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605103610676

    天下為公是指氏族社會時期,此時私有制尚未產生,沒有財產觀念,天下為天下人所共有。

    出自《禮記·禮運》:“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原文: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而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而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譯文:

    大道實行的時代,天下為天下人所共有。選舉有德行的人和有才能的人來治理天下,人們之間講究信用,和睦相處。所以人們不只把自己的親人當親人,不只把自己的兒女當做兒女,這樣使老年人能夠安享天年,使壯年人有貢獻才力的地方,使年幼的人能得到良好的教育,使年老無偶、年幼無父、年老無子和殘廢的人都能得到供養。男子各盡自己的職分,女子各有自己的夫家。人們不願讓財物委棄於無用之地,因而不一定要把財物藏在自己家裡,而要使它有用處。人們擔心有力使不上,因而不一定是為了自己也要積極出力。因此,陰謀詭計被抑制而無法實現,劫奪偷盜殺人越貨的壞事不會出現,所以連住宅外的大門也可以不關。這樣的社會就叫做大同世界。

    從先秦諸子的記述中可以知道,無論是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以老莊為代表的道家或是以墨翟為代表的墨家,都憧憬、嚮往和追求“天下有道”的社會,併力圖在現實的世俗社會中付諸實現。儘管各家對“天下有道”的理解和規定自有區別,但是把“道”視為一種盡善盡美的、有序和諧的狀態,對這種有序狀態的追求即對理想的追求,卻是大體相同的。

    孫中山繼承了中華先賢關於 “天下為公”的思想,在《對駐廣州湘軍的演說》說道:“提倡人民的權利,便是公天下的道理。公天下和家天下的道理是相反的。天下為公,人人的權利都是很平的。”孫中山致力於革命四十餘年,不僅以他的言論對“天下為公”的社會進行了描繪,更以他本人的行動去實踐了“天下為公”的道德風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手機攝像頭被駭客入侵,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