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多樂幼教

    父母與孩子交朋友的方式進行家庭教育,合適麼?合適,而且是非常合適。

      父母與孩子交朋友的方式進行家庭教育,也就是放低自己的身份,不以父親的身份壓孩子,而已朋友的身份勸誡孩子,這樣的方式是有很多好處的。

    父母降低自己的身份,以朋友的身份和孩子相處,讓孩子感受不到那麼多壓力。父母或長輩和孩子之間相差了太多心理年齡,其思想肯定不是一個層面的,而朋友則是心理年齡相當的一群人,他們的想法、意見等都是在一個層面,因此才會有更多交流和溝通。而父母放下自身的身份,降低自己的心理年齡,不光能和孩子接軌,也能和社會接軌,孩子才願意和家長進行交流,家長才會更加了解孩子;

    以交朋友的方式進行教育的家長,必然懂得和孩子換位思考,處在孩子的位置分析孩子的意圖才能讓家長更加了解孩子,更能讓家長設身處地地為孩子著想;

    以交朋友的方式進行教育的家長,能放下身份和地位,也能在孩子面前將自己脆弱的一面展示出來,更能在孩子面前撒嬌,這樣能讓孩子覺得自己被家長信任,反之孩子也會轉過來信任家長,從而將自己的事情和家長進行交流。

      大多數父母都是將自己的身份、地位放得太高從而給孩子造成了壓力,給孩子帶來了不適,對感受到不適的來源必然會進行反抗,因此才會有那麼多孩子越來越叛逆。因此,父母在和孩子相處時,能讓孩子感受到舒適,則孩子也會少些壓力,多些動力,其叛逆心也不會由於家在的干涉而越發膨脹,更不會因此而和家長逐漸疏遠。

      但是,和孩子以交朋友的方式進行家庭教育,也不可能完全縱容,適時也還得樹立父母的威嚴,只有寬嚴並濟,才能讓孩子擁有良好的發展。

      以上,如有不適,盡請指正。

  • 2 # 蘇國亞

    謝謝邀請!父母和孩子交朋友進行家庭教育是最合適不過的!既然交了朋友孩子和你之間就沒有距離了,他的所思.所想.所有的要求.和不愉快的想法都會和你講,這樣一來,你瞭解他,把他的作息時間稍加調整,他不懂的學習也就一鼓腦的跟你講,透過輔導,漫漫地孩子的德.智.體就會大有進步!做為父母的一定不能大吼.大叫,否則就會產生前功盡棄?下一次他再也不會跟你交朋友了,功夫不負有心人,低調點.把孩子的教育搞好,比掙多少財富值?因為人是財富之本!擁有一個成才孩子,父母必須花很多時間陪伴,否則孩子的成才機率是很低的。

  • 3 # 茶醉小妖

    對於這個問題我首先有個疑問:親子關係與朋友關係真的可以統一嗎?

    曾仕強先生曾把親子關係分為三類:朋友關係、血緣關係、教養關係。我個人比較贊同教養關係這個觀點,理由如下:

    首先,朋友指在任意條件下,雙方的認知在一定層面上關聯在一起,不分年齡、性別、地域、種族、社會角色和宗教信仰,符合雙方的心理認知、可以在對方需要的時候給予幫助。簡單來說就是重義氣、講信譽,彼此之間有交情,更多反應在精神層面上的一致性,那親子關係也能做到意見一致其樂融融,意見分歧,分道揚鑣?這明顯是不可能的。

    血緣關係這類我們不細說了,孩子是藉助你的身體來到這個世界上,他是你的孩子,但更多的是他自己,不應該揹負你的夢想你的寄託活著,所以,不要因為血緣關係就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孩子身上,理解和溝通是親子關係良好的基礎。

    教養關係是我比較認同的一種家庭教育方式,我家有初中娃,正是性格、自我意識、三觀形成之際,我跟孩子的關係非常要好,她喜歡動漫喜歡遊戲喜歡新鮮好奇的東西,我們經常分享微博分享音樂分享影片,我很享受她每天絮絮叨叨跟我講班上的八卦,講她女孩的小心思小主意……可是,這是朋友關係嗎?確實有朋友關係的成分在裡面,但更多的是交流和引導,我會在跟她交流的過程中,理解她的辛苦,心疼她的付出,會指出偏激的地方,會引導她走出迷茫,我用我的人生經驗引導她,用成人的懷抱去呵護她,在物質生活上,我們為人父母為其提供保證;在精神領域裡,我們亦師亦友指引方向,我覺得這是理想的家庭教育關係。

  • 4 # 北京積極人生

    這個問題問的不錯。合適或不合適?其實我們稍微分析一下:

    1、家庭教育主要是指父母對孩子的心智培養、修養與教養,與人溝通,身心健康,克服挫折能力等方面的培養。我們這裡所說的家庭教育暫時狹義理解為親子關係吧。

    2、家庭教育(親子關係)中隨年齡增長,有不同的教育方法和原則,不是隨心所欲的佛性思維。家庭教育是心理和身體的輔導工作,有時是強制的。

    3、家庭教育中包括了與人溝通方式,處理人際關係方面的方法和原則,沒有考慮社會關係。

    4、做一個比喻:家庭教育中溝通方法就像是夫妻中與人相處做一個比喻,男人和別人相處,與女人和別人相處,有些方法幾乎一樣,有些方式就不能一樣,如果非要說一樣就會出笑話。如果說肯定不一樣,也是片面的,因為很多與人相處的方式幾乎一樣。

    父母和孩子交朋友的方式進行家庭教育,我可以理解為雙方平等交流嗎?完全做到這點是有困難的。舉幾個例子來說明,有些東西最好在孩子未成年之前不完全告訴他:

    一、人際溝通的方式:其中包括考慮:對方的性別、習慣、地位、輩分關係,生活方式等等。

    1、成年人之間的交流是要考慮社會複雜關係,家庭關係的影響。

    2、孩子之間的交流只要考慮簡單的學校,家庭關係。

    二、成人幫助他人與孩子幫助她人的方式是不同的。

    1、成人之間幫助他人,要考慮社會,人際關係,家庭關係以及金錢關係,個人修養等等。

    2、孩子幫助別人就不用考慮太多,只要考慮人性本能和修養。

    三、成年人在把握機遇能力與孩子把握機遇能力上有區別:

    1、成人把握機遇有很多方法考慮:社會關係,思想意識,宗教關係,個人能力等。

    2、孩子把握機遇是家庭,學校的因素,他與成年人是不同的,也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

    四、在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方面,成年人和孩子也是不同的。有相似點有不同點。

    1、認識挫折,不怕挫折,勇於站起來的思想是一致的。

    2、考慮解決的辦法可能是不一樣。有的東西暫時不能和孩子談論。

    3、社會因素的影響在家庭教育中,很多因素是不能談論,容易錯誤引導孩子。

    上面我是舉幾個例子來說明,家庭教育是否合適家長與孩子平等交流的問題。總結就是:一些可以交流,平等交流是可以的。但是,因為有社會影響,特殊關係影響,不能全盤和孩子平等交流。

  • 5 # 祥雲瑞璟166

    孩子的世界,父母的期望是需要理解與通融的,誰都願意把心事和想法說與朋友聽。若是孩子的朋友,孩子就會很樂意把他們的世界與父母分享,父母也能在第一時間知道孩子成長中的情況,並給予幫助和引導;而一些為人之事,禮貌道德,家規、校規…………等原則上的問題,是沒有任何商量餘地的,認同不認同都要遵守,並堅決執行;如果是朋友是沒有這種強制性的,家庭教育父母要是孩子的朋友,更要是孩子的老師。

    生活上、學習上可以是朋友,相互學習,相互理解,達成某種共識,一起解決學習中的問題,孩子的思維有時也是一些問題的突破口,不是他的朋友,是不會掌握的,所以做孩子的朋友有事半功倍的良多;而一些行為習慣的養成和道德品質的具備,不僅要以身作則,還要嚴格要求,並教導他去達成。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更是父之錯,因此,該嚴厲的時候絕不能和氣處之,該平和的時候也無需威嚴不可侵犯,讓孩子不敢靠近。

    教育孩子,不能一概而論,既要是孩子的朋友,更要是嚴師、嚴父;是朋友可走進孩子,懂得孩子,是嚴父讓孩子知禮,知儀,規範自己,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而終身受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武昌九曲亭,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