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223656964639

    我們來看下“睡眠”的定義:睡眠是一種在哺乳動物、鳥類和魚類等生物鐘普遍存在的自然休息狀態,甚至在無脊椎動物,例如果蠅中也有這種現象。睡眠的特徵:減少主動的身體運動,對外界刺激反應減弱,增強同化作用(生產細胞結構),以及降低異化作用水平。

    因此,螞蟻等昆蟲睡眠,不是一定要其閉上眼睛,只要其減少主動的身體運動,對外界刺激反應減弱,就是在睡眠。

    例如,螞蟻尋找食物和防身時靠的都是觸角,有時我們發現螞蟻需要用兩隻觸角互相摩擦。這表示其神經開始疲倦,需要休息了。只是它們的休整快而簡單,不被我們肉眼觀察到而已

    昆蟲睡覺的時間各不相同,有些昆蟲在夜間捕食。糖蛾幼蟲就選擇在夜間出來覓食,它們會在太陽下山後外出吃樹葉,以躲避捕食者。相反,在白天活動的昆蟲和夜行昆蟲有完全相反的生理節律,蜜蜂就是白天活動的昆蟲,因為採蜜的花朵在夜間會合上。

    2000年加利福尼亞神經科學研究院和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研究團隊分別發表了兩份關於果蠅的睡眠報告,科學界才第一次定義了昆蟲的睡眠。

    兩個研究團隊都發現蠅表現出睡眠的關鍵性特徵。例如,休息中的蠅比起運動中的蠅更難被刺激驚嚇,這和人在沙發上打盹的道理一樣。

    科學家將一些蠅放置在容器中,當夜晚來臨,裝有蠅的容器會被定期拍打,蠅將無法正常休息,結果第二天蠅的休息增加。

    最近,許多的研究也顯示,果蠅的睡眠週期和人類一樣會受到咖啡因、性和年齡的影響。研究人員也研究了許多其它昆蟲的生理節律和睡眠週期,比如追蹤密封打盹的模式,以及研究蟑螂生理節律的變化——在這個實驗中研究人員將一隻蟑螂大腦的一部分移植到另一隻與之前迴圈模式不同的蟑螂體內。

    透過研究相對簡單生物的睡眠和生理節律週期,有助於人類更全面地理解睡眠。利用害蟲的生理節律,人們可以有效控制害蟲——因為生理節律有助於調節新陳代謝,所以人們可以選擇在一天中最合適的時間釋放殺蟲劑,以達到更好的效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帶“鳥語花香”的古詩句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