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來之不易生活
-
2 # 易雨楠
還是會有的,農村一些習俗一直保留著,這也證明了這個家族的興旺,我是兒時在南方回來北方老家後才知道這個習俗,但是很少拜我在城市住也只是作揖而已。有的老人很固執,有時候執意讓孩子給老人磕頭我覺得這樣不好
-
3 # 前途很好
拜年的風俗在全國各大多數地方存在,因為這畢竟是一種古老的民俗,不僅可以營造傳統節日的節日氣氛,更能弘揚尊老的道德風尚,拜年的形式可不拘一格,那怕一聲溫暖的問候,對於一個長輩來說,心裡都是充滿無限幸福的。你看呢?
-
4 # 花姐124716291
大年初一拜年磕頭,那是小時候見過,是晚輩給長輩拜年才用的最高禮節,並且要在農村的叫香案堂長輩坐在高堂一一接受晚輩的叩拜。隨著城市化程序,這些禮節幾乎絕跡。我認為應該大力提倡孝文化,有些傳統文化符號理應傳承下去。
-
5 # 7016960745愚人
其實拜不拜年都要互相走動一下。特別對老人來說是一種心裡上的安慰,過年這一天,若是走動走動,說說話,他們心裡就高興。最重要的是對他們的尊重!
-
6 # 快樂為伍
我們這裡還有這樣的風俗,大年初一起五更。記得小時候起的很早,媽媽早早的都把餃子包好了,然後煮到鍋裡就叫我們起來。等我和姐姐起來以後餃子也熟了,我們一家人就圍在一起吃餃子。吃完餃子爸媽帶著我們去給長輩們磕頭,記得當時我們小一點的孩子都很高興,因為給長輩們磕頭長輩們都把提前買好的糖塊,花生還有核桃都拿出來給我們。等我們磕完頭回來口袋裡都裝得滿滿的,那時候幾個孩子會聚到一起吹噓自己的‘戰果’,想起來都是滿滿的回憶!一直到現在仍保留著這樣的習俗,不同的就是現在的孩子已經不在乎像我們小的時候磕完頭以後收穫滿滿的喜悅了,因為現在的孩子已經不是幾個糖果花生就能打發的了,現在的小孩都是少則幾十多著幾百的壓歲紅包都已經司空見慣的事了。
馬上就要過年了,說起了磕頭我就想起了我小時候的回憶,回想起小時候過年的情景至今都是那麼的記憶猶新,難以忘懷!
-
7 # 無名小草134387980
大年初一農村見,
親人鄉里轉一轉。
打聲招乎問聲安,
好多村風已改變。
按點相聚齊問安。
城裡鄰里少來往,
互訪少有放心上。
再見磕頭拜年禮,
還得細訪作專題。
-
8 # 使用者下輩子還愛你
沒有過,只是小輩人給長輩們問聲好,拜個早年就好。
-
9 # 樂觀河池0W0
中國的很多很好的優秀傳統文化,風俗習慣已經慢慢消失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獨有的根和魂沒有了很可怕,
回覆列表
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為長者拜賀新年。拜年一般從家裡開始。初一早晨,晚輩起床後,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後,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在給家中長輩拜完年以後,人們外出相遇時也要笑容滿面地恭賀新年,互道“恭喜發財”、“四季如意”、“新年快樂”等吉祥的話語,左右鄰居或親朋好友亦相互登門拜年或相邀飲酒娛樂。
在古代,上層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賀的習俗。宋人周輝在《清波雜誌》中說:“宋元佑年間,新年賀節,往往使用傭僕持名刺代往”。當時士大夫交遊廣,若四處登門拜年,既耗費時間,也耗費精力,因此有些關係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親自前往,而是派僕人拿一種用梅花箋紙裁成的二寸寬、三寸長,上面寫有受賀人姓名、住址和恭賀話語的卡片前往代為拜年。明代人們以投謁代替拜年。明朝傑出畫家、詩人文徵明在《賀年》詩中描述:“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蔽廬;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憎嫌簡不嫌虛”。這裡所言的“名刺”和“名謁”即是現今賀年卡的起源。賀年卡用於聯絡感情和互致問候,既方便又實用。
現代拜年
春節裡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到親朋好友家和鄰那裡祝賀新春,舊稱拜年。中國拜年之風,漢代已有。唐宋之後十分盛行,有些不必親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賀。東漢時稱為“刺”,故名片又稱“名刺”。明代之後,許多人家在門口貼一個紅紙袋,專收名帖,叫“門簿”。
民間互訪拜年的形式,根據彼此的社會關係,大體可分4類:
走親戚
初一必須到岳父家、須帶禮物。進門後先向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禮,然後再給長 輩們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飯、玩耍。
禮節性的拜訪
如給同事、朋友拜年,一進屋門,如與主人系平輩則只須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長,仍應主動跪拜,主人應走下座位做攙扶狀,連說免禮表示謙恭。這種情況一般不宜久坐,寒暄 兩句客套話就要告辭。主人受拜後,應擇日回拜。
感謝性的拜訪
凡是上年對人家欠情的(如律師、醫生等)就要買些禮物送去,借拜年之機,表示謝枕。
串門式的拜訪
對於左鄰右舍的街坊,素日沒有多大來往,但見面 都能說得來,到了年禧,只是到院裡,見面彼此一抱拳說:“恭禧發財”、“一順百順”,在屋裡坐一會兒而已,無甚過多禮節。
古時有拜年和賀年之分:拜年是向長輩叩歲;賀年是平輩相互道賀。有些機關、團休、企業、學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之為“團拜”。
古代拜年
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為長者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遇有同輩親友,也要施禮道賀。
古時,倘或坊鄰親朋太多,難以登門遍訪,就使遣僕人帶名片去拜年,稱為“飛帖”,各家門前貼一紅紙袋,上寫“接福”兩字,即為承放飛帖之用。此俗始於宋朝上層社會。清人《燕臺月令》形容北京年節:“是月也,片子飛,空車走。”成為時尚。大戶人家特設“門簿”,以記客人的往來和飛片,門簿的首頁多虛擬"親到者"四人:一曰壽百齡老太爺,住百歲坊巷;一曰富有餘老爺,住元寶街;一曰貴無極大人,住大學士牌樓;一曰福照臨老爺,住五福樓。以圖吉利討口彩。每年春節贈送賀年片、賀年卡,便是這種古代互送飛帖的遺風。
大約從清朝時候起,拜年又添“團拜”的形式,清人藝蘭主在《側帽餘譚》中說:“京師於歲首,例行團拜,以聯年誼,以敦鄉情”,“每歲由值年書紅訂客,飲食宴會,作竟日歡”。
但從正月初一至初五,多數家庭均不接待婦女,謂之“忌門”。僅限於男子外出拜年,婦女則須等到正月初六以後才能外出走訪。拜年活動要延長很長時間,到正月十五燈節左右。傍晚時分到人家拜年叫“拜夜節”,初十以後叫“拜燈節”,所以有“有心拜年,寒食未遲”的笑話。如果因故未及循例行禮,日後補行的,謂之 “拜晚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