌物僅僅只能作為輔助診斷的指標之一,在沒有明確病理組織學診斷前,千萬不要因為見到某項指標輕度升高就肯定患了癌症,甚至進行抗腫瘤治療,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傷害和損失,而應該提高警惕,進一步檢查和觀察。
這些都是瘤醫生網看到的,有需要你可以去看看。
腫瘤標誌物是指在腫瘤發生和增殖過程中,由腫瘤細胞本身合成、釋放,或由機體對腫瘤細胞反應而產生的標誌腫瘤存在和生長的一類物質。主要包括蛋白質、激素、酶、多胺、癌基因產物等。它們的存在或量變可以提示腫瘤的性質,藉以瞭解腫瘤的組織發生,細胞分化,細胞功能,以幫助腫瘤的診斷,分類,預後判斷以及治療指導。這些物質在健康人體內並不存在或量很少,但在癌症患者中指標數值明顯高於正常人。
“理想”的腫瘤標誌物一般認為應具有下列特點:(1)敏感性高,能早期測出所有腫瘤患者;(2)特異性好,鑑別腫瘤和非腫瘤患者應100%準確;(3)有器官特異性,能對腫瘤定位;(4)血清中濃度與瘤體大小、臨床分期相關,可用以判斷預後;(5)半衰期短,能反映腫瘤的動態變化,監測治療效果、復發和轉移;(6)測定方法精密度、準確性高,操作簡便,試劑盒價廉。但至今為止,尚無一種“理想”的TM。由於腫瘤基因的複雜性,沒有一種腫瘤是單一型別的,故發現“理想”的TM就十分困難。
腫瘤標誌物有哪些?
1常見、通用的腫瘤標誌物
SCC(鱗狀細胞癌相關抗原):用如其名,鱗癌特異性;宮頸癌TM。
CA125(糖類抗原125):卵巢TM,肺癌預後的獨立TM;正常<35 u/ml。
CA153:乳腺癌首選TM,隨腫瘤分期升高而升高;正常<28ng/ml。
TPA(組織多肽抗原):反映活動、分化、浸潤性。
2幾種常見癌症的腫瘤標誌物
肺癌
CYFRA21-1(細胞角蛋白21-1片段):肺鱗癌首選TM,敏感度 76.5%,非小細胞肺癌特異性 87%。
胃泌素釋放肽前體(ProGRP):小細胞肺癌的TM,靈敏度和特異性良好。在早期可發現,可用於高危小細胞肺癌患者的篩查,在日本已納入常規體檢專案。
p53:抑癌基因p53 的產物,陽性率與肺鱗癌術後生存相關。
具體應用:①肺腺癌:CEA(87%)、CA153;②肺鱗癌:SCC、CYFRA21-1;③小細胞肺癌:pro-GRP、NSE;④非小細胞肺癌三聯:CYFRA21-1+CEA+p53;⑤肺轉移:CA199、CA153;⑥復發:CEA。肺腺癌:CEA(87%)、CA153
胃癌
CA72-4:胃癌進展和療效TM,獨立預後因子。
沒有一種能滿足早期診斷的敏感度和特異性,通常聯合診斷。癌前病變和初期:CA199、CA242、CA724、CEA 升高。
結直腸癌
CEA、CA242、CA199:三者較敏感,然而聯合檢測不優於單一CEA。
ESM-1(內皮細胞特異分子-1):正常<37.0 ng/ml,敏感度 90.91%、特異度 95%,隨TNM分期升高而上升。它是未來之星。
肝癌
AFP(甲胎蛋白):原發性肝癌和生殖系腫瘤 TM。正常≤20 ng/ml,無肝病活動、排除妊娠和生殖腺胚胎癌,≥400 ng/ml 持續 1 月或 ≥200 ng/ml 持續 2 月者,結合影像檢查可診斷肝癌。
GP37(高爾基體蛋白73):預測早期肝癌最有前景。
CK19:AFP陰性肝癌早期診斷,敏感度50%,特異度 90.9%。
CEA+AFP+CA125:敏感度可達95.83%。
乳腺癌
CA153:早期敏感性較低(60%)、晚期敏感性為 80%,轉移性陽性率較高(80%)、晚期骨轉移陽性率可達 50%。
CA125:伴淋巴結轉移、浸潤陽性率達 44.6%。
腫瘤標誌物升高=癌症嗎?
在體檢報告中,簡單的幾個腫瘤標誌物數值的變化往往讓人心驚肉跳,甚至被人當成是否患癌的審判書。然而,專家表示,腫瘤標誌物數值的高低與腫瘤相關,卻不等於被診斷為腫瘤。腫瘤標誌物在正常組織或良性疾病中同樣可以產生,且存在個體差異,健康人發現腫瘤標誌物數值高了,一定要綜合分析、動態隨訪,若指標持續成倍增加,要特別小心。同樣的,腫瘤標誌物數值位於正常值內也不代表就萬事大吉。
據專家介紹,導致腫瘤標誌物值升高的原因主要有:
1.惡性腫瘤患者:一般腫瘤標誌物的含量會有顯著增高。但是不是所有的惡性腫瘤都會引起腫瘤標誌物的升高。例如同樣是原發性肝癌,原發性肝細胞型肝癌患者檢測甲胎蛋白(AFP)絕大多數會有顯著增高,但是原發性膽管細胞型肝癌患者的AFP含量卻很少有升高的。這要根據腫瘤標誌物的特異性與靈敏度來決定。
2. 正常人群:雖然腫瘤標誌物是由腫瘤產生的物質,但腫瘤標誌物在正常組織或良性病變中同樣可以產生,但這類人群所佔的比例是較低且存在個體差異。這類人群同樣要重視腫瘤標誌物,其數值的增加可能是炎症或者是癌細胞的輕度增加。
3. 樣品儲存問題:在血液標本儲存不當也會導致腫瘤標誌物的指標升高。如容器、抗凝劑、儲存液及冷鏈儲藏等出現問題,會導致樣品不能準確反映檢測者的實際情況,有可能會是腫瘤標誌物的值升高。
4. 藥物使用:如胸腺肽、狂犬疫苗等生物製劑的使用後,有可能引起某些腫瘤標誌物指標的升高。
5. 特殊情況:例如喝酒、睡眠不好,還有就是過頻進食補品。對於女性來說,處於懷孕期或月經期時前後抽血,都會因個人身體差異產生波動。
由此可見,腫瘤的診斷不能單獨依靠腫瘤標誌物的檢查,單次腫瘤標誌物升高的意義並不大,只有動態的持續升高才有意義。如果體檢發現某個或某幾個腫瘤標誌物持續升高,那麼應提高警惕,需要進一步CT、B超等方法檢查;特別是要透過病理檢查才能明確診斷。如果只是單次輕度升高或每次檢查的結果沒有大的變化,就不必那麼緊張了。
此外,對於惡性腫瘤患者來說,任何一種惡性腫瘤都沒有絕對特異的腫瘤標誌物,且每個患者對於各種腫瘤標誌物都有各自的基礎水平。因此,針對不同的疾病和不同的患者可以有不同的腫瘤標誌物作為其療效監測的指標。當腫瘤經治療有好轉或因腫瘤復發轉移而病情惡化時,這些腫瘤標誌物水平的變化可以作為參考。
腫瘤標誌物檢查主要用於腫瘤高危人群及年齡40歲以上群體的腫瘤篩查,特別是身體出現了“癌症訊號”者、嚴重汙染廠礦企業的從業者、長期接觸致癌物質人群、癌症高發區或有癌症家族史的人群。即便的檢測指標偏高也不要誤認為已確診腫瘤,及時與主診大夫溝通並聽從其意見,必會得到正確的治療。
綜上所述,各種腫瘤標誌物僅僅只能作為輔助診斷的指標之一,在沒有明確病理組織學診斷前,千萬不要因為見到某項指標輕度升高就肯定患了癌症,甚至進行抗腫瘤治療,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傷害和損失,而應該提高警惕,進一步檢查和觀察。
這些都是瘤醫生網看到的,有需要你可以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