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南朝居士

    現在你是天啟皇帝,國庫差錢了,

    有兩個官員,

    一個官員說,皇上,你應該節省開支,不要太奢侈了,也不要加賦,這樣會給老百姓帶來負擔的,不如你開自己的內府,拿你的私房錢,然後一堆大道理。

    一個官員說,皇上,我們可以向大地主,富商收稅,這樣不增加百姓負擔,還能增加稅收,然後開始實施,給你搞來了一千萬兩。

    你說,這兩個,哪個是奸臣?哪個是忠臣?你是皇帝,你喜歡哪個?

    第一個是清流東林黨,那都是正直無私的文人,第二個是大太監魏忠賢,

    我們看歷史,遇到勸皇帝節省的,勸皇帝不要加賦的,就認為那都是好官,幫皇帝搞錢的,那都是奸臣。

    實際上,官員哪來忠奸好壞之分呢?皇帝重用的,也只是能為他解決問題的人,而不是放嘴炮的清流,

  • 2 # 漁耕樵讀

    就像考試做選擇題,如果你把題目答完,完美的避開了所有的正確答案,而得了零分,那也只能說明你水平真的很高。顯然隋煬帝也不可能慧眼如炬到完美的避開所有的忠臣良將,沒有一個皇帝天生喜歡奸佞小人,而奸佞小人實際上也未必是天生的。

    就像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淮北則為枳,實際上大臣也是這樣。司馬光在評價裴矩的時候就說過:”君明則臣直,裴矩佞於隋而忠於唐,非其性之有變也;君惡聞其過,則忠化為佞,君樂聞直言,則佞化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動則景隨矣。“

    裴矩在隋朝時候就受到隋煬帝重用,而且裴矩最擅長的就是揣摩皇帝的心思,善於投其所好。隋煬帝曾大施稱讚裴矩:“大識朕意,凡所陳奏,皆朕之成算,朕未發頃,矩輒以聞。自非奉國用心,孰能若是?”

    隋煬帝好大喜功,裴矩就建議在洛陽舉辦浩大的慶典,製作華麗的龍舟,開鑿運河。隋煬帝喜歡”四夷臣服,萬邦來朝“,裴矩就鼓動隋煬帝西巡西域,東征高麗,最後導致隋煬帝被突厥圍困在雁門,差點死在了雁門。

    最後靠著往河水裡投勤王詔書,天下諸侯奮力營救才轉危為安,但是諸侯也趁機壯大了自己的實力,例如李淵,王世充都是在這次勤王后開始崛起的,最後直接導致了隋朝滅亡。

    但是在唐朝的時候,裴矩卻是一個大忠臣。在唐太宗時期,裴矩以直言敢諫著稱。一次李世民決議要懲治腐敗,便讓人進行“釣魚執法”,結果刑部司門令史收受絹帛一匹。太宗大怒,欲將其處死。

    但是裴矩卻堅決反對,他對李世民說道:”用陷害和欺騙的方法所得到的結果本身就是不道德的,你用不道德的方法去解決不道德的事情本身就是錯誤的,怎麼可以處罰別人呢?“李世民就對大臣們說道:“裴矩能當廷諍諫,不肯面從,假如事事都能如此,天下何愁不治!”

    實際上事實也是這樣,唐代隋後李淵和李世民也重用了很多前隋的大臣,不但裴矩是這樣,深受李淵和李世民敬重的封德彝也是這樣。《新唐書》的作者宋祁也曾表達過類似觀點:”封倫,裴矩其奸足矣亡隋,其知足以佐唐。“你說封倫和裴矩是忠臣還是奸佞小人呢?這種事情完全不能一概而論。

    隋煬帝也曾重用過蕭皇后的弟弟蕭禹,這個人更是一個忠貞之士,多次觸怒李世民,曾六次罷相,但是六次被從新啟用。隋煬帝時期最受重用的大臣楊素也是一個正直的人,他成就了李靖和紅拂女,他讓樂昌公主和徐德言重聚,成就了一段”破鏡重圓“的佳話。如果不是楊玄感謀反,楊素的名聲也絕對不會差了。

    楊廣重用的人在唐朝的時候也有很多受到了重用,而且也不乏被列入凌煙閣的蕭禹,所以怎麼能說楊廣重用的都是奸佞小人呢?

  • 3 # 無常的小跟班

    你這個提問的問題本身就有問題,人性是複雜的,不簡單的忠與奸。

    凡事有多面性的,就拿民族英雄岳飛跟于謙來說,他們忠國家,忠於民族,他們堪稱忠臣的楷模。但是對於皇帝而已可不這麼想,岳飛于謙都是功高震主因為皇帝忌憚而被害死。

    和珅跟秦檜都是大家家喻戶曉的貪官汙吏,但是對於皇帝而言他們就是忠臣。秦檜跟和珅懂得皇帝需要什麼,替皇帝做了他想做而不能做的事情。

    就拿明朝的閹黨,跟東林黨對比,清流們表面高風亮節,兩袖清風,私下貪汙受賄,驕奢淫逸。閹黨都是大家熟悉壞人。確做了好多利於百姓事情。

  • 4 # 關東俠客

    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古代士大夫都想遇到明主一展憑生所學建設國家青史留名,誰都不會生來就當侫臣,常言說伴君如伴虎,說不定哪一天一句話逆龍鱗腦袋就會搬家了。所以大臣要想向上爬出人頭地能混碗飯吃,就的順毛說話,討皇上喜歡,揣測上意。隋煬帝好大喜功講排場,要面子工程。給外華人制造萬國來朝,天下歸心的假象。權臣裴矩給煬帝出個餿主意在洛陽端門一帶大陳百戲,光樂隊達一萬八千人,西城胡人吃飯免費,用絹帛把樹纏上,同時老百姓受災沒有飯吃,人人對裴矩恨之入骨認為他是個倿臣。裴矩為討好煬帝做了許多禍國殃民的事情。隋亡後,裴矩跟宇文化及,竇建德,李淵,李世民遊歷官場六十餘年"年餘八十,精明不忘”和五代時期的馮道有一拼。李世民禮賢下世,從諫如流,樂於採納大臣的意見,裴矩幾次向李世民提出不同的諫議,受到李世民的多次稱讚。裴矩在隋煬帝和李世民眼裡都是忠臣,而功業相反。蓋君直臣明也。皇帝清明則臣子忠正,皇帝昏庸則臣子枉妄。這叫上樑不正丌梁歪。.皇帝喜歡聽好話,臣子就會阿諛奉承。皇帝喜歡聽直言,臣子才會講實情,說真話。魏徵喜歡直言相諫,李世民心裡上有些怕他,有一次李世民正玩一支進貢的鳥,聽說魏徵來了,趕緊把鳥兒揣到懷裡,魏徵假裝沒看見,在彙報完工作後,顧意東拉西扯很久才離去。魏徵走了以後鳥也被捂死了,正因為李世民君臣共同努力才造就了貞觀盛世。

  • 5 # 鍾二

    都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這一國之君無道連臣子都變成了小人。

    首先說一下我的觀點,我認為對隋煬帝我們不能只看到他的驕奢淫逸,更要看到他對歷史做出的巨大貢獻。

    在他治下的老百姓是不幸的,每個人都要面對戰爭、徭役、稅賦等等生活苦不堪言,能活著就已經很不容易。所以最後終於爆發了激烈的反抗鬥爭,致使隋煬帝做了亡國之君。通常歷史對亡國之君的評價都不高甚至是有意的貶低。

    但是放眼整個歷史長河就會發現隋煬帝真的是個了不起的人物,他的光輝是任何一個皇帝都無法掩蓋的。

    一、開創了科舉制度而且一直沿用了整個封建社會。科舉制度徹底改變了古代政府選人用人的方法,可以使更多處在下層社會的有才能之人一展身手。同時也為國家政府吸收了更多的新鮮血液保持了政府機構的活力。

    二、開鑿世界最早、里程最長的大運河,它聯通了黃河、淮河、長江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條連線南北的水上大動脈,運河全長五千多里,它不但帶動了經濟的發展更為政治團結、軍事行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到後世它的重要作用越發顯現出來。

    這兩項功績是隋煬帝最為閃耀的亮點,他足以改變歷史的程序。

    隋煬帝一直都想建功立業,所以他的年號都叫大業,不得不承認他的眼光確實具有很高的前瞻性。但是因為太想快點實現自己的目標,卻忽略了社會的承載能力最終葬送了國家的前途,如果他能放慢自己的腳步讓社會逐步的發展,或許他能變成千古明君。

  • 6 # 中上行

    隋煬帝死在親戚手裡,宇文化及,李淵都是他的親戚。

    說隋的滅亡,與隋煬帝如何暴虐,如何荒淫無關。一個國家的滅亡與統治者正確合理的掌控有關。隋煬帝修運河與秦修長城一樣。都沒亂。運河修好了。天下豐收了亂了。說隋煬帝荒淫比起其它皇帝差遠丁。

    隋朝的滅亡。亡於吃飽了。吃飽丁喝足丁。交交朋友。開始為丁在一起吃吃喝。熱量一高,頭腦一發熱,最後乾脆拜把孑舉起大旗撈個皇帝噹噹。用現代心理學研究是。當一個追求得到滿足後,會產生新的更高追求,這就是人性。在這時缺泛正確疏導。隋亡於一個民間綠林之義。最後被真正有實力的李淵得了實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魏晉時期都有什麼科技很先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