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的心裡特點:
(一)身體的變化及心理的反應
在青春期到來時,青年人都要經歷身體急劇的生長和變化,肌肉、骨骼等組織全面地急劇成長,身高體重快速增加,並且,伴隨生殖系統的成熟,第二性徵逐漸顯露出來,男孩出現鬍鬚,喉結變大,聲音變粗,女孩乳房發育變化,身體脂肪增多,變得豐滿,胸圍、臀部增大。另外,兩性均長出陰毛。這些變化經過約兩年的時間,而達到青春盛期,並以女孩的月經和男孩尿中出現活的精子細胞為標誌。
青春期到來的年齡在人與人之間有很大的差異,有些女孩可以早到11歲行經,另一些女孩可能到17歲才行經,平均年齡12歲零9個月。男孩在同樣的年齡範圍達到性成熟,但是平均說來,男孩要比女孩晚兩年進入發育盛期和成熟階段。直到11歲之前,男孩和女孩的平均身高和體重都相同;11歲時,女孩在身高和體重兩方面都突然超過男孩,女孩保持這一差距大約兩年之久,然後男孩超過女孩,並且,在以後一直保持領先。這種身體發育速度的差異在初中階段最顯著,常可發現發育相當充分的青年女子坐在一群未發育的男孩旁邊。
隨著身體的發育,青年人必須適應發展中的新自我,同時還必須適應別人對於他的新形象所表現出的反應。對發育中的少年來說,既不像成人,也不像兒童,他們的身體可能是細長的,各部分的比例也可能不相配,這會使有些年輕人感到很不舒服,而周圍人的一些不良反應亦會加重他們的沮喪,如周圍人可能稱細長的少年為"麻桿",稱鬍鬚濃而密的少年為"大鬍子",而把身體發育快而頭髮育慢的年輕人評論為"四肢發達、頭腦簡單",或稱之為"小頭兒"等。
發育的快慢、遲早也給青年人造成壓力,如發育遲的男孩要面對一個特別困難的適應局面,因為在他們同伴的活動中力量和勇猛非常重要。如果他們比同學矮小和瘦弱,他們可能在一些競技中失利,可能永遠趕不上發育早、在體力活動中佔優勢的男孩。研究顯示,發育遲的男孩一般不如他們的同學合群,自我概念也較差,常從事一些較不成熟、尋找注意的行為。他們覺得自己被同伴擯棄並受到同伴的壓抑。另一方面,發育早的孩子往往更自信和獨立,發育早或遲導致的這些個性差異可能持續進入成年期。發育速度對個性的影響對於女孩較不明顯。有些早熟的女孩可能處於不利的地位,因為她們在小學後期比同伴更像成年人,但是,在中學早期,早熟的孩子往往在同學中更有威信,在學校的活動中居於領導地位,這個時期,晚熟的女孩像晚熟的男孩一樣,可能有不那麼適當的自我意識,和父母及同伴的關係也不那麼密切。
伴隨性成熟而引起的身體上的變化既是自豪的資本也是困惑的原因,青年人對自己嶄新的體格和隨之而來的衝動是否感到自在,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父母對待他們的性發育的態度。父母對於性的隱密和禁忌態度會引起青年人的焦慮感,這種焦慮感又可能由於同伴具有比較實事求是的觀點而逐漸克服。
(二)實現同一性
隨著身體迅速的變化,以前對肉體存在和身體功能的信賴受到嚴重的懷疑,只有透過對自我進行重新的評價才能得以重建。青年人努力尋求"我是什麼人?"和"我往何處去?"的答案。
在身體的變化及性成熟的過程中,青年人有了一些新的體驗,也感到周圍人對他們的新的反應,他們將力求發現自己現在的真實情況以及將來自己會成為什麼樣子。夥伴的來往、新的社會關係的產生,也使他們擴大了自我活動、自我探索的空間,他們也要弄清世界是什麼樣子的?社會又是什麼?我與他們的關係如何?等。
青年人早期對自身特徵的意識是從兒童的各種自居作用中發展起來的。年幼孩子的價值和道德標準主要來自父母,他們的自尊感基本上來自父母對他們的看法,當年輕人來到中學這個較廣闊的世界以後,同伴群體的價值觀日益重要,老師和成年人的評價也是如此。他們對原先的道德標準及自己的價值和能力都要做重新的評價,並試圖把這些價值和評價綜合起來形成一個穩定的體系。
當父母的觀點和評價明顯地與同伴和其他重要人物的評價不同時,產生矛盾的可能性很大。青年人試圖扮演一個又一個角色,而把不同的角色綜合成一個單一的個性時就遇到了困難,即所謂"角色混亂"。
(三)依戀關係的變化
青春期與父母的感情聯絡會減輕,他們希望獨立,傾向夥伴交往,他們過去主要是家庭成員,現在正成為青年,既是家庭中的成員,又是夥伴集體中的成員,與家庭在一起的時間縮短及交通手段、活動範圍的擴充套件,使依戀和社會關係擴大。他們與其他成人的感情聯絡可能接近與父母的聯絡,如與老師、領導、鄰居等關係。從小學到高中,形成大量的夥伴關係,性別的吸引也是同伴關係的重要原因。約會經常開始於集體活動。在夥伴關係中,同伴之間對共同問題的討論及反面的經驗可提供大量的解決問題的技術。
有些青年人被家庭疏遠,部分原因是他們離家的時間增多。在青春期,有幾個交往模式可能在家庭中發生,其中有兩種關係疏遠的模式。其一為"放出模式"(ExPelling mode),這包含忽略或拒絕年輕人,父母放棄他們的照顧角色,不再看管年輕人,鼓勵孩子走出去。"放出模式"常被這樣的一些父母所採用。他們被自己的生活問題(如婚姻問題)所耗竭,沒有精力再管孩子,另一種為"替代模式"(Delegating mode),青少年被暗示採用這樣的一種行為方式,即給父母帶來替代性愉快的方式,他們的父母不能做的事,也包含表現出父母的一些不良習性。
(四)認知改變
青春期由於形式運算的出現而使思維完善,它擺脫了兒童時期的單一的具體運算和簡單形象思維,進入了抽象思維階段。在16~20歲的青少年中有53%能用抽象思維解決問題,21~30歲之間為65%,也有人終生缺乏,但智商並不單靠抽象思維,它受文化、經歷的影響。能用抽象思維後,青年人發現他們可以任意地做各種假設,並學會對假設進行檢驗。他們學會自我批評,各個方面以成年人的標準來要求自己,也有能力聽取他人意見。他們可以將自身內部主觀的經驗看作是真實的一部分,抽象思維還使青年人處理問題時能考慮更多的可能性,思維活動的數量和質量都有很大提高。但青年人不能區別他們所想的和別人所想的不同,因為他主要是關心自己,他相信別人所想也是他的外表與行為。皮亞傑理論主要解釋者愛爾金德(D Elrind)稱這種現象為青春期自我中心主義,並指出兩種後果:假設的觀眾(imaginary audience)和個人神化(personal fable),前者是指青年人將對自己的關注和興趣投射給他人,認為自己的行為、外表及自我被他人關注,因而他們追求自我表現、追隨時裝及對傳統的反叛。由於認為自已是他人關注的物件,青少年易產生這樣的觀點,認為自己和自己的情感是獨一無二的,即"個人神化",他們易產生一些宗教的信念,認為自己受到神的指引和支援,期望自己不受自然法則的支配,如相信自己不會死去,未採取避孕措施與男友約會也不會懷孕等。當與夥伴們分享他們的觀點、認知和經驗後個人神化將會減退,他們會發現自己是一單個的人,而並非獨特。
三、青少年心理發育的理論特點
關於青春期心理發育的理論方法有三種是較公認的。以生理成熟過程為基礎,把其餘的發展過程看做是派生的,或者是與其有聯絡的,這種方法稱為生理發生法。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社會化過程和社會對人生道路的相應階段而提出任務的,這種方法稱為社會發生法。以純心理過程及其功能的發展為基礎的,這種方法稱為心理
對戀愛有憧憬,期望自己的朋友以及物件是個大帥哥,這個年齡段的小孩心智是最不穩定的,會有一些叛逆行為出現,例如離家出走等等。
青少年的心裡特點:
(一)身體的變化及心理的反應
在青春期到來時,青年人都要經歷身體急劇的生長和變化,肌肉、骨骼等組織全面地急劇成長,身高體重快速增加,並且,伴隨生殖系統的成熟,第二性徵逐漸顯露出來,男孩出現鬍鬚,喉結變大,聲音變粗,女孩乳房發育變化,身體脂肪增多,變得豐滿,胸圍、臀部增大。另外,兩性均長出陰毛。這些變化經過約兩年的時間,而達到青春盛期,並以女孩的月經和男孩尿中出現活的精子細胞為標誌。
青春期到來的年齡在人與人之間有很大的差異,有些女孩可以早到11歲行經,另一些女孩可能到17歲才行經,平均年齡12歲零9個月。男孩在同樣的年齡範圍達到性成熟,但是平均說來,男孩要比女孩晚兩年進入發育盛期和成熟階段。直到11歲之前,男孩和女孩的平均身高和體重都相同;11歲時,女孩在身高和體重兩方面都突然超過男孩,女孩保持這一差距大約兩年之久,然後男孩超過女孩,並且,在以後一直保持領先。這種身體發育速度的差異在初中階段最顯著,常可發現發育相當充分的青年女子坐在一群未發育的男孩旁邊。
隨著身體的發育,青年人必須適應發展中的新自我,同時還必須適應別人對於他的新形象所表現出的反應。對發育中的少年來說,既不像成人,也不像兒童,他們的身體可能是細長的,各部分的比例也可能不相配,這會使有些年輕人感到很不舒服,而周圍人的一些不良反應亦會加重他們的沮喪,如周圍人可能稱細長的少年為"麻桿",稱鬍鬚濃而密的少年為"大鬍子",而把身體發育快而頭髮育慢的年輕人評論為"四肢發達、頭腦簡單",或稱之為"小頭兒"等。
發育的快慢、遲早也給青年人造成壓力,如發育遲的男孩要面對一個特別困難的適應局面,因為在他們同伴的活動中力量和勇猛非常重要。如果他們比同學矮小和瘦弱,他們可能在一些競技中失利,可能永遠趕不上發育早、在體力活動中佔優勢的男孩。研究顯示,發育遲的男孩一般不如他們的同學合群,自我概念也較差,常從事一些較不成熟、尋找注意的行為。他們覺得自己被同伴擯棄並受到同伴的壓抑。另一方面,發育早的孩子往往更自信和獨立,發育早或遲導致的這些個性差異可能持續進入成年期。發育速度對個性的影響對於女孩較不明顯。有些早熟的女孩可能處於不利的地位,因為她們在小學後期比同伴更像成年人,但是,在中學早期,早熟的孩子往往在同學中更有威信,在學校的活動中居於領導地位,這個時期,晚熟的女孩像晚熟的男孩一樣,可能有不那麼適當的自我意識,和父母及同伴的關係也不那麼密切。
伴隨性成熟而引起的身體上的變化既是自豪的資本也是困惑的原因,青年人對自己嶄新的體格和隨之而來的衝動是否感到自在,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父母對待他們的性發育的態度。父母對於性的隱密和禁忌態度會引起青年人的焦慮感,這種焦慮感又可能由於同伴具有比較實事求是的觀點而逐漸克服。
(二)實現同一性
隨著身體迅速的變化,以前對肉體存在和身體功能的信賴受到嚴重的懷疑,只有透過對自我進行重新的評價才能得以重建。青年人努力尋求"我是什麼人?"和"我往何處去?"的答案。
在身體的變化及性成熟的過程中,青年人有了一些新的體驗,也感到周圍人對他們的新的反應,他們將力求發現自己現在的真實情況以及將來自己會成為什麼樣子。夥伴的來往、新的社會關係的產生,也使他們擴大了自我活動、自我探索的空間,他們也要弄清世界是什麼樣子的?社會又是什麼?我與他們的關係如何?等。
青年人早期對自身特徵的意識是從兒童的各種自居作用中發展起來的。年幼孩子的價值和道德標準主要來自父母,他們的自尊感基本上來自父母對他們的看法,當年輕人來到中學這個較廣闊的世界以後,同伴群體的價值觀日益重要,老師和成年人的評價也是如此。他們對原先的道德標準及自己的價值和能力都要做重新的評價,並試圖把這些價值和評價綜合起來形成一個穩定的體系。
當父母的觀點和評價明顯地與同伴和其他重要人物的評價不同時,產生矛盾的可能性很大。青年人試圖扮演一個又一個角色,而把不同的角色綜合成一個單一的個性時就遇到了困難,即所謂"角色混亂"。
(三)依戀關係的變化
青春期與父母的感情聯絡會減輕,他們希望獨立,傾向夥伴交往,他們過去主要是家庭成員,現在正成為青年,既是家庭中的成員,又是夥伴集體中的成員,與家庭在一起的時間縮短及交通手段、活動範圍的擴充套件,使依戀和社會關係擴大。他們與其他成人的感情聯絡可能接近與父母的聯絡,如與老師、領導、鄰居等關係。從小學到高中,形成大量的夥伴關係,性別的吸引也是同伴關係的重要原因。約會經常開始於集體活動。在夥伴關係中,同伴之間對共同問題的討論及反面的經驗可提供大量的解決問題的技術。
有些青年人被家庭疏遠,部分原因是他們離家的時間增多。在青春期,有幾個交往模式可能在家庭中發生,其中有兩種關係疏遠的模式。其一為"放出模式"(ExPelling mode),這包含忽略或拒絕年輕人,父母放棄他們的照顧角色,不再看管年輕人,鼓勵孩子走出去。"放出模式"常被這樣的一些父母所採用。他們被自己的生活問題(如婚姻問題)所耗竭,沒有精力再管孩子,另一種為"替代模式"(Delegating mode),青少年被暗示採用這樣的一種行為方式,即給父母帶來替代性愉快的方式,他們的父母不能做的事,也包含表現出父母的一些不良習性。
(四)認知改變
青春期由於形式運算的出現而使思維完善,它擺脫了兒童時期的單一的具體運算和簡單形象思維,進入了抽象思維階段。在16~20歲的青少年中有53%能用抽象思維解決問題,21~30歲之間為65%,也有人終生缺乏,但智商並不單靠抽象思維,它受文化、經歷的影響。能用抽象思維後,青年人發現他們可以任意地做各種假設,並學會對假設進行檢驗。他們學會自我批評,各個方面以成年人的標準來要求自己,也有能力聽取他人意見。他們可以將自身內部主觀的經驗看作是真實的一部分,抽象思維還使青年人處理問題時能考慮更多的可能性,思維活動的數量和質量都有很大提高。但青年人不能區別他們所想的和別人所想的不同,因為他主要是關心自己,他相信別人所想也是他的外表與行為。皮亞傑理論主要解釋者愛爾金德(D Elrind)稱這種現象為青春期自我中心主義,並指出兩種後果:假設的觀眾(imaginary audience)和個人神化(personal fable),前者是指青年人將對自己的關注和興趣投射給他人,認為自己的行為、外表及自我被他人關注,因而他們追求自我表現、追隨時裝及對傳統的反叛。由於認為自已是他人關注的物件,青少年易產生這樣的觀點,認為自己和自己的情感是獨一無二的,即"個人神化",他們易產生一些宗教的信念,認為自己受到神的指引和支援,期望自己不受自然法則的支配,如相信自己不會死去,未採取避孕措施與男友約會也不會懷孕等。當與夥伴們分享他們的觀點、認知和經驗後個人神化將會減退,他們會發現自己是一單個的人,而並非獨特。
三、青少年心理發育的理論特點
關於青春期心理發育的理論方法有三種是較公認的。以生理成熟過程為基礎,把其餘的發展過程看做是派生的,或者是與其有聯絡的,這種方法稱為生理發生法。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社會化過程和社會對人生道路的相應階段而提出任務的,這種方法稱為社會發生法。以純心理過程及其功能的發展為基礎的,這種方法稱為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