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的基本內涵包括以下五點:
1、珍重生命
《孝經》開篇即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天地之間人為貴,世上每一個人都是父母所生,都是父母生命的延續,因而珍惜生命,是行孝盡孝的開始,是最基本的孝。
《孝經》中說:“天地之性(生),惟人為貴。”保全好父母給以的身體,就是珍惜生命,珍惜父母給予的生命就是孝。健全的身體是敬養父母的前提、承載事業的物質基礎。曾子也說:“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歸之,可謂孝矣。”什麼叫“全”呢?“不虧其體,不辱其身”,不使身體受到了傷害,就叫做“全”。全身行孝也不單是一個人個人的事,一個人上有父母,列祖列宗,下有子孫後代,是一個鏈條,關係著整個家族,所以你不可以隨便傷害它。有一句俗語說的也是這個道理:“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
2、敬養父母
敬養父母即是懷著“誠敬”之心“奉養”父母。子女對父母的贍養,是孝的最起碼的要求。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意思是說:“現在人只把能養父母便算孝了。但就是犬馬,一樣能有人養著。沒有對父母一片尊敬之心,又在何處作區分呢?”是的,不敬不畏就是不孝。
那麼,怎麼算敬養,怎麼算孝子之行呢?《孝經》中提出來“五備”: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五者備也,然後能事其親。“五備”的要義在於要將父母放在心上,包括“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包括以誠敬的心情做好“生,養,死,葬”中的每一件事。
3、“承志”、“立身”
“承志”是指子承父志。古人主張對父母正確合理的意願與事業,應該支援和繼承,這是很重要的孝行。《偽孔傳》雲:“繼先祖之志為孝。”《禮記•中庸》中說:“夫孝者,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也。”這裡的“志”和“事”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先人的遺願、事功和經驗。
所謂“立身”,就是要成就一番事業。儒家的人生觀主張人生在世要積極入世,對社會作出貢獻。《孝經》強調孝的最高層次是尊親、榮親,即“大孝尊親”。做子女的,必須有積極的優秀的嘉言善行,有積極的出色的成就,能使父母受人尊重,得享尊名,殊榮加身。民間所謂的:前三十年看父敬子,後三十年看父,也正是這個道理。
4、“無違”、“諫諍”
古人主張子女要孝順父母,就是要盡心盡力奉養父母,內心始終儲存著真誠的愛心和敬意。用的話說就是“無違”。“無違”,不是指不違背父母的意願而一味順從,而是指沒有違背良心良知的任何非分之想,一切出於本心,出於至誠。儒家是不講“愚孝”,也是不講“愚忠”的。認為對父親的不義行為必須要進行勸止,這樣才能使他不作違禮的不義的事情;如果兒子盲目服從父親,就是不孝之子。孔子還提出了“事父母幾諫”,意思是說做子女的當然要孝順父母,但是父母的話也不是百分之百的正確。當出現錯誤時,怎麼辦?那就不要盲目服從,要勸止,當然這種勸阻是婉言耐心的說服,諫諍是原則,怎樣諫諍是方法;原則要堅持,方法也要講究。
5、慎終追遠
敬養父母與諫諍都是“事生”的內容,孝的完成還有“事死”的內容,將其歸結為慎終追遠。慎終是父母死亡的喪葬作為,追遠是父母死後的祭祀儀禮。孔子認為“事死”有兩個方面:一個葬之以禮,一個祭之以禮。孔子把“祭祀”作為治理國家的大事之一,認為祭祀的核心是要“祭思敬”。由此可以看出,孔子的“慎終”是要求謹慎地態度對待父母的安葬;“追遠”,要以恭敬的態度進行祭祀。這樣,民眾的德行就自然歸於忠厚了。為什麼要“慎終追遠”?因為這是為人之子的一件大事。“生事愛敬,死事哀慼,生民之本盡矣,死生之義備矣,孝子之事終矣。”透過葬禮和祭祀,表達對逝去親人的哀思,敬意和感恩,這是抒發內心情感,也是祈求祖先護佑,還是尊親行孝的具體表現。
“孝道”的基本內涵包括以下五點:
1、珍重生命
《孝經》開篇即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天地之間人為貴,世上每一個人都是父母所生,都是父母生命的延續,因而珍惜生命,是行孝盡孝的開始,是最基本的孝。
《孝經》中說:“天地之性(生),惟人為貴。”保全好父母給以的身體,就是珍惜生命,珍惜父母給予的生命就是孝。健全的身體是敬養父母的前提、承載事業的物質基礎。曾子也說:“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歸之,可謂孝矣。”什麼叫“全”呢?“不虧其體,不辱其身”,不使身體受到了傷害,就叫做“全”。全身行孝也不單是一個人個人的事,一個人上有父母,列祖列宗,下有子孫後代,是一個鏈條,關係著整個家族,所以你不可以隨便傷害它。有一句俗語說的也是這個道理:“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
2、敬養父母
敬養父母即是懷著“誠敬”之心“奉養”父母。子女對父母的贍養,是孝的最起碼的要求。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意思是說:“現在人只把能養父母便算孝了。但就是犬馬,一樣能有人養著。沒有對父母一片尊敬之心,又在何處作區分呢?”是的,不敬不畏就是不孝。
那麼,怎麼算敬養,怎麼算孝子之行呢?《孝經》中提出來“五備”: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五者備也,然後能事其親。“五備”的要義在於要將父母放在心上,包括“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包括以誠敬的心情做好“生,養,死,葬”中的每一件事。
3、“承志”、“立身”
“承志”是指子承父志。古人主張對父母正確合理的意願與事業,應該支援和繼承,這是很重要的孝行。《偽孔傳》雲:“繼先祖之志為孝。”《禮記•中庸》中說:“夫孝者,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也。”這裡的“志”和“事”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先人的遺願、事功和經驗。
所謂“立身”,就是要成就一番事業。儒家的人生觀主張人生在世要積極入世,對社會作出貢獻。《孝經》強調孝的最高層次是尊親、榮親,即“大孝尊親”。做子女的,必須有積極的優秀的嘉言善行,有積極的出色的成就,能使父母受人尊重,得享尊名,殊榮加身。民間所謂的:前三十年看父敬子,後三十年看父,也正是這個道理。
4、“無違”、“諫諍”
古人主張子女要孝順父母,就是要盡心盡力奉養父母,內心始終儲存著真誠的愛心和敬意。用的話說就是“無違”。“無違”,不是指不違背父母的意願而一味順從,而是指沒有違背良心良知的任何非分之想,一切出於本心,出於至誠。儒家是不講“愚孝”,也是不講“愚忠”的。認為對父親的不義行為必須要進行勸止,這樣才能使他不作違禮的不義的事情;如果兒子盲目服從父親,就是不孝之子。孔子還提出了“事父母幾諫”,意思是說做子女的當然要孝順父母,但是父母的話也不是百分之百的正確。當出現錯誤時,怎麼辦?那就不要盲目服從,要勸止,當然這種勸阻是婉言耐心的說服,諫諍是原則,怎樣諫諍是方法;原則要堅持,方法也要講究。
5、慎終追遠
敬養父母與諫諍都是“事生”的內容,孝的完成還有“事死”的內容,將其歸結為慎終追遠。慎終是父母死亡的喪葬作為,追遠是父母死後的祭祀儀禮。孔子認為“事死”有兩個方面:一個葬之以禮,一個祭之以禮。孔子把“祭祀”作為治理國家的大事之一,認為祭祀的核心是要“祭思敬”。由此可以看出,孔子的“慎終”是要求謹慎地態度對待父母的安葬;“追遠”,要以恭敬的態度進行祭祀。這樣,民眾的德行就自然歸於忠厚了。為什麼要“慎終追遠”?因為這是為人之子的一件大事。“生事愛敬,死事哀慼,生民之本盡矣,死生之義備矣,孝子之事終矣。”透過葬禮和祭祀,表達對逝去親人的哀思,敬意和感恩,這是抒發內心情感,也是祈求祖先護佑,還是尊親行孝的具體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