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培訓師楊景雲
-
2 # 職場韜略
能者多勞,不一定要多得,但一定要大格局!
對於有些人來說,清閒恬淡,每天無所事事,都不知道該幹什麼;但對有些人來說,工作卻是永遠幹不完的,一件接一件,幹完這件還有其他很多件。
為什麼?
有那麼一部分人叫“能者”,他們業務知識相對紮實,開展工作處理事情能力更強,更讓人放心,相對其他業餘、不靠譜的人,他們顯得專業、靠譜。
作為領導,當然追求高效率和高質量,與其交給那些不放心的人,時時刻刻要操心,不如把工作交給那些“能者”,自由自在等待高質量的結果。
所以,作為“能者”,從邏輯上說,工作確實是幹不完的。
能者多勞,但多勞是否多得?同在一個單位上班,有的乾的好,有的乾的差,有的閒得自在,有的忙的無奈,待遇都是一樣的,為何會有如此差別?
我有一個同事,我們一起共事好多年了,他有想法也有能力,能幹好工作,也能處理好各種問題,但是他的人生操作卻迥然不同。
他把自己搞臭了!
曾經他也是積極努力完成工作的,但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他慢慢的變了,尤其是隨著工作時間的增加,他開始推諉、開始扯皮。領導安排工作,他本能完成的很好,但是卻故意拖延、降低標準,能推脫就推脫,能扯皮就扯皮。
最終,他實現了他的目的,領導不再給他安排過多的工作,他變得清閒自在無所事事。
我們常講:能者多勞,但多勞是否多得?
不否認,現在社會上很多單位都存在這樣問題:能者多勞,但只僅僅是多勞,並不沒有多得。領導把很多工作安排給“能者”,更多的像是一種推卸和推脫,誰能幹事就安排給誰,誰好說話就安排給誰,不考慮公平公正,也不考慮利益權益分配。
於是,我那同事就採取了極端的操作,既然大家都一樣,干與不幹都一樣,幹好幹壞都一樣,為什麼自己不追求一些清閒和自在,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呢?
領導又不注意公平分配,如此糊塗又不客觀,又為何要為他們賣命呢,使勁給他們幹,又有什麼前途呢!
因為被需要,才顯得高價值!實話說,我也喜歡能幹事能辦事的人,因為他們的存在,能夠給我減輕很多壓力,我要走得更遠,還是要透過別人來完成工作,而不是自己親力親為,畢竟一個人的工作量始終是有限的。
但是我會注重“多勞多得”,誰幹的多,誰就得的多。
那些注重實幹的“老實人”,作為領導的我,不能等著他們來反映訴求,更應該是我主動考慮他們,根據他們的付出和價值,給予他們相適應的回報。
有點人說,如果領導不是這樣,單位環境不好,風氣差,你乾的多幹的好,結果獲得的還是一樣,那還要不要幹?
我的答案是:要!
為什麼?因為領導給予的“得”,只是表面上的“得”,不能因為沒有獲取表面上的“得”,而放棄深層次的“得”,這個“得”就是自身能力素質的提升,就是處理複雜問題能力的提升。
職場人,大家應該都知道:任何能力的獲得,一方面透過學習,學習思維理念和方法,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實踐出真知,一個人要獲得能力的提升,就要努力完成工作,透過工作不斷反思總結,進而取得進步和成長。
試想,因為沒有“多得”,你報復領導,不好好幹工作,推諉扯皮,最受傷害的是誰?
要知道,就算領導讓你多勞,沒有給你“多得”,那也證明了你存在的價值。相反,一天無所事事,領導都不願安排工作的人,有什麼價值?遲早被職場所淘汰。
工作要幹,還要好好幹!晚清名將曾國藩,是我很敬佩的一個人物,在晚情那種內憂外患環境極為惡劣的情況下,他憑著自己的信仰和堅守,終成一代名將。
曾國藩信奉“任何時候都要努力成事”的職場觀念,就是不管環境好壞,不管領導好壞,都要努力去幹好工作。
讀完曾國藩的傳記後,我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原來我們現在遇到的很多問題,古人早就給我們寫下了答案。
我以前也抱怨多勞為什麼沒有多得,直到讀了曾國藩,才明白人生需要更大的格局,而不是隻顧眼前的得失,一個人只有有價值能貢獻價值,他才會被需要,只有被需要,才會有平臺,才會有空間,才會有成大事的機會。
著名主持人也曾說過:我忠誠的不是領導,而是我所熱愛的事業。
是啊,領導只是一時的,工作事業才是一世的!
不能因為領導的“狹隘”,我們也變得“狹隘”,拉低自己的眼界和層次,只有你是金子,這金子足夠大,總會有“伯樂慧識千里馬”。
所以,工作多是好事,要認真用心幹好,就算不能獲得一時的回報,只要潛心修行,努力堅持,修煉紮實的內功,當你具備成事的高強本領的時候,世界自然會回你以“公平”。
這個世界也許不一定處處公平,但對於強者來說,這個世界一定是公平的。也許你還身處不公平,可能只是因為你還不夠強大。
請相信自己、相信時間!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
3 # 老漁獵
這是一個階段性的問題。人一輩子都在工作,更是子子孫孫都要幹!你說能幹完嗎?但某一個階段的工作是可以幹完的。
回覆列表
工作是幹不完的,這句話沒有辦法來判斷對還是不對,其實重點看自己的責任心,在自己職責範圍內的事情,我們要把它做到最好,如果你想要獲取更大的成就,那麼就要儘自己最大的能力。
在職場我們不要奢望輕鬆其實你會發現,越輕鬆的工作反而會阻礙我們的成長,想要在職場裡面獲取更大的成就,可以按照以下幾步走。
第一步:清晰的知道你需要的是什麼?很多人工作是沒有目標的,他們只是隨便找一份工作,只要能夠生活就好,當你的目標是這樣子的時候,會發現你的工作會很累,因為工作也不開心,不知道自己能夠獲得什麼,所以在工作之前首先要清晰的知道你要透過工作需要獲得什麼,你是需要錢還是想要一份穩定還是想要舒服,不同的目標意味著你對工作不同的態度。,
第二步:工作對於你來說意味著什麼?一份工作幹不幹得完,其實依然是自己對這份工作的定義,你要思考這份工作對於你你來說意味著什麼,在職場就會充滿了競爭,有的時候當你沒辦法做好這份工作的時候,有人會取代你,如果你想長久的擁有這份工作,你需要做到什麼?
第三步:在一定的週期,我需要經歷什麼?成長需要週期,人生需要做計劃,很少人為自己做一份計劃,我們的計劃分為日計劃,周計劃,月計劃,年度計劃,生涯計劃,生命計劃,思考一下你目前做的計劃做到了哪個成績,很多人最多做到年度計劃,而年度計劃還是為老闆做的,很少人能夠為自己做一份年度計劃,有規劃的人生是旅程,沒有規劃的人生是流浪,我建議大家都要學會做生涯計劃,生涯計劃一般以三年為一個週期,這三年你需要為下一個三年做準備不斷的調整,思考一下,三年過後你想做什麼樣的工作?
第四步:這份工作對我的核心要求是什麼?工作當中事情是幹不完的證明你很忙,忙就能拿到很好的成績嗎?其實你會發現很多人在工作都很忙,忙到月底還要被老闆批評,可見忙併不一定是好事,你要思考這份工作對我的核心要求是什麼,我需要做到什麼,哪些是我重要的事情,時間管理四象限很多人都學過,我們都知道要乾重要不緊急的事情,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重要不緊急的事情,對於自己的崗位有哪些呢?做事之前不妨思考一下,對我的崗位來說重要不緊急的事情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