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封建社會中唯一一位造反成功的藩王,朱棣在靖難之役後並未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之中,因為從他早年的經歷來看,他必深知皇權政治之下的殘忍性,可謂稍有不慎便可前功盡棄。
所以,朱棣在登上皇位之下,其當務之急便是思量如何穩固來之不易的皇位。而從歷史記載來看,朱棣所採取的措施基本有以下幾點:
1.在政治上證明自身登臨皇位的合法性
2.封賞靖難之役中的有功之臣
3.安置各地藩王
或許有人會疑問,朱元璋在建立大明之後,天下本就是“朱”家的,朱棣作為朱元璋的親生兒子,繼承皇位本就無可厚非。其實不然,這當牽扯到了封建社會皇權交接的一個體制性問題,那就是“嫡長子繼承製”。
首先,朱棣雖是太祖朱元璋的子嗣,可謂根正苗紅,但其非嫡出。朱元璋在世時,已經明確了大明第二任繼承者為嫡長子也就是太子朱標,雖然朱標英年早逝,但朱元璋還是貫徹了“嫡長子繼承原則”,將繼承者定位朱標之長子也就是後來的建文帝朱允炆。
所以,無論是從體制上,還是情理上,朱棣登位的合法性一直以來都備受議論。因此朱棣要想證明自身得位之正,就必須拿出說法。而朱棣的說法便是從朱元璋和馬皇后兩人入手。
(1)從朱元璋入手,證明其皇位的合法性:
朱棣在靖難之戰時打著“清君側”的名號,但是無論如何,他都無法抹去“反賊”的烙印,他所能做的便只有淡化。而淡化的方式則是從朱元璋入手。
所以他在即位之後,首先頒佈了一道政令,廢除一切在建文朝與洪武朝所相異的規章制度,這並非是說洪武朝的規章制度有多麼實用,而是朱棣想透過“祖宗之法”的影響力來控制朝局,以此像世人表明他才是太祖皇帝以及朱明王朝的最有力擁護者和繼承人。
除此之外,朱棣似乎還不滿意,他令人將《太祖實錄》重新修訂了一次,在此之前,這本《太祖實錄》已經修訂過一次,但顯然當中內容滿足不了朱棣的政治需求。在實錄之中,朱棣命令修訂者在裡面加入了許多小說筆法的描寫:
比如描寫成朱元璋在世時是如何斥責太子朱標和建文帝朱允炆,總是擺出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模樣。但對於朱棣,實錄中的朱元璋對其總是大加讚賞,時常露出滿面的笑容。以至於在朱元璋逝世之前,還總是詢問朱棣的狀況,並有意將皇位傳授給他,但是由於朱允炆等人的“陰謀詭計”,朱棣作為大明合法繼承人的位置被奪去了。
總而言之,朱棣修訂的實錄就是想告訴世人,大明天子之位本就屬於自己,他才是大明的合法繼承者。
(2)從馬皇后入手,為其皇位增添光環:
在中國古代皇權政治之中,向來都注重一個人的出身。比如我們常常聽到所謂的“母憑子貴”,即做母親的將自身地位的提升寄託於自己的兒子。
同樣,有“母憑子貴”,當然也會有“子憑母貴”。不過,後者能夠生效的前提便是此“母”地位非凡。誠然,馬皇后明顯達到了這個級別。
馬皇后作為朱元璋的糟糠之妻,早年與朱元璋起事時便是患難與共,她與朱元璋的感情遠非其她妃子所能夠比擬的。所以,在大明建制之後,她也理所應當的成為了大明首選皇后,其地位可見一斑。
這個世界上並非所有人都有朱元璋那般自信,將“我本淮右布衣”作為口頭禪,自嘲乞丐天子。朱棣亦是如此,他不如其父朱元璋那麼傳奇。所以,在本非嫡出而又謀逆奪權的情況下更會顯得自卑和恐懼。
為了擺脫這種恐懼,他逼不得已將自己的親生母親仍到腦後,把馬皇后變成了自己的嫡母:
《永樂實錄》載:“高皇后(即馬皇后)生五子,長懿文太子標,次上(朱棣),次周王肅。”
這便是正史上的記載,即朱棣是朱元璋和馬皇后的第四個兒子。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史學界在近百年來基本達成了馬皇后並非朱棣生母的共識,也就是說,朱棣之所以要認馬皇后為生母,其實很大程度上是出於維護自身統治和證明皇位合法的無奈之舉。
如果說朱棣以上幾點的做法純屬心理上自我安慰的話,那麼一下幾點便是迴歸現實。
因為在封建史上,任何一位打天下的皇帝都不是光桿司令,他身邊必然有著一群擁護者和追隨者。這好比一個公司,想要繁榮發展,除了領導的英明之外,還要有員工的參與。
朱棣作為大明新一任的CEO,那些助他創業之人大致可以分為兩類:
1.靖難功臣
2.皇室兄弟
對於這兩類人,他們並不是很在意朱棣是如何奪權,又是否為馬皇后親生,他們所關注的只是現實利益,即你朱棣做皇帝之後,我能得到什麼?
因此,這便牽扯到了如何“分紅”的問題。
(1)合作伙伴:封賞功臣:
對於有功之臣,封建統治者所採取的措施無非封爵和賞金云云。大明亦是如此,太祖至建業以來,將爵位分為公爵(小灶)、侯爵(中灶)、伯爵(大灶)三類。能加封三爵之一者,相當於領到了朝廷的一張飯票。不過在大明,封爵有著“流”和“世”之區分:
所謂“流”,是指這張飯票只能對自己生效,而“世”,則能福澤你的後世子孫。
在大明,領有此飯票者,皇帝會頒發“鐵券”予以嘉獎。洪武時期,鐵券上印有“開國輔運”四字,而永樂一朝,鐵券則印有“奉天靖難”四字。
所以說,在朱棣奪權之後,他雖然還是繼承“明”之正統,但是他畢竟是走的謀逆這條路,因此在登臨皇位之後,他還是得像朱元璋封賞開國功臣一般,來對待這些參與靖難的文臣武將,唯有此,他的永樂朝廷才能根基穩固。
(2)同室操戈:從反削藩到削藩:
在對待皇室兄弟方面,朱棣的內心其實是十分糾結的。因為在建文一朝,他與其他藩王一樣面對著朝廷的打壓,建文削藩,朱棣反抗,最終坐上了皇位。
那麼朱棣成為皇帝了,他會停止削藩嗎?顯然不會,因為他明白建文削藩其實本身沒錯,只是結果失敗了而已。朱棣始終明白,只要這些藩王有兵權在手,難保若干年後不會發生第二次“靖難”。
因此,在對待藩王這一方面,朱棣的目的基本與建文一致,不過他所採取的方式是“欲削必先予之”,即在安撫與厚待諸位藩王的基礎之上,抑制和削弱這些藩王的實力。當然,這個前提就是朱棣與藩王之間的實力對比,顯然,與建文朝不同,這些藩王已經沒有能力與朱棣相抗衡了。
比如當初在靖難之役中全力支援朱棣的寧王,在一開始朱棣曾答應事成之後平分天下,
然而等朱棣如願登上皇位之後,他給寧王的這個許諾就變成了一張空頭支票。不僅如此,當寧王想要挑選封地時,均被朱棣一一拒絕,最終朱棣將他的封地選在了遠離京城的南昌。
其實,相對於其他藩王,寧王的處境算是比較好的了:
永樂四年(1406)五月,齊王爵位和官署被削;八月,被貶為庶人;
永樂六年(1408)岷王官署及其護衛被削;
永樂十年(1412)遼王官署及其護衛被削;
永樂十九年(1421)周王官署及其護衛被削;
至此,對朱棣皇位構成威脅的藩王們被一一剪除,而朱棣本人也得以安心坐著皇位,為大明開拓萬世基業。
總而言之,皇權自古以來就充滿著誘惑力。對於來之不易的皇位,朱棣必然會採取一系列措施加以維護。其實除了以上幾點,朱棣在維護皇位之路上的最大心結:“建文帝的歸屬”問題,直到其死去也並未得以弄清。
當然,這一切在之後也顯得並非十分重要,因為朱棣在位的二十餘年之中所建立的豐功偉業,毫無疑問是他皇位能夠穩固的根源所在。
作為中國封建社會中唯一一位造反成功的藩王,朱棣在靖難之役後並未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之中,因為從他早年的經歷來看,他必深知皇權政治之下的殘忍性,可謂稍有不慎便可前功盡棄。
所以,朱棣在登上皇位之下,其當務之急便是思量如何穩固來之不易的皇位。而從歷史記載來看,朱棣所採取的措施基本有以下幾點:
1.在政治上證明自身登臨皇位的合法性
2.封賞靖難之役中的有功之臣
3.安置各地藩王
一、在政治上,朱棣搬出了已故的太祖朱元璋和馬皇后或許有人會疑問,朱元璋在建立大明之後,天下本就是“朱”家的,朱棣作為朱元璋的親生兒子,繼承皇位本就無可厚非。其實不然,這當牽扯到了封建社會皇權交接的一個體制性問題,那就是“嫡長子繼承製”。
首先,朱棣雖是太祖朱元璋的子嗣,可謂根正苗紅,但其非嫡出。朱元璋在世時,已經明確了大明第二任繼承者為嫡長子也就是太子朱標,雖然朱標英年早逝,但朱元璋還是貫徹了“嫡長子繼承原則”,將繼承者定位朱標之長子也就是後來的建文帝朱允炆。
所以,無論是從體制上,還是情理上,朱棣登位的合法性一直以來都備受議論。因此朱棣要想證明自身得位之正,就必須拿出說法。而朱棣的說法便是從朱元璋和馬皇后兩人入手。
(1)從朱元璋入手,證明其皇位的合法性:
朱棣在靖難之戰時打著“清君側”的名號,但是無論如何,他都無法抹去“反賊”的烙印,他所能做的便只有淡化。而淡化的方式則是從朱元璋入手。
所以他在即位之後,首先頒佈了一道政令,廢除一切在建文朝與洪武朝所相異的規章制度,這並非是說洪武朝的規章制度有多麼實用,而是朱棣想透過“祖宗之法”的影響力來控制朝局,以此像世人表明他才是太祖皇帝以及朱明王朝的最有力擁護者和繼承人。
除此之外,朱棣似乎還不滿意,他令人將《太祖實錄》重新修訂了一次,在此之前,這本《太祖實錄》已經修訂過一次,但顯然當中內容滿足不了朱棣的政治需求。在實錄之中,朱棣命令修訂者在裡面加入了許多小說筆法的描寫:
比如描寫成朱元璋在世時是如何斥責太子朱標和建文帝朱允炆,總是擺出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模樣。但對於朱棣,實錄中的朱元璋對其總是大加讚賞,時常露出滿面的笑容。以至於在朱元璋逝世之前,還總是詢問朱棣的狀況,並有意將皇位傳授給他,但是由於朱允炆等人的“陰謀詭計”,朱棣作為大明合法繼承人的位置被奪去了。
總而言之,朱棣修訂的實錄就是想告訴世人,大明天子之位本就屬於自己,他才是大明的合法繼承者。
(2)從馬皇后入手,為其皇位增添光環:
在中國古代皇權政治之中,向來都注重一個人的出身。比如我們常常聽到所謂的“母憑子貴”,即做母親的將自身地位的提升寄託於自己的兒子。
同樣,有“母憑子貴”,當然也會有“子憑母貴”。不過,後者能夠生效的前提便是此“母”地位非凡。誠然,馬皇后明顯達到了這個級別。
馬皇后作為朱元璋的糟糠之妻,早年與朱元璋起事時便是患難與共,她與朱元璋的感情遠非其她妃子所能夠比擬的。所以,在大明建制之後,她也理所應當的成為了大明首選皇后,其地位可見一斑。
這個世界上並非所有人都有朱元璋那般自信,將“我本淮右布衣”作為口頭禪,自嘲乞丐天子。朱棣亦是如此,他不如其父朱元璋那麼傳奇。所以,在本非嫡出而又謀逆奪權的情況下更會顯得自卑和恐懼。
為了擺脫這種恐懼,他逼不得已將自己的親生母親仍到腦後,把馬皇后變成了自己的嫡母:
《永樂實錄》載:“高皇后(即馬皇后)生五子,長懿文太子標,次上(朱棣),次周王肅。”
這便是正史上的記載,即朱棣是朱元璋和馬皇后的第四個兒子。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史學界在近百年來基本達成了馬皇后並非朱棣生母的共識,也就是說,朱棣之所以要認馬皇后為生母,其實很大程度上是出於維護自身統治和證明皇位合法的無奈之舉。
二、迴歸現實:加封功臣與安置皇室兄弟如果說朱棣以上幾點的做法純屬心理上自我安慰的話,那麼一下幾點便是迴歸現實。
因為在封建史上,任何一位打天下的皇帝都不是光桿司令,他身邊必然有著一群擁護者和追隨者。這好比一個公司,想要繁榮發展,除了領導的英明之外,還要有員工的參與。
朱棣作為大明新一任的CEO,那些助他創業之人大致可以分為兩類:
1.靖難功臣
2.皇室兄弟
對於這兩類人,他們並不是很在意朱棣是如何奪權,又是否為馬皇后親生,他們所關注的只是現實利益,即你朱棣做皇帝之後,我能得到什麼?
因此,這便牽扯到了如何“分紅”的問題。
(1)合作伙伴:封賞功臣:
對於有功之臣,封建統治者所採取的措施無非封爵和賞金云云。大明亦是如此,太祖至建業以來,將爵位分為公爵(小灶)、侯爵(中灶)、伯爵(大灶)三類。能加封三爵之一者,相當於領到了朝廷的一張飯票。不過在大明,封爵有著“流”和“世”之區分:
所謂“流”,是指這張飯票只能對自己生效,而“世”,則能福澤你的後世子孫。
在大明,領有此飯票者,皇帝會頒發“鐵券”予以嘉獎。洪武時期,鐵券上印有“開國輔運”四字,而永樂一朝,鐵券則印有“奉天靖難”四字。
所以說,在朱棣奪權之後,他雖然還是繼承“明”之正統,但是他畢竟是走的謀逆這條路,因此在登臨皇位之後,他還是得像朱元璋封賞開國功臣一般,來對待這些參與靖難的文臣武將,唯有此,他的永樂朝廷才能根基穩固。
(2)同室操戈:從反削藩到削藩:
在對待皇室兄弟方面,朱棣的內心其實是十分糾結的。因為在建文一朝,他與其他藩王一樣面對著朝廷的打壓,建文削藩,朱棣反抗,最終坐上了皇位。
那麼朱棣成為皇帝了,他會停止削藩嗎?顯然不會,因為他明白建文削藩其實本身沒錯,只是結果失敗了而已。朱棣始終明白,只要這些藩王有兵權在手,難保若干年後不會發生第二次“靖難”。
因此,在對待藩王這一方面,朱棣的目的基本與建文一致,不過他所採取的方式是“欲削必先予之”,即在安撫與厚待諸位藩王的基礎之上,抑制和削弱這些藩王的實力。當然,這個前提就是朱棣與藩王之間的實力對比,顯然,與建文朝不同,這些藩王已經沒有能力與朱棣相抗衡了。
比如當初在靖難之役中全力支援朱棣的寧王,在一開始朱棣曾答應事成之後平分天下,
然而等朱棣如願登上皇位之後,他給寧王的這個許諾就變成了一張空頭支票。不僅如此,當寧王想要挑選封地時,均被朱棣一一拒絕,最終朱棣將他的封地選在了遠離京城的南昌。
其實,相對於其他藩王,寧王的處境算是比較好的了:
永樂四年(1406)五月,齊王爵位和官署被削;八月,被貶為庶人;
永樂六年(1408)岷王官署及其護衛被削;
永樂十年(1412)遼王官署及其護衛被削;
永樂十九年(1421)周王官署及其護衛被削;
至此,對朱棣皇位構成威脅的藩王們被一一剪除,而朱棣本人也得以安心坐著皇位,為大明開拓萬世基業。
總結:總而言之,皇權自古以來就充滿著誘惑力。對於來之不易的皇位,朱棣必然會採取一系列措施加以維護。其實除了以上幾點,朱棣在維護皇位之路上的最大心結:“建文帝的歸屬”問題,直到其死去也並未得以弄清。
當然,這一切在之後也顯得並非十分重要,因為朱棣在位的二十餘年之中所建立的豐功偉業,毫無疑問是他皇位能夠穩固的根源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