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貝爾實驗室最早在1947年就提出了蜂窩無線行動通訊(Cellular Radio Mobile Communication)的概念,1958年向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提出了建議,1977年完成了可行性技術論證,1978年完成了芝加哥先進行動電話系統 AMPS(Advanced Mobile Phone System)的試驗,並且在1983年正式投入運營。由於微電子學與VLSI技術的發展,促進了蜂窩行動通訊的迅速發展。
早期的移動通訊系統採用大區制的強覆蓋區,即建立一個無線電臺基站,架設很高的天線塔(一般高於 30 m),使用很大的發射功率(一般在 50W-200W),覆蓋範圍可以達到 30 km-50 km。大區制的優點是結構簡單,不需要交換,但頻道數量較少,覆蓋範圍有限。為了提高覆蓋區域的系統容量與充分利用頻率資源,人們提出了小區制的概念。
如果將一個大區制覆蓋的區域劃分成多個小區,每個小區(cell)中
設立一個基站(BS),透過基站在使用者的移動臺(MS)之間建立通訊。小區覆蓋的半徑較小,一般為 1km-20 km,因此可以用較小的發射功率實現雙向通訊。如果每個基站提供一到幾個頻道,可容納的移動使用者數就可以有幾十到幾百個。這樣,由多個小區構成的通訊系統的總容量將大大提高。由若干小區構成的覆蓋區叫做區群。由於區群的結構酷似蜂窩,因此人們將小區制移動通訊系統叫做蜂窩移動通訊系統。在每個小區設立一個(或多個)基站,它與若干個移動站建立無線通訊鏈路。區群中各小區的基站之間可以透過電纜、光纜或微波鏈路與移動交換中心(MSC)連線。移動交換中心透過PCM電路與市話交換局連線,從而構成了一個完整的蜂窩行動通訊的網路結構。
第一代蜂窩行動通訊是模擬方式,這是指使用者的語音資訊的傳輸以模擬語音方式出現的。第二代蜂窩行動通訊是數字
方式。數字方式涉及語音訊號的數字化與數字資訊的處理、傳輸問題。目前人們正在研究和開發第三代行動通訊產品。
美國的貝爾實驗室最早在1947年就提出了蜂窩無線行動通訊(Cellular Radio Mobile Communication)的概念,1958年向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提出了建議,1977年完成了可行性技術論證,1978年完成了芝加哥先進行動電話系統 AMPS(Advanced Mobile Phone System)的試驗,並且在1983年正式投入運營。由於微電子學與VLSI技術的發展,促進了蜂窩行動通訊的迅速發展。
早期的移動通訊系統採用大區制的強覆蓋區,即建立一個無線電臺基站,架設很高的天線塔(一般高於 30 m),使用很大的發射功率(一般在 50W-200W),覆蓋範圍可以達到 30 km-50 km。大區制的優點是結構簡單,不需要交換,但頻道數量較少,覆蓋範圍有限。為了提高覆蓋區域的系統容量與充分利用頻率資源,人們提出了小區制的概念。
如果將一個大區制覆蓋的區域劃分成多個小區,每個小區(cell)中
設立一個基站(BS),透過基站在使用者的移動臺(MS)之間建立通訊。小區覆蓋的半徑較小,一般為 1km-20 km,因此可以用較小的發射功率實現雙向通訊。如果每個基站提供一到幾個頻道,可容納的移動使用者數就可以有幾十到幾百個。這樣,由多個小區構成的通訊系統的總容量將大大提高。由若干小區構成的覆蓋區叫做區群。由於區群的結構酷似蜂窩,因此人們將小區制移動通訊系統叫做蜂窩移動通訊系統。在每個小區設立一個(或多個)基站,它與若干個移動站建立無線通訊鏈路。區群中各小區的基站之間可以透過電纜、光纜或微波鏈路與移動交換中心(MSC)連線。移動交換中心透過PCM電路與市話交換局連線,從而構成了一個完整的蜂窩行動通訊的網路結構。
第一代蜂窩行動通訊是模擬方式,這是指使用者的語音資訊的傳輸以模擬語音方式出現的。第二代蜂窩行動通訊是數字
方式。數字方式涉及語音訊號的數字化與數字資訊的處理、傳輸問題。目前人們正在研究和開發第三代行動通訊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