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bnnjhg

      羅士信(595~622) 唐初齊州歷城人(濟南)。隋朝末年,天下大亂,各地農民起義風起雲湧。大業年間,羅士信為齊郡(即齊州)通守張須陀屬下一員戰將,勇武過人,因一舉擊潰齊郡長白山王薄、左才相、孟讓等率領的農民起義軍而成名,頗受張須陀器重。後隨張須陀鎮壓李密領導的瓦崗軍,兵敗,張須陀被殺,羅士信隨同裴仁基等歸降瓦崗軍,被授以總管之職。在率部征討王世充時,重傷被俘。王世充愛惜其才,以禮待之。士信恥與王世充為伍,不久,率所部千餘人降唐,被拜為陝州道行軍總管。  士信作戰勇猛,帶兵有方,治軍嚴格,賞罰分明,行軍作戰身先士卒,深得部下擁戴,部下作戰時均能盡力用命。隨秦王攻伐王世充,屢戰屢勝,名震一時。因功授絳州總管,封郯國公。  平定王世充之後,羅士信再從秦王鎮壓劉黑闥義軍。武德五年(622年)在洺水城(今河北省曲周縣東南)的防禦戰中,羅士信一軍陷於義軍重圍,城破被俘拒降,為劉黑闥義軍所殺。諡號“勇”。葬於北邙山(在今河南洛陽)。  【史書記載】  [編輯本段]  羅士信是齊州歷城人(今濟南市歷城人),與唐朝名將秦瓊是同鄉。當時,隋煬帝不恤民力,窮奢極侈,又發動大軍征討高麗,民眾不堪忍受,不能不起來反抗。當時,只有14歲的羅士信就投到齊郡丞張須陀帳下,開始征戰疆場。當時,他上陣殺敵的慾望十分強烈。當戰前他要求上陣時,張須陀看他還只是個孩子,認為他穿盔甲都沒氣力,何況上陣呢?羅士信見主帥小覷自己,就迅速穿上兩副盔甲,懸掛兩壺箭支,飛身上馬。張須陀看到羅士信如此英武,就同意他出戰。  羅士信隨張須陀出征於濰水(在山東省東部,入萊州灣)上,敵人正在佈陣,羅士信突然衝入,連殺數人,並斬下一個敵人頭顱,用長槊挑著,在敵陣前挑戰,沒有一個人敢上來接戰。張須陀趁勢率領大軍進攻,敵軍大敗。羅士信每殺死一個敵人,就割下屍體上的鼻子藏好,回來以後按鼻子的數量報功。從此,羅士信成為天下聞名的一員少年猛將。  羅士信在14歲所表現出來的勇敢膽識,讓張須陀頗為讚歎,他讓羅士信做他的侍衛。每次作戰,張須陀身先士卒,而羅士信緊隨其後。隋煬帝聞報,派遣使者對他們進行慰勞,並畫下張須陀、羅士信戰陣之狀來觀看。  以後張須陀升任齊郡通守,領河南十二道討捕大使,他率領萬餘人馬在祝阿(祝阿縣隸屬齊郡,唐改為禹城縣)截擊盧明月的十幾萬人馬。糧盡將退,張須陀打算出奇計取勝,需要人去襲取敵人的大營。沒有人敢承擔這樣艱鉅的任務,只有羅士信和秦瓊挺身而出。於是張須陀先率領人馬假裝撤退,吸引盧明月全軍出動追擊。而羅士信和秦瓊率領伏兵突襲敵軍的大營,營門緊閉,羅士信和秦瓊躍上敵軍的望樓,各殺敵數人,敵營大亂。兩人開啟營門,率領部隊突入大營攻擊,縱火焚燬了敵軍三十多座營寨,煙火沖天。盧明月趕快率軍回師,張須陀回頭猛攻。盧明月大敗,自己率領幾百騎兵逃走,張須陀斬獲亂軍無數,取得大勝。  歸順唐高祖智取千金堡城  後來,張須陀被李密率領的瓦崗軍所殺,羅士信隸屬隋將裴仁基麾下。後來裴仁基歸降了李密,羅士信也隨著投入了瓦崗軍。李密被王世充所敗,羅士信力戰負重傷,為王世充所擒。王世充起初很看重羅士信,後來又疏遠了他。更讓羅士信難以忍受的是,王世充還奪取了羅士信的駿馬送給自己的親屬。所以羅士信趁王世充派他進攻谷州的時候,率領部下千餘人投奔了唐朝,被唐高祖李淵任命為陝州道行軍總管。  此後,羅士信在攻打王世充的多次戰役中屢立戰功。當時,羅士信歸秦王李世民指揮。在攻取千金堡的戰鬥中,羅士信顯示了他的智謀,這也是羅士信歸唐之後打得最精彩的一仗。他夜遣百餘人抱嬰兒到城下,故意讓小孩啼哭,先高聲叫門:“從東都來歸羅總管”,既而又故意說:“此千金堡也,吾屬誤矣。”趕快離開,讓守軍以為羅士信已經撤退,而城下人是從洛陽來的逃亡者。守軍見自己的百姓竟然叛逃敵軍,大怒之下開門追擊,被羅士信的伏兵趁勢攻入,奪取了千金堡。一個血氣方剛的少年大將,又以勇悍知名於世,在對敵之際卻用兵設計如此細緻,可見其才。  羅士信不貪財,凡有所獲,都賞賜部下,所以部下樂於效命,但是他持軍嚴謹,對人對己要求都很高,因而終失軍心,部下和他的關係並不密切,這不能不說是羅士信治軍的一大遺憾。但是,羅士信非常重情義,裴仁基對他有恩,後來裴仁基在東都洛陽企圖殺王世充,擁立隋朝皇泰主,反被王世充所殺。在攻破洛陽以後,羅士信出家財,收殮裴仁基的屍首,厚葬在北邙山上,以報答當初禮遇之恩。  抗擊劉黑闥被俘  英年早逝  羅士信南征北討,為唐朝統一天下建立功勳,受封為郯勇公。後來,竇建德餘部劉黑闥在河北起兵,李世民率軍征討。李世民在過去的作戰中所向無敵,所以注重對敵人進行軍事打擊,而忽視了同時採用政治手段進行瓦解。劉黑闥猛烈圍攻河北南部一城,李世民率軍三次救援,都被劉黑闥所阻擊,不能前進。李世民恐怕守將王君廓不能支撐,羅士信主動請纓,請求接替王君廓。  於是,李世民命令王君廓率領部隊突圍而出,羅士信率領手下200人殺向城下,奮勇攻擊,終於突破包圍進入城中。而這時天降大雪,後續救兵無法進城,羅士信雖死守城池,但城很快就被敵軍攻破了。羅士信竭力奮戰殺敵,終因寡不敵眾被俘獲。劉黑闥早知道羅士信乃當世猛將,就親自勸降,而羅士信寧死不屈,終於被殺害,終年20歲(《舊唐書》說終年20歲,《新唐書》說28歲)。李世民聞羅士信之死,大為悲傷,重金購得其屍,將其安葬於裴仁基墓之側。  這樣的勇將陣亡,而且還是在李世民眼前陣亡的,李世民對於此事必然是非常痛惜。在歷史上,李世民一生所向披靡,但是在征討劉黑闥的戰役中卻受到了不小的挫折。而羅士信的陣亡,更是令人遺憾。他一生勇武超人,立功無數,又常挺身於患難之際,領命於危急之時,實在不負李世民所諡的“勇”字。若不是英年早逝,羅士信應該會在歷史上留下更大的聲名。  相關連結戲說李元霸和羅士信  在《隋唐演義》中虛構的故事中,天下有十八條好漢,一個比一個本領高強,其中李元霸就是天下第一條好漢,而羅士信是當時唯一能與李元霸匹敵的人,同時二人都是力大無窮卻又憨中帶傻的人物。  在評書中,羅士信一條大棍橫掃無敵,和李元霸乃當世對手,同樣是勇猛傻愣,是瓦崗寨的秘密武器,每當遇到強敵無人能及之時,必然要請羅士信出馬。羅士信能夠橫推八匹馬,倒拽九頭牛,一雙飛毛腿,鋼筋鐵骨,每每陷陣,必然殺得敵人落花流水。  錘震四平山時,李元霸和羅士信交手,二人不分勝負,兩個人錘棍來往,叮噹亂響,兩人全是力氣相搏。在一猛一勇的交戰中,確實沒有什麼可看可講的,只是力氣相搏,兵器相碰,誰力氣怯了,誰就輸。用現在的話說,一點兒技術含量都沒有。可以說,這二人都是天生神力,至於招數可說是很匱乏,因而都是萬夫不擋的勇猛之士。  而在真正的歷史上,羅士信可不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蠻漢,只可惜死得太早,否則很有可能成為一代名將。而在演義評書中,將羅士信描寫成可與神人般的李元霸打個平手的人物,足以看出後人對羅士信這名少年虎將的喜愛程度之深。  此外,說唐中的羅成亦是以羅士信事蹟為原型的。  【演義人物】  [編輯本段]  直隸河間府任丘縣人氏,自幼父母雙亡,被美髯公王君可收養,起名羅士信,後秦瓊將他收為義弟,他一對飛毛腿疾逾飛馬,水性過人更兼天生神力,作戰最為勇猛。自創一套槍法,連隋唐第一傑李元霸都不能勝他,被混世魔王程咬金封為瓦崗寨鎮殿大將軍。羅士信曾力撼雙牛、兩戰來護兒、火燒濟南城;潼關口活捉魏文通,金堤關力擒伍天錫;鬥李元霸、擒裴元慶、銅旗陣殺仇成,可謂戰功赫赫。可惜在攻揚州時,不慎誤入陷阱中亂箭身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利昂貝利為何能獲得曼城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