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回答道:“孔子的門徒沒有談論齊桓公、晉文公事情的,因此後世沒有傳下來,我也就沒有聽說過。一定要我講的話,那就談談用仁德統一天下的道理好嗎?”’
宣王問:“仁德怎樣就可以統一天下呢?”
孟子回答道:“愛撫百姓而統一天下,就沒有誰能阻擋得住他。”宣王問:“像我這樣的國君可以做到愛撫百姓嗎?”
孟子說:“可以。”
宣王問:“從哪裡知道我可以呢?”
孟子說:“我在胡齕那裡聽講過這樣一件事:(有一次)大王坐在堂上,有個人牽著牛從堂下經過,大王見了,問:‘把牛牽到哪裡去?’(那人)回答說:‘要用它祭鍾。’大王說:‘放了它!我不忍心看它驚懼哆嗦的樣子,像這麼毫無罪過就被拉去殺掉。’(那人)問:‘那麼就不要祭鍾了嗎?’大王說:‘怎麼可以不要呢?用羊替代它!’不知是否有這件事?”宣王說:“有這回事。”
孟子說:“憑這樣的心腸就足以統一天下啦!(用羊代牛祭鍾)百姓都以為大王是出於吝嗇,我本來就知道大王是不忍心啊。”宣王說:“是這樣,確實有這樣議論的百姓。齊國雖然狹小,我怎麼吝惜一條牛呢?就是因為不忍心看到它驚懼哆嗦的樣子,毫無罪過就被拉去殺掉,所以才用羊去替代它的。”
孟子說:“大王不要責怪百姓以為您吝嗇。用小羊換下大牛,他們哪能理解您的做法?(因為)大王如果可憐牲畜無辜被殺,那麼牛和羊有什麼區別呢?宣王笑著說:“這倒底是一種什麼樣的心理呢?我並非吝惜錢財而以羊換牛啊。也難怪百姓要說我吝嗇了。”
孟子說:“沒什麼關係,這正是仁德的表現方式呢,(因為當時您只)看到了牛而沒有看到羊啊。君子對於禽獸,看到它們活蹦歡跳的,就不忍心看見它們死去;聽到它們哀叫悲鳴,就不忍心再吃它們的肉。正因為這樣,君子要把廚房安在離自己較遠的地方。”
孟子回答道:“孔子的門徒沒有談論齊桓公、晉文公事情的,因此後世沒有傳下來,我也就沒有聽說過。一定要我講的話,那就談談用仁德統一天下的道理好嗎?”’
宣王問:“仁德怎樣就可以統一天下呢?”
孟子回答道:“愛撫百姓而統一天下,就沒有誰能阻擋得住他。”宣王問:“像我這樣的國君可以做到愛撫百姓嗎?”
孟子說:“可以。”
宣王問:“從哪裡知道我可以呢?”
孟子說:“我在胡齕那裡聽講過這樣一件事:(有一次)大王坐在堂上,有個人牽著牛從堂下經過,大王見了,問:‘把牛牽到哪裡去?’(那人)回答說:‘要用它祭鍾。’大王說:‘放了它!我不忍心看它驚懼哆嗦的樣子,像這麼毫無罪過就被拉去殺掉。’(那人)問:‘那麼就不要祭鍾了嗎?’大王說:‘怎麼可以不要呢?用羊替代它!’不知是否有這件事?”宣王說:“有這回事。”
孟子說:“憑這樣的心腸就足以統一天下啦!(用羊代牛祭鍾)百姓都以為大王是出於吝嗇,我本來就知道大王是不忍心啊。”宣王說:“是這樣,確實有這樣議論的百姓。齊國雖然狹小,我怎麼吝惜一條牛呢?就是因為不忍心看到它驚懼哆嗦的樣子,毫無罪過就被拉去殺掉,所以才用羊去替代它的。”
孟子說:“大王不要責怪百姓以為您吝嗇。用小羊換下大牛,他們哪能理解您的做法?(因為)大王如果可憐牲畜無辜被殺,那麼牛和羊有什麼區別呢?宣王笑著說:“這倒底是一種什麼樣的心理呢?我並非吝惜錢財而以羊換牛啊。也難怪百姓要說我吝嗇了。”
孟子說:“沒什麼關係,這正是仁德的表現方式呢,(因為當時您只)看到了牛而沒有看到羊啊。君子對於禽獸,看到它們活蹦歡跳的,就不忍心看見它們死去;聽到它們哀叫悲鳴,就不忍心再吃它們的肉。正因為這樣,君子要把廚房安在離自己較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