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胖仙女hey
-
2 # 廣西的四爺
鄧稼先(1924年—1986年),他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中國科學院士,著名核物理學家。中國核武器的開拓者和奠基者,為中國的核武器、原子彈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1935年考入了志成中學,在求學的過程中,深受愛國運動的影響,1937年,北平淪陷後。他曾秘密參加抗日活動聚會,後在他父親的安排下,和他大姐一起前往昆明。並於1941年考入西南聯合大學物理系,1948年到1950年,他在美國普渡大學留學。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畢業後,他毅然決定回到祖國幫忙研究核武器與原子彈。
鄧稼先是中國核武器、原子彈的組織者,領導者。他始終在研究核領域的第一工作前線,領導許多工作人員和技術工作者,專心的設計了中國的氫彈、原子彈。把中國國防護衛帶領到世界先進水平中。
1980年被評為中國科學院士委員,1982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1985年獲兩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1986年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1999年被追為“兩彈一星功勳獎章”。
我不愛武器,我愛和平,但為了和平,我們需要武器。
假如生命終結後可以再生,那麼我仍然選擇中國,選擇核事業。
——鄧稼先
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一朵美麗而震撼的蘑菇雲從新疆羅布泊的漫漫黃沙中升起。這一聲巨響讓中國擺脫了美蘇等國的核威懾,也打破了中國被西方國家孤立疏遠的外交勢態,中國徹底在世界上挺直了腰桿。可是當華人民湧上街頭奔跑慶祝的時候,沒有人知道這一聲巨響的背後有多少人為此奉獻了自己的一生,我們的民族英雄鄧稼先就是其中之一。
原子彈爆炸
1924年 鄧稼先出生於安徽懷寧縣一個書香門第的家庭。13歲經歷七七盧溝橋事變,16歲鄧稼跟隨姐姐逃到昆明去投奔親戚。逃難路上的曲折和顛簸,讓少年鄧稼先看到了國家的滿目瘡痍,看清了入侵者那醜惡的嘴臉,也許正是那時,為國報效的種子就已經紮根在他心中。
鄧稼先小時候
1948年鄧稼先踏上了美國的求學之路,僅僅用了不足兩年的時間便修滿學分,僅用一年多時間獲博士學位,美國教授想留他在美國繼續深造,但深重的民族危機激發鄧稼先科學救國圖存的信念,終身如一 ,鄧稼先在獲得博士學位的第九天就毅然決然踏上了回國路。
1953年 鄧稼先和妻子許鹿希相知相愛,並彼此託付終生。
鄧稼先知道此後與妻兒聚少離多,因而拍的全家福
1959年,中速關係惡化,蘇聯終止了原有協議,撤去所有專家和設計資料。此後鄧稼先擔任了原子彈理論設計負責人,面臨的壓力前所未有。期間頂著重重困難,推翻了蘇聯專家的資料和結論,憑藉華人自己的力量解決了原子彈試驗成敗的關鍵性難題。
1964年10月16日,當新疆羅布泊的戈壁荒漠上升騰起那朵巨大的蘑菇雲時,沒有人知道簽署原子彈總體計劃書的,是當時年僅39歲的鄧稼先。
工作中的鄧稼先
1967年6月17日中國爆炸了第一顆氫彈,僅用了兩年零八個月就完成了氫彈的研究,研究速度創造了世界之最。
1984年,第32次核試驗又一次取得成功,鄧稼先就是這樣帶著新式核武器告別了羅布泊。然而我們都知道研究核武器的危險係數特別高,最可怕的就是放射性物質對人體的傷害,鄧稼先也不幸受到了核輻射
一次失敗的核試驗,鄧稼先親自去探查
1985年6月鄧稼先病危時,楊振寧去看望鄧稼先,提到研究原子彈成功的獎金多少錢,鄧稼先說:“人民幣10元,原子彈10元,氫彈10元“。
鄧稼先病危時好友楊振寧去探望
1985年8月鄧稼先被確診為直腸癌,病情十分嚴重。即使在身患重病的情況下,鄧稼先仍然不忘祖國的事業,忍著患癌的劇痛寫了一份中國核武器發展建議書。我們不知建議書的到底寫了什麼,但是我們知道鄧稼先寫完建議書交代妻子送到九院,並叮囑:”這比你的生命還重要“。
身患癌症的鄧稼先
1986年7月29日鄧稼先因直腸癌晚期,全身大面積出血病逝於北京301醫院,臨終叮囑“不要讓人家把我們落後的太遠。。。”
1999年9月18日,鄧稼先被授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此時他已辭世整整13年。
時光轉瞬而逝,記憶不斷更新。70年歲月70年沉澱,總有一些人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而默默奮鬥,他們的身影都定格在歷史長河裡。歷史的記憶值得銘記,但青春的腳步卻永不停息。任何一個社會,任何一個國家,任何時候,都會有不同的人,追求不同的價值觀,但是如果這個社會,這個民主還有希望的話,它必須有一代一代的人裡面,要有一批人去追求一個崇高的價值觀,去追求一個以民族振興,國家振興為己任的這樣一種價值觀的人。必須每一代都有這樣的人出來,這個國家才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