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古姿觀察
-
2 # 薩沙
這恰恰說明國內很多人說的所謂“美國在伊拉克建立傀儡政府”是無稽之談。
作為主權國家,伊拉克可以特許美軍經過該國國境撤退轉移,但不可能允許美軍長期駐紮。
原因如下
第一,主權國家不允許別國駐軍。
這是基本常識。
在會見美國國防部長埃斯珀時,伊拉克總理阿卜杜勒-邁赫迪重申了先前的立場,表示僅允許從敘利亞撤出的美軍過境伊拉克。他表示,未經伊拉克政府允許,任何國家的部隊都不能駐留在伊拉克境內。
根據國際法,伊拉克總理說的完全正確,美國也表示認可。
根據伊拉克總理辦公室釋出的訊息,美國國防部長埃斯珀當天向伊拉克總理阿卜杜勒-邁赫迪表示,美國尊重伊拉克的國家主權,無論美軍進入還是離開伊拉克境內,都要經過伊拉克政府的批准。此外,埃斯珀還向邁赫迪表示,從敘利亞撤離進入伊拉克境內的美軍部隊不會停留在伊拉克境內。
第二,伊拉克不需要美軍駐紮。
目前伊拉克國內局勢穩定,內戰已經停止,極少數恐怖分子構不成什麼威脅。
這種情況下,已經不是10年前伊斯蘭國存在的時期,沒有必要讓美軍駐紮。
伊拉克安全部隊也有幾十萬,可以處理國內各種事情,不需要美國幫忙。
第三,伊拉克很多人對美軍牴觸。
伊拉克有很多人不喜歡美國,僅僅美國是異教徒一條就足夠了。
很多親伊朗的伊拉克政治勢力都煽動民眾反美。
此次美軍如果大量駐紮,必然引起政治風暴。
美華人對此心知肚明。
當天早些時候,伊拉克國防部長沙馬裡也會見了美國國防部長埃斯珀。沙馬裡在會後表示,從敘利亞撤軍到伊拉克的美軍將在四周內離境,他們將前往科威特,卡達或者返回美國。
-
3 # 木春山談天下
美國推翻薩達姆之後,不能用固定眼光看美國和伊拉克關係。
認為伊拉克政府是美國傀儡的態度,經不起時間考驗的。
如果是傀儡,伊拉克敢不收留美軍麼?對比一下:你見過巴沙爾這麼對俄羅斯說話嗎?
事實上是:美國推翻薩達姆已經16年了,伊拉克換了好幾屆政府,世俗化的有,宗教化的也有;親美的有,親伊朗的也有。
雖然美國和伊拉克簽署了駐軍協議,但從伊拉克戰爭至今,美軍在當地人數是持續下降的。特別是在奧巴馬時期,美國還撤出了大部分軍隊。
目前只有大約5000人在伊拉克存在。就是這些人,白宮還在考慮是不是要縮減呢!因此,把美國和伊拉克的關係,想象成簡單的非黑即白,特別是想象成俄羅斯和敘利亞政府的關係,是一個非常大的誤區。
有了這個前提,就能明白為啥伊拉克政府不願意接納從敘利亞車裡的1000多名美軍了吧!
原因就在於美國和伊拉克的關係基本算是正常國家關係,只是簽署了駐軍協議罷了。但是在這個駐軍協議裡,並沒有規定美華人可以在伊拉克“增兵”。從敘利亞進入伊拉克的這幫人,從某種意義就是“增兵”,伊拉克政府當然可以和美國就這個問題討價還價。所以,10月23日伊拉克政府稱,這些人進入伊拉克後最重要去別的地方,伊拉克不收留他們,意思就是這樣。也就是說,伊拉克只是臨時駐紮,並非“增兵”的目的地。
當然未來如何變化還很大,畢竟美國在當地話語權不小,伊拉克政府目前也面臨著內憂外患不斷的情況,估計也不想和美華人在這個問題上撕破臉。
幾周以來,伊拉克各大城市都發生了抗議親伊朗的伊拉克邁赫迪政府的民眾示威,這是美國推翻薩達姆之後爆發的最大規模抗議。
雖然起因和導火索主要是伊拉克經濟問題和阿拉伯世界的深層次問題,但也確實有一些反伊朗勢力的存在,希望邁赫迪政府下臺。
伊拉克國內的反伊朗勢力其實不小,2017年把伊拉克第二大城市巴士拉的伊朗領事館都燒了。
所以該國一直想在美國和伊朗之間走平衡,誰也不得罪,也不過分親暱。如果伊拉克接納了更多美軍,或許讓伊朗人緊張,這對伊拉克而言當然壓力也大。所以伊拉克總理想出了一個主意——讓國際社會介入。10月24日邁赫迪說,伊拉克要求國際社會及聯合國在此問題上發揮作用。
而美華人也給伊拉克人臺階,說他們準備回國事宜,不是無限期駐紮。但準備期間多久?美華人沒說。
所以,伊拉克和美國還會討價還價。
相關內容
- 為什麼美國侵略阿富汗、伊拉克、敘利亞,西方几乎沒有國家反對?
- 美國決定從敘利亞撤離2000名美軍,這麼大塊肥肉美國當真不要了嗎?
- 一旦美國與伊朗圖窮匕見發生戰爭?現在的伊拉克政權會選擇中立嗎?敘利亞呢?
- 美國正在考慮撤離部署在土耳其的核武器,敘利亞局勢是否受到影響?
- “敘利亞民主軍”確認撤離敘土邊境,敘利亞內戰是否迎來和平曙光?
- 博爾頓稱俄羅斯想要撤離敘利亞,但是卻被絆在了敘利亞,對此你怎麼看?
- 美軍撤離敘利亞,俄土伊定敘利亞大局,敘利亞局勢將如何演變?
- 伊拉克敢於向從敘利亞撤回來的美軍下逐客令,美國將如何應對?
- 伊拉克為何不允許從敘利亞撤出的美軍“轉場”部署在伊拉克?
- 如何評價美國宣佈因伊朗局勢從伊拉克撤離人員?
在本週一,駐敘利亞美軍已經從敘利亞撤出進入了敘利亞北部他庫爾德自治區的多胡克省。美國國防部五角大樓表示從敘北部撤離的美軍將會轉移部署到伊拉克西部地區,以開展針對IS的相關軍事行動,並“幫助保護伊拉克”。美國國防部長馬克·埃斯珀表示,他已經於伊拉克同行進行過溝通,將從敘利亞撤離美軍中的700人部署到伊拉克西部地區。然而現在看來這個溝通很顯然是無效的,美國防部一名高階官員後來表示,局勢仍然不確定,計劃隨時都可能改變。
(美軍進入伊拉克境內)
伊拉克方面在10月22日釋出宣告表示,從敘利亞撤出的所有美軍都獲得了進入庫爾德地區的批准,以便將他們運到伊拉克境外。這些部隊並沒有獲得許可留在伊拉克境內。目前伊拉克境內部署有5000名美軍,分佈在4個主要基地之內,他們在伊拉克境內任務除了防止IS死灰復燃之外,還負責訓練伊拉克軍隊。那麼問題來了,目前伊拉克進內既然有大批美軍存在,那麼為什麼伊拉克政府會拒絕這些多餘的美軍呢?
(特朗普去年突訪伊拉克)
伊朗在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後,開始進一步強化對伊拉克的滲透,主要是兩個目的:第一強化和鞏固在伊拉克境內親伊朗什葉派勢力的勢力,鞏固什葉派之弧。第二點,就是削弱美國在當地的軍事勢力,逼迫美軍儘快撤軍。所以之後有兩件事就能夠說明一些問題:
首先,去年伊拉克大選,反美勢力獲得勝利,親美的前總理阿巴迪所領導的“勝利聯盟”淪為議會第三大黨,雖然加入執政聯盟,但是話語權十分有限。帶有民族主義傾向的前反美英雄薩德爾領導的“邁向改革聯盟”和前交通部長阿里·阿米里領導親伊朗勢力“法塔赫聯盟”分作前兩把交椅。目前的伊拉克什葉派聯合政府對美國並不友好,都希望美國能夠從伊拉克撤軍。
(伊拉克總理馬赫迪)
其次,目前由於美國對伊朗的持續施壓,海灣地區局勢十分緊張。伊拉克並不希望捲入美伊之間的衝突。伊拉克政府多次表示不允許他國利用其領土進攻領國。對於剛剛從戰亂中挺過來的伊拉克而言,和平的環境十分重要,畢竟目前正處於戰後恢復重建階段。自去年美國宣佈退出“伊核協議”對伊制裁後,伊拉克境內已經發生多起針對美國駐伊機構的襲擊事件。
(魯哈尼訪問伊拉克)
所以說,現在的伊拉克已經不在是兩年以前的伊拉克了。伊朗勢力已經開始影響並左右伊拉克高層的決策。本月月初伊拉克境內發生全國範圍內遊行示威,抗議現任總理馬赫迪。因為在9月28日他解僱了伊拉克反恐安全部隊負責人薩伊迪將軍。這個人比較特殊,他人是一個什葉派,在對抗IS的過程中戰功赫赫,按理來說不應該遭到解僱。然而他得罪了伊朗人,他本人對於伊朗在伊拉克拓展勢力十分反感,擔心軍隊會成為教派鬥爭的工具,一直在推動打壓親伊朗民兵勢力。他反伊朗並不說他就是親美,並不是他立場比較接近於薩德爾,是一個民族主義者,他並不親美,只是在對抗IS過程中與美軍合作。他被解僱被視為伊朗對伊拉克國內事務的直接干涉,這引起了人們的憤怒。可想而知在這種政治環境下,伊拉克政府根本就不可能同意多餘的美軍主流伊拉克境內。
(薩伊迪將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