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非常好。中國兩千餘年的歷史上,經學作為官方學說,與政治的互動從未間斷過。不同的時代,基於不同的政治需求,統治者們往往會回到經典中去尋求依據,以作為他們施行統治政策的各種依據。所謂的經典,就是從先秦的“五經”,到漢代的“七經”,最終到宋代的十三經。
《孝經》在西漢前期既已置博士,趙岐《孟子章句》載:“(孝文皇帝)《論語》《孝經》《孟子》《爾雅》皆置博士。”且西漢皇帝多重視《孝經》,《漢書·昭帝紀》就載漢昭帝的詔令說:
足以說明漢昭帝對所選拔人才需要明通《孝經》的重視。事實上,早在漢文帝時,就已開舉賢良之先風,武帝時,察舉製成為定製,而要滿足察舉的資格,正如《續漢書·百官志》所言,需要“皆有孝弟廉公之行”,漢平帝時曾“徵天下通知逸經﹑古記﹑天文﹑曆算﹑鍾律﹑小學﹑史篇﹑方術﹑本草及以五經﹑論語﹑孝經﹑爾雅教授者,在所為駕一封軺傳,遣詣京師。至者數千人”。這次大規模的徵召人才,其中便需要滿足通《孝經》的人,由此可見漢代統治者對孝經的重視。
到了東漢,《孝經》的地位進一步提升,地位也與五經並列。同時統治者對“孝道”的褒獎更加豐厚,《後漢書·章帝紀》載:
與西漢察舉制尚且對推舉人才其他方面能力也同樣重視相比,漢章帝關注的重心,顯然大部分是在孝上面,由此也可見,《孝經》對漢代政治的最大影響,在於人才選拔方式上。首先是需要通《孝經》,其次是需要有孝行。隨著漢代統治者對《孝經》重視的提升,在推舉人才這一點上,對“孝”的要求也越來越突出。
其實漢代統治者重視《孝經》,最為直接的反映就是在他們的諡號面前,會加一個“孝子”,如漢武帝稱為“孝武帝”,漢昭帝稱為“孝昭帝”等等。
這個問題非常好。中國兩千餘年的歷史上,經學作為官方學說,與政治的互動從未間斷過。不同的時代,基於不同的政治需求,統治者們往往會回到經典中去尋求依據,以作為他們施行統治政策的各種依據。所謂的經典,就是從先秦的“五經”,到漢代的“七經”,最終到宋代的十三經。
《孝經》在西漢前期既已置博士,趙岐《孟子章句》載:“(孝文皇帝)《論語》《孝經》《孟子》《爾雅》皆置博士。”且西漢皇帝多重視《孝經》,《漢書·昭帝紀》就載漢昭帝的詔令說:
朕以眇身獲保宗廟,戰戰慄慄,夙興夜寐,修古帝王之事,通保傅,傳《孝經》﹑《論語》﹑《尚書》,未雲有明。其令三輔﹑太常舉賢良各二人,郡國文學高第各一人。賜中二千石以下至吏民爵各有差。足以說明漢昭帝對所選拔人才需要明通《孝經》的重視。事實上,早在漢文帝時,就已開舉賢良之先風,武帝時,察舉製成為定製,而要滿足察舉的資格,正如《續漢書·百官志》所言,需要“皆有孝弟廉公之行”,漢平帝時曾“徵天下通知逸經﹑古記﹑天文﹑曆算﹑鍾律﹑小學﹑史篇﹑方術﹑本草及以五經﹑論語﹑孝經﹑爾雅教授者,在所為駕一封軺傳,遣詣京師。至者數千人”。這次大規模的徵召人才,其中便需要滿足通《孝經》的人,由此可見漢代統治者對孝經的重視。
到了東漢,《孝經》的地位進一步提升,地位也與五經並列。同時統治者對“孝道”的褒獎更加豐厚,《後漢書·章帝紀》載:
永平三年,察孝廉,顯宗詔曰:「大孝入朝,凡諸舉者一聽平之。」由是皆拜郎中。與西漢察舉制尚且對推舉人才其他方面能力也同樣重視相比,漢章帝關注的重心,顯然大部分是在孝上面,由此也可見,《孝經》對漢代政治的最大影響,在於人才選拔方式上。首先是需要通《孝經》,其次是需要有孝行。隨著漢代統治者對《孝經》重視的提升,在推舉人才這一點上,對“孝”的要求也越來越突出。
其實漢代統治者重視《孝經》,最為直接的反映就是在他們的諡號面前,會加一個“孝子”,如漢武帝稱為“孝武帝”,漢昭帝稱為“孝昭帝”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