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琅琊神話

    按照目前考古學的研究成果,黃帝時期大約是公元前2700年左右,大禹時期是公元前2100年左右,這中間的600年,就是我們常說的五帝時期。五帝的稱號來源於孔子,他在整理《尚書》時,對上古歷史進行了重新編撰,挑選出五位傑出的部落首領,封為五帝。

    關於五帝的版本,先秦史籍中就超過5種,我們以司馬遷《史記》為準,黃帝、顓頊、帝嚳、堯、舜。因為堯舜禹就在夏朝之前,且有禪讓的美名流傳,我們一般認為他們3人是同時代的,也就是幾十年時間。也就是說,黃帝、顓頊和帝嚳就統治了500年,每人活了200歲。按照遠古時期的平均壽命,這是無稽之談。

    因此,在這方面史記等古文獻的記載是有誤的。我們有理由懷疑,在最早的古籍中,一定五帝時期一定還有許許多多的部落盟主,他們或因碌碌無為,或因禍國殃民,被歷史遺忘了,或者被孔子選擇性刪去了。

    在目前夏朝的考古還沒有取得突破性進展情況下,三皇五帝的歷史入手難度更大,因此對於斷代,還是先往後放。

  • 2 # 夜小紫

    因為黃帝到堯舜本來就是神話中的人物。拿著神話中的人物說事兒,還黃帝到堯舜禹中間空的那些年,到底是哪些年?考古證據呢?

    在閱讀上古史的時候,一定不能簡單地把黃帝、炎帝、顓頊、帝嚳、堯、舜等人物處理成信史,然後排排順序,看看誰在先誰在後。

    古史辨派提出的很著名的論題就是:古史層累形成。

    他們發現,年代最早的盤古,形成最晚,到三國時期才有人傳揚;三皇在盤古之後,故事形成的年代卻比盤古早,主要流行在秦漢;而五帝就更晚了,卻流行得更早,戰國時期就有大量記載;到了《詩經》《尚書》《論語》這些書中,連五帝都沒記載,只有堯、舜的隻言片語。

    這豈不是非常弔詭麼?為什麼年代早的反而形成晚,年代晚的卻形成早呢?

    這是一筆糊塗賬。

    按照楊寬先生《中國上古史導論》中的說法,中國上古神話體系,原始應該是有兩套,一套屬於東夷民族,其中的代表是商代,其主神是商人所謂的高祖夋;另一套則屬於西羌民族,其中的代表是周代,其主神是所謂的黃帝。

    這兩套神話後來隨著歷史的程序,攪和在一塊兒傻傻分不清了。比如,楊寬先生論證了,高祖夋就是《山海經》中的帝俊,與帝嚳、帝舜也都是一音之轉,極有可能就是一個神;而在西羌民族的神話中,什麼高陽氏、陶唐氏,也是一音之轉,黃帝、顓頊、帝堯都是一個神的不同稱呼罷了。

    帶著這樣的視角去審查,那麼還存在堯、舜、禹相續的可能麼?恐怕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吧。

    在沒有考古方面的證明來補完“二重證據”之前,商代之前的歷史,我們最好保持一個謹慎的態度,民族自信並不需要靠把歷史追溯到“黃帝”甚至“盤古”來證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家裡發現煩人的蟲子,求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