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資料完善度低
-
2 # 王小二撩設計
對於孔子極其思想,早已說過很多次!再系統總結一下。
對於孔子本人不做過多評價,首先,相隔太遠,無從考證。其次,就算在一起相處,認識總有偏頗。最後,人總有優點缺點,人無完人,經歷不同,性格就不同,存在就是真理,老是糾結這個問題,沒有啥意思,也顯的你的境界太低,格局不夠!
只要人能辦事,辦好事,能對你幫助,能有利於眾生就好。對事不對人,對人說明你還是抱著道德高義想綁架別人,現在時代新時代,要有新思想,能力高於一切。有能力有德行可以重用,有能力沒德行可以監督著用,綁架者用,看你如何方法用,用好一樣起大作用!只要有能力,沒有用好,就是方法不對!
對於其思想學說,利弊以下幾點:
一,儒家思想學說,肯定有利有弊。首先,注重人文教育,對於當時從野蠻社會過來,需要突出人性,人文,道德,禮儀,社會規則,穩定肯定起到積極作用。
二,孔子本人周遊列國,肯定和當時代很多大家都進行過嘴上的激烈交鋒,很多人指出過他的思想的利弊,比如老子,孔子本人也肯定認識到自己思想的不足,只能作為一家之言,不能傳世,所以沒有著書立說,只是教育子弟!只是晚年在修編易學,足見孔子晚年已經認識到自己思想不足,向易經思想方向發展!
三,儒家思想如果在世傳播沒有任何問題。錯誤在於其子弟,幫助其著書,傳播,推上神壇,獨尊儒術,甚至跟政治繫結,政治是什麼,政治就是一個黑洞,把單純的學術問題變成了複雜的黑暗學說,最後還演變行成宗教性質。這都是錯!
四,儒家思想教育大眾的確有作用,但他過於強調一方面,本來這個世界就是陰陽兩面,如果一面過於強大,無論出發點再好,都會失衡,出現問題。過於綁架了人的思維,行為,認知,社會體系氛圍,導致精英層的文化脫實向虛,就是所謂的科學知識,只有道德,思想這方面,導致人的創新能力,創造氛圍沒有,阻礙了社會進步和發展。
五,由於儒家思想普及,人文多了,人情就變重,最後行成人情社會,最後變成畸形,做什麼都要有關係,不注重能力!沒有關係寸步難行。這是中外歷史對比就可以看出,腐敗哪裡都有,但中國最嚴重,可以說儒家文化薰陶的都是這樣,整個社會缺乏活力,朝代更替快!
由於,時間原因不過多說了,主要說了幾點,但總結說,儒家思想只能作為一家之言,不能推上主位!
這個時代,新的時代,只有馬克思思想才是符合這個時代,只是馬克思的思想也只是半部,只是說了點皮毛,正真的完本是易經思想,這才是永恆不變的思想!
-
3 # 中公教師網
孔子是一個教育家、思想家,也可算是政治家,但他首先是一個品德高尚的知識份子。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會,幾千年來影響著華人,特別是影響著中國的知識份子。現代人對孔子評價最高的要數他的教育理念及思想,下面是孔子的教育思想的幾點總結:
1.重視教育的作用
孔子是第一個從教育與人的發展的關係上論述教育的作用的思想家。在人性論上,孔子還把人性分為三等,一等是“生而知之者”,屬於上智;二等是“學而知之者”,屬於中人;三等是“困而不學”,屬於下愚。“性相近也,習相遠也”,指的是中人這部分,中人是有條件接受教育,可以對它們談高深的學問。
2.“有教無類”與教育物件
孔子認為教育物件應當“有教無類”。“有教無類”的本意是在教育物件上,不分貴賤貧富和種族,都可以入學。
3.培養德才兼備的君子
孔子主張德政,對君子強調三方面額修養要求,“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主張把官職與學習緊密聯絡起來,可見孔子教育的目的是仕途,要培養的是治國安民的賢能之士。
4.以“六藝”為教學內容
以“六藝”為教學內容,即:《詩》、《書》、《禮》、《樂》、《易》、《春秋》。
《詩》是中國最早的詩歌選集。詩有風、雅、頌三種類型。
《書》又稱《尚書》,古代歷史文獻彙編。是根據一些歷史文獻編撰而成。
《禮》又稱《士禮》,傳於後世稱為《儀禮》。孔子認為,禮是立國之本,在社會生活中有重大的作用。
《樂》:“樂”是各種美育教育形式的總稱,內容廣泛,與詩、歌、舞、曲密切結合在一起。在社會生活中,樂與禮經常配合發揮作用而為政治服務,所以禮樂常常並提。
《易》又稱《周易》,是一部卜筮之書。
《春秋》是中國現存第一部編年史,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
5.教學方法
孔子認識到教學過程不僅是教師教的過程,更重要的是學生學的過程,他提出了一系列的教學原則和方法:
(1)教學三個過程:學—思—行
孔子主張“學而時習之”,對學習過的知識要時常複習才能牢固掌握。把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即“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另外,還強調“學以致用”。
(2)啟發誘導
孔子提出“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他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啟發式教學的教育家,比蘇格拉底的“助產術”早幾十年。
(3)因材施教
孔子是中國歷史上首倡因材施教的教育家。實現因材施教的前提條件是承認學生間的個別差異,並瞭解學生的特點。孔丘瞭解學生最常用的方法有兩種:一是透過談話,二是個別觀察。在瞭解學生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
(4)好學與實事求是的態度
要有好學、樂學的態度;要有不恥下問的態度;要有實事求是的態度。
6.主張自覺修養德行
孔子主張以“禮”為道德規範,以“仁”為最高道德準則。其道德教育思想體系大體是以“孝悌”為本,以“禮”為規範,以“忠恕”為一貫,以“中庸”為準則。此外還提倡智、勇、信、義等道德。
-
4 # 黃蜂二師兄
孔子在世時沒有得到統治者的重用,去世後卻被統治者利用,捧上神壇,導致他被後人非議!但是不管怎樣,他的確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位教育家、思想家,其思想在世界都有影響力,但是在某些方面對他詆譭、詮釋發生偏離。
關於教育他的心得體會歷久而彌新,比如“學而不思則罔”,學到的知識不能從中找到重點、不能總結出規律、不能有效應用,那麼學問還不能說已經掌握了!還有“溫故而知新”等學習方法值得我們領悟。
關於思想方面,他最大貢獻是總結人類互相交往的規律,用一個字描述就是“禮”,那些反對他的人也不可否認“禮”在人群中的重要作用,也不敢想象人們的行為回到原始社會會是什麼樣子,科學高度發達的今天,人類還將怎麼生活?可以人工受孕、凍卵,未來機器人可以代替另一半,未來無性繁殖都成為可能,當社會發達到金錢無法衡量的時候,人類還會需要“禮”嗎?
-
5 # 鴻鵠九德1
孔子是一個嚴肅活潑的人,有血有肉的人,是聖人,也是個有血有肉的有感情的人。他的思想就是讓人不斷學習和修身,做一個對社會人民有用的君子,不管社會是否安定,都要樂觀積極的面對。
回覆列表
孔子這個人,已離我們遠去了幾千年,去糾結怎麼理解沒有現實意義,時代變遷早已沒可理解性.至於他的思想,有值得學習和傳承的,也有不少過時的,不合時代要求的,甚至是偏見和錯誤的認識.
他是封建時代的思想大師,和那個時代的精神領袖.今天的時代是與那個時代完全不同的新時代."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與"與時俱進",就是要與時代同步發展和進步.不要老是糾纏古代的東西,那是歷史學家研究的事情.我們應該面對現在、著眼未來,才能與時代同步,否則我們將落後於其它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