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度度狼gg

    1939年9月1日,納粹德國閃擊波蘭,次日英法對德宣戰,標誌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而在整個德波戰爭中,英法聯軍110個師面對西線的28個德國守備師卻毫無作為,坐視波蘭一個月亡國,被稱為“靜坐戰爭”,英華人稱“假戰爭”。

    歸根到底,是英法一方面畏懼戰爭,不敢主動發起對德國的進攻戰役,一方面幻想德國佔領波蘭後會與蘇聯爆發戰爭,禍水東引。

    於是雙方在西線基本相安無事,偶有小規模衝突,八個月中英法傷亡共計1400人,其中英軍死亡僅三人。這樣,就給了希特勒充足的時間準備對法戰爭。

    一,德國突擊波蘭的主力是裝甲部隊,這也是德軍第一次大規模實踐其閃電戰理論,早期的1號2號輕型坦克戰場表現不佳,需要等待新生產的3號和4號坦克補充部隊,原有的坦克裝甲車輛也需要大修,德軍還重新編組了裝甲部隊,比如古德里安的第19軍就改編為第19裝甲軍,這些工作都需要一定的時間。

    二,希特勒推翻了原定攻擊法國的作戰計劃要旨,“黃色計劃”的第一稿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施裡芬”計劃的翻版,即入侵主力由荷蘭比例時盧森堡突進法國,但喜歡出奇不意的希特勒對該方案並不感冒,恰好攜帶該計劃的一名參謀軍官墜機失蹤,作戰計劃有洩露的可能,於是德軍總參謀部根據希特勒的指令重新擬定作戰計劃。

    第二稿以曼施坦因的建議為主,裝甲部隊從阿登山區突破,與入侵低地國家的德軍左右夾攻,殲滅英法聯軍野戰主力,再橫掃法國中部和南部,所以又稱曼施坦因計劃,不但延遲了原定攻擊時間,而且整個佈署的變化需要德軍花費時間去調配部隊。

    三,進攻波蘭的150萬納粹德軍精銳部隊需要從東線調往西線指定位置,這部分只有62個師,其中包括6個裝甲師和4個摩托化師。而德軍準備用於法國戰役的總兵力高達136個師,內含10個裝甲師6個摩托化師,如此大規模的部隊擴編和部隊調動,是一項複雜的工程,以德華人的認真與精密,半年時間夠快了。

    畢竟,需要面對的是號稱歐洲第一軍事強國的法國陸軍。

    四 ,所有上述準備工作都要在保密的狀態下進行,以達成對法作戰的突然性,許多部隊調動是在夜間行軍,也浪費了一定時間。戈林的空軍則利用這段時間接收了大量新的作戰飛機,從波蘭戰役的3000架猛增至4500架,希特勒終於完成了戰爭準備。

    1940年5月10日,納粹德軍閃擊法國。

  • 2 # 戰略論

    最關鍵的原因:天氣

    在波蘭戰爭剛剛結束後,希特勒便打算在1939年秋季發起進攻,如果不可能,便推遲到冬季。總之希特勒的宗旨是要求儘早發起攻擊。最初的進攻日期定為11月12日。

    最終由於天氣原因,進攻日期被迫順延,如此反覆的更改,一直到1940年1月就有15次之多。不是遇到滂沱大雨,使得地面泥濘不堪,就是遇到大雪暴風,使得裝甲部隊和空軍根本無法有效行動。此後雖有過好的天氣,但是隻適合空軍行動,德軍作為突破點的阿登地區完全被厚雪覆蓋,裝甲部隊根本無法透過,最終進攻法國的行動只能推遲到1940年的春季。

    此外,陸軍總司令部也不同意在1939年發起進攻,直到1939年秋季,只有現役師具有真正的進攻實力,而其他新組建的部隊無論是協同演練還是射擊訓練都十分缺乏,根本不足以擔任進攻的重責;同時德軍的裝甲部隊的修整、補充工作也尚未結束,無論如何也無法在1939年秋季造成作戰準備。

    當然了德軍的準備不足並不是推遲進攻時間的主要因素,希特勒早就明確指出,介於東方維持和平的時間的不確定性,必須以儘可能快的時間迅速在西線發起進攻,以取得決定性的勝利。不給西線英法聯軍迅速增強軍事實力的機會。只不過實在是由於天氣不佳,德軍最大的王牌裝甲師和空軍都不能在這種惡劣天氣下有效作戰,最終使得德軍的進攻日期不斷推遲,最終改在了1940年的5月份。

  • 3 # 白楊樹下談歷史

    1939年,如果說波蘭戰役爆發,英、法聯軍及時在西線發動進攻,極有可能遏制德國的囂張氣焰,但事實是,德軍這麼一打,打出了所有國家的意圖,蘇聯因條約限制,以及美國的《中立法案》,使得歐洲的英、法兩國十分孤立,沒有外援。

    而英、法兩國的消極避戰,更讓德國元首看到67年來,德軍第一次在不是兩線作戰的情況下發動進攻,這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必須利用半年的有利時機,儘快解決西歐戰事,再進攻蘇聯。說到底,他不要遵守什麼諾言,只要不斷地勝利。

    然而,波蘭戰役的速戰速決,並沒有讓德軍高階將領們,有多大的信心去征服西歐,但又無力阻止德國元首的瘋狂計劃,於是將一戰時期著名的“施裡芬計劃”,略加修改後作為“黃色方案”呈報上去,以此表達他們對進攻法國的反對和無信心。

    按照計劃,擁有37個師(包括10個裝甲摩托化師)的B集團軍群,應在北路擔任主攻,佔領布魯塞爾以北和以南地區,迫使對手從安特衛普撤退;擁有27個師的A集團軍群主要任務是掩護,而擁有25個師的C集團軍群,在南路建立正面防禦。

    以曼施坦因為首的一些高階將領,並不認可“黃色方案”。在他們看來,“黃色方案”選定比利時中部為主攻方向,而助攻方向選在阿登山區,這樣做的結果,只能將英、法聯軍擊潰,無法將其全殲,並使德軍再次陷入陣地戰的危險之中。

    他認為,進攻法國的戰役目的,應該將全殲法軍主力作為終極目標。而不是像“黃色方案”只是將英、法聯軍割裂開,僅獲得一個區域性戰役的勝利,無論是在政治上,還是軍事投入上都是不划算的,必須依託裝甲部隊進行一場全新的打法。

    實際上,德國元首對“黃色方案”也並不看好。裝甲部隊的優勢沒有完全發揮出來,而且,根本無法體現出“出其不意”的效果,他要求再次修改方案。當然,也正是沒有合適的進攻計劃,導致進攻法國的戰役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推遲。

    不過,德國元首的心思,曼施坦因懂。

    1940年初,結束波蘭戰役的德軍,開始大規模地向西線運動,準備發動法國戰役,但“黃色方案”的諸多缺陷,讓進攻一再被拖延。與此同時,曼施坦因先後六次呈報自己的計劃,都被無情地駁回。他為什麼這麼急於推送自己的計劃呢?

    一是,作為一名軍人,他認為“黃色方案”,其實就是“施裡芬計劃”的翻版,說得難聽點就是“抄襲”,這是對當代軍人的侮辱,難道這一代軍人就不能設計出更好的進攻計劃嗎?更何況,“施裡芬計劃”已用過一次,對方早有充分警覺。

    二是,新計劃是B集團軍群向比利時發起佯攻,引誘英、法聯軍主力移向法比邊境,這時,以擁有強大裝甲摩托化師的A集團軍群為主攻,從地勢險要的阿登山區殺出,快速推進到英吉利海峽,並形成對英、法聯軍主力的包圍,聚而殲之。

    更關鍵的是,作為A集團軍群的參謀長,自然不願在“黃色方案”中擔任配角。儘管有些私心,但他還是徵求了古德里安和龍德施泰德的意見,認為“曼施坦因計劃”不但能達到“出其不意,攻其無備”的效果,而且有一戰定乾坤的作用。

    然而,這麼完美的計劃,布勞希奇等人根本看不上,更沒有將它呈送給德國元首審閱。他們認為,一個集團軍參謀長沒有資格提建議,並對他三番五次地頂撞,忍無可忍。於是,一紙命令將其調回國內擔任二線部隊的軍長,剝奪參戰資格。

    一下子,說到了德國元首的心裡,他對這個大膽而完美的計劃讚賞有加,並要求部隊按此計劃準備,這就是二戰中著名的“曼施坦因計劃”。可惜的是,作為策劃者卻沒有參與該計劃的實施,只是帶領二線部隊參加了法國戰役的掃尾工作。

    不管怎麼說,從戰術角度講,波蘭戰役結束後,德軍順勢而為、一鼓作氣,按照“曼施坦因計劃”,至少能提前半年解決西歐戰事,也許有著半年的時間,二戰程序不知又該如何改寫。總之,官僚主義要不得,“官僚主義害死人啊”。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家長說:“孩子英語學得好不好,關鍵看當媽的勤不勤快”,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