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有擋CVT變速箱發明人
-
2 # 麥田軍事觀察
這個屬於瞭解不足吧,將雷達安裝到衛星上並不是什麼未來技術,而是早在多少年前就已經實現的技術,而且還專門研發了一些雷達,但是它的應用是很有問題的,並不是這麼想象的可以讓隱形飛機或者軍艦失去作用。這種衛星雷達技術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雷達在太空中使用,現在目前來說,主要用途進行對進行地形掃描,而不是進行對空中或海上的目標進行跟蹤,幾乎談不上這個功能。
主要原因就在於雷達的技術難題,由於在衛星上搭載,所以雷達所能使用的功率是非常低的,這樣探測範圍也受到了影響,功能也變到很大的影響。星載雷達屬於一款特別的型號,與普通雷達有很大的不同,即便它可以發現目標,但是在處理等方面實際上不具備這個能力,而且衛星也不是一個非常穩定的平臺,在低軌道的衛星都是每天都不斷的執行,地球同步軌道衛距離地球太遠,幾乎無效了。
不要指望星載雷達發揮什麼重要作用,原因它做不到!
-
3 # 飛仙葫蘆
理論上沒問題,但應用上問題大了,主要問題是功率差的遠。至於衛星連續跟蹤鎖定的問題可以透過組網衛星解決,但成本就呵呵了。
-
4 # 晨曦談兵
雷達當然能夠放到衛星或空間站上,早在上個世紀60年代俄華人就嘗試著將雷達搬上太空,主要用於對地/對海偵察領域。這是因為最初的偵察衛星都是光學成像衛星(包括可見光/紅外光),雖然可以達到很高的成像精度,比如早期的膠捲相機衛星,拍攝出來的照片達到分米級別的解析度也不是難事,號稱可以看清楚地面報紙的標題(當然這個說法明顯有些誇大其詞)。
雷達成像衛星可以全天候監視地面/海上目標
但是光學成像衛星存在著無法克服的先天不足,那就是全天候成像能力尤其是在複雜條件下的成像能力較差,無論是可見光還是紅外光都難以穿透厚厚的雲層、煙霧以及對手的偽裝設施,在瞬息萬變的現代戰爭中這種偵察盲區帶來的隱患顯然是嚴重而致命的。雷達成像衛星正好可以彌補光學成像衛星的短板,雷達波束不受任何氣象因素的影響,能夠全天候對目標成像,甚至還能發現經過偽裝的地下工事。
雷達成像衛星最早的用途就是用於跟蹤航母
至於依靠天基雷達來探測隱形飛機和軍艦的設想,從目前來看,探測軍艦是沒有什麼問題的,因為第一代的雷達成像衛星就是專門進行海上目標監視的。當年蘇聯為了追蹤打擊美國的航母戰鬥群,費盡心機、不惜血本建設了一套名為“神話系統”的天基衛星偵察體系,其中包括US-A雷達成像衛星與US-P電子偵察衛星,同時具備主動探測和被動探測能力,以便於在全球範圍內不間斷地隨時掌握航母的一舉一動。
蘇聯的US-A雷達成像衛星
由於技術條件的侷限,US-A雷達成像衛星不僅笨重巨大(蘇聯的雷達小型化水平實在堪憂),而且使用壽命短、環境汙染大,因為成像精度不高,衛星只能在低軌道執行,不得不使用核電池來作為維持軌道高度的動力,即便如此在軌時間也只有幾十天至幾個月,還曾經發生過事故導致核洩漏,這樣的坑爹衛星無疑很難滿足監控航母的實戰化需求。直到幾十年後的今天,神話系統的構想才由華人最終完成。
中國真正實現了當年蘇聯神話系統的完整功能
中國建立了由雷達成像衛星、光學成像衛星、電子偵察衛星、通訊中繼衛星、導航定位衛星組成的龐大衛星網路體系,並具備高解析度成像精度、衛星畫面即時傳輸技術、大資料分析處理技術等一系列配套手段,實現了對全球19艘大型艦船(包括美軍全部的航母戰鬥群和兩棲攻擊艦戰鬥群)的全天候精確定位、持續跟蹤。當然這套系統也可以用來監控普通軍艦,只不過普通軍艦沒有這麼高的軍事價值,享受不到這個待遇而已。
衛星碰巧拍下飛機的照片沒問題,但是無法持續跟蹤
不過監控隱形飛機就比較麻煩了,飛機的移動速度遠遠快于軍艦,而偵察衛星都有一定的過頂週期,碰巧拍下飛機的一兩個鏡頭不存在問題,要想持續跟蹤就沒有辦法做到了。另外反隱形雷達通常都是長波雷達,雷達天線的重量體積相對龐大,以目前的技術也無法將其搬到太空上去,使用普通的微波雷達對隱形飛機進行成像,由於吸波效應也很容易被處理系統直接過濾掉。所以要想從太空監視隱形飛機,使用光學成像衛星效果其實更好。
-
5 # 華豎
回答這人問題之前,我們先看看衛星的種類。
自從1957年人類發射首顆人造衛星以來,各種軌道各種用途的衛星發射了3000多顆,這裡按照執行軌道不同分為低軌道衛星、中高軌道衛星、地球同步衛星、地球靜止衛星、太陽同步衛星、大橢圓軌道衛星和極軌道衛星;
按照用途劃分,人造衛星又可分為通訊衛星、氣象衛星、偵察衛星、導航衛星、測地衛星、截擊衛星、預警衛星等。
這其中的偵察衛星中就有一款SAR衛星就是雷達衛星,全稱是合成孔境雷達衛星。世界上著名的合成孔徑雷達衛星有,“長曲棍球”(Lacrosse)衛星是美國的軍用雷達成像偵察衛星。它不僅適於跟蹤艦船和裝甲車輛的活動,監視機動或彈道導彈的動向,還能發現偽裝的武器和識別假目標,甚至能穿透乾燥的地表,發現藏在地下數米深處的設施解析度達到0.3米左右。
“發現者II”(Discover II)衛星是由美國空軍、美國國防部高階研究計劃署(DARPA)和國家情報局(NRO)聯合開發的SAR衛星系統,Discover II能夠提高對戰場的監測和偵察能力,透過多星協作實現對全球地面目標的精確監控,實現高距離解析度地面動目標檢測。
以色列的TecSAR間諜衛星能夠在白天、夜晚及全天候條件下提供高解析度影象(最高可以辨別地面10釐米範圍的影象),並能在24小時內提供雙倍數量的可用情報。
義大利的Cosmo-skymed衛星,它是基於4顆雷達衛星的星座,最高解析度為1米,掃描頻寬為10公里,且可以利用不同入射角的兩顆雷達測量資料干涉形成三維立體影象,具備雷達干涉測量地形的能力。
俄羅斯的首型SAR成像偵察衛星代號為“禿鷹”(Kondor),運行於高度約500千米的極地軌道,由機械製造科研生產力聯合體公司研製,質量約1150千克,採用S頻段拋物面天線,具有聚束、條帶、掃描三種合成孔徑雷達(SAR)成像模式,可實現對衛星兩側成像。
中國在近年也發射了自己的合成孔徑雷達衛星高分三號,該衛星是中國首顆解析度達到1米的SAR衛星,具備12種成像模式,涵蓋傳統的條帶成像模式和掃描成像模式,以及面向海洋應用的波成像模式和全球觀測成像模式,是世界上成像模式最多的合成孔徑雷達衛星。
可見,把雷放到天上,讓自己的看的更遠,看的更細,而且是全天候,不間斷已經實現了。這在幾十年前,把一個龐然大物的雷達搬到天上,還只是痴人說夢,但現在卻變成了現實,這裡還真應了那句話,只有你想不到,沒有辦不到的。
這裡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把雷達搬上天,是不是飛機、軍艦就無所遁形,毫無用處了呢?不是這樣的。
任何衛星都有一定的侷限性,合成孔徑雷達衛星也是一樣,它要實現對地偵察,是黑線著一定的軌道運轉的,加上地球的自轉,衛星所偵察的地域就會發生變化,也就形成了所謂的盲區,在這期間,飛機、軍艦的軍事行動就不會被人偵察到,另外即便能夠用星座進行補充和覆蓋,仍然可以採取欺騙,干擾、偽裝、佯動等手段,實現看到的也不一定就是真的,達到兵不厭詐的目的。
軍事裝備的發展永遠都是在矛與盾的轉化中演進的,有了飛機,就有導彈,有了衛星還會有反衛星武器,不存在永遠的“霸王龍”,所以不管合成孔徑雷達衛星多麼先進,飛機、軍艦等常規的武器仍大有舞臺。
回覆列表
可以,但是功率太小,是因為空間站和衛星上,沒有足夠的電力,目前沒有任何國家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所以對隱身飛機影響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