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韶華傾夢
-
2 # 沒事鬧著玩
要回答這個問題。還是要先從趙雲說起。趙雲是五虎上將之一,千百年來最讓人欣賞的武將之一。但是呢,很多人不知道,趙雲的“五虎將”的名頭,其實並不是劉備給的!而是劉禪後來給加上去的。為什麼要把趙雲加上去?趙雲的一生可以說很穩定,不是在保護誰就是在去保護誰的路上。自己很少有機會單獨帶兵外出作戰。趙雲在劉禪時任虎賁中郎將,也就是禁軍統領!是離劉禪最近的將領。趙雲跟著劉備的時間也很長,跟關羽張飛也能稱兄道弟的,資歷夠,加上打小又豁出命救過劉禪,所以劉禪內心是把趙雲當自己人的!而在當時,蜀漢的實際掌控人是丞相諸葛亮。劉禪是屬於有名無實的君主。誰能甘心做一個空架子?但是要想有權,首先要有自己的班底。
那趙雲做了這麼多年的禁軍統領,他的兩個兒子有沒有見過劉禪呢?我想應該見過。老大趙統大劉禪將近二十歲,老二也有十多歲。有沒有這種可能陪伴著劉禪長大的貼身侍衛就是這兩兄弟。那這兩兄弟可就是劉禪鐵桿中的鐵桿,嫡系中的嫡系!趙廣
其實後來發生的事也多少印證了這一點。那就是趙雲的死。趙雲死後,劉禪主動要求給趙雲上諡號,遭到了姜維等人的反對。要知道,秦漢三國時期,上不上諡號還是有很嚴格的要求的。姜維這些人給的理由很簡單,:趙雲一生都是護衛,沒有什麼拿的出手的軍功。但是這一次劉禪一反常態,堅決要給趙雲上諡號。劉禪的理由是趙雲救過自己,自己不能忘恩負義。這其實是拿出自己皇帝的身份來壓姜維了,姜維的背後是誰?是諸葛亮為首的相府。這次的較量本質上是皇權與相權的碰撞。但劉禪這個時候還很弱小,如果沒有足夠的利益是不會選擇跟自己的“相父”硬剛的。
所謂的利益不外乎這幾點。一,賣那些還活著的老臣們一個人情,也告訴他們只要好好的跟著自己,有功的不會忘記。所以沒事總往相府跑,沒事也來我這溜達溜達。
二,給這些驕兵悍將們一個警告。告訴他們誰才是皇帝,不要以為除了丞相,就可以無法無天。
三,就是實際上的一些益處。在為趙雲爭取到“順平侯”這個爵位以後,劉禪立刻讓趙雲的長子承襲了爵位,並讓他接替父親做虎賁中郎將。前年已經說過了,這個職位相當於禁軍統領,是保護皇宮,保護劉禪的。這也是受劉禪直接統領的。這個位置如果不是絕對的親信劉禪應該不會給的。而且這道命令劉禪並沒有經過諸葛亮,而是自己“乾剛獨斷”,直接給的聖旨。
到此為止,禁軍在歷經了父子兩代之後,真真正正,完完全全的聽命於劉禪。而且趙統還承襲了一個侯爵,這個時候的侯爵還是很值錢的,能擁有自己的私軍。所以無形中也在壯大著劉禪的力量。
趙雲的次子趙廣,被安排做了一個牙門將。這不是一個很高的職位,但仍然是個將官。換句話說,大帥升帳的時候,也是有資格去帥帳議事的,有沒有發言權說不好,但肯定是能聽聽的。這樣看來,趙廣像不像一臺攝影機。每次議事不需要你發言,你只要告訴我誰發言就可以了,誰贊成,誰反對,把看到的都告訴我。
那您可能還是要問,為什麼不直接給個副將之類的高位虛職,那樣不是更加方便嗎?我的猜想,劉禪也想這樣做,但他沒敢這麼做。為什麼?
一來,從自身看,不論是趙統還是趙廣,沒什麼軍功,資歷不夠。再者他們與諸葛亮不熟,與新生代的姜維他們也沒什麼交情,人情也不夠。所以硬要安插等於是在明目張膽的安插親信。且不說先趙氏兄弟能不能站住腳,會不會被排擠。單講諸葛亮,要是諸葛亮不開心那可就完了。畢竟隔壁姓曹的剛把姓劉的趕下來沒多久,人家也是丞相。。
再者,當時處在三次北伐的前夕?臨陣換將於軍不利,沒必要觸自己的黴頭。
最後,諸葛亮已經答應了自己這麼多的要求,已經算讓步了。自己也要知足,不要太貪。現在諸葛亮一門心思全在北伐上,如果自立去添堵,整不好要捱上一頓訓,嚴重的說不定還會“清君側”,那自己這些年的努力可就全沒了。。。
所以,綜上所述。劉禪不是沒有重用趙雲的兒子。相反的,劉禪是把這兩兄弟完全當成自己的親信來培養的。只不過自己沒多少權,做不了多少主。所以劉禪把自己能給的最好的都拿出來了。當然在我們看來,有點“磕攙”了。。。
ps:這只是我的胡言亂語,隨便說說的,別罵我啊。哈哈。。沒想給劉禪平反的。。。
回覆列表
首先,我們先談談趙雲。
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長八尺,姿顏雄偉,是三國時期蜀漢名將,為“五虎上將之一”。
趙雲年輕時受本郡推舉,率領義從加入白馬將軍公孫瓚。期間結識了漢室皇親的劉備,但不久之後,趙雲因為兄長去世而離開。趙雲離開公孫瓚大約七年後,在鄴城與劉備相見,從此追隨劉備。趙雲跟隨劉備將近三十年,先後參加過博望坡之戰、長坂坡之戰、江南平定戰,獨自指揮過入川之戰、漢水之戰、箕谷之戰,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戰果。除了四處征戰,趙雲還先後以偏將軍任桂陽太守,以留營司馬留守公安,以翊軍將軍督江州。除此之外,趙雲於平定益州時引霍去病故事勸諫劉備將田宅歸還百姓,又於關羽張飛被害之後勸諫劉備不要伐吳。
趙雲去世後,於蜀漢景耀四年(261年)被追諡為“順平侯”,其“常勝將軍”的形象在後世被廣為流傳。趙雲,就是這麼一位英勇善戰,有勇有謀的將軍,卻到頭來還是被劉備集團所邊緣化。舉個簡單的例子,趙雲前期可謂是在劉備最為落魄的時候就開始跟隨了,說為患難之交也不為過,甚至長坂坡之戰,趙雲可對劉備有救命之恩(不僅為劉備的主力拖延了時間,還救回了阿斗)。但是,自從劉備建立蜀國之後,趙雲就開始在劉備集團中被逐漸邊緣化了。特別是在關羽張飛先後逝世,劉備一心想為弟弟報仇,展開對東吳的復仇之旅時,趙雲還上諫公開反對劉備,最後被罰去都督江州。
所以說,趙雲是一心為公,出發點是好的,可惜卻不為晚期的劉備所喜。而背後,可能還有趙雲不是劉備的結拜兄弟的關係吧!因此,因為趙雲處在蜀國中後期這種尷尬的局面,使得其兒子的地位上升有所限制。其一,趙雲的大兒子趙統於父親逝世後襲爵永昌亭侯,官至蜀漢虎賁中郎督,加行領軍,而虎賁中郎督只是一個守衛成都的閒暇官職(天子門前,多的是護衛隊長),是直接受劉禪所管轄的。而小兒子趙廣卻為牙門將,但在曹魏司馬氏派五路大軍伐蜀時,隨大將軍姜維與魏兵戰於疆川口,姜維敗績還守劍閣,趙廣於沓中戰死。透過二者,我們可以知道,趙雲的兩個兒子是有官職在身的,是吃國家飯的,但所任的官職卻是極低。其二,在蜀國中後期,特別是劉備逝世以後,大權大部分集中在諸葛亮的手中。諸葛亮這人,總體上還是比較看重有能力,有才華的人,無論是馬謖、鄧芝,還是楊儀,姜維等人,才不多都是諸葛亮親手提拔的。從側面可以看出,如果趙雲的兩個兒子是有才能的話,諸葛亮肯定是會重用他們的。也許就是諸葛亮看到“虎父犬子”,不願一心為國操勞的趙雲的名聲被詆譭,也為了保護趙雲的血脈,才隨意的給了他們兩個不起眼的小官職,讓他們安享餘生。當然,這是其中的一個猜測,而另一個為其三。其三,他們是政治的犧牲品。因為在蜀國後期,國家內部爭權比較嚴重,派系之爭可謂是時時發生。趙統趙廣兩兄弟,在父親趙雲死後,已經沒有過硬的靠山了,也許平時和趙雲相好的一些將領會在他們有難時伸出援手,但資源也是有限。而張苞,關興等關羽和張飛的後代則不同,他們父親和劉備有著拜把子的關係,而且他們與劉禪都有著數不清理還亂的關係,屬於國戚,有著國家背景的。所以,不看僧面看佛面,張苞和關興等人,最算再差,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因此,在提拔完這些國戚後,剩下的那些官職,只能分配給餘下的有功之臣的後代,以安慰他們的心靈了。
最後,回到問題的起點,不是劉禪不想用誰,而是當時的大權主要掌握在諸葛亮一系的手中,官員的升拔還是諸葛亮他們說了算,劉禪最多也是下個聖旨,同意一下流程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