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農人大傻

    中秋佳節我們當地也有好多村鎮,各村鎮的家庭節日聚餐也是不一樣的!

    比如我,的母親做些蒸餅。跟家鄉餅是一樣的,就是比家鄉餅稍厚一些。再做一些家常菜。不像平時忙的時候簡單做一個兩個。畢竟過節了。還有主要的紅燒肉,看著年事已高的母親做飯是一種享受,享受之時有些慚愧自己沒能給家人做一次飯。自己不會做。

    再次,願天下為人父母都有一個好的晚年。

  • 2 # 蟹蟹儂

    我的家鄉是農村,小時候從很多天前就開始盼著中秋,因為那天有很多好吃的。我們是分為中午和晚上,中午菜是特別豐富的,大魚大肉全上桌。還有就是晚上,我們一定是要和麵包餅的,甜餅和餡餅。甜餅主要就是芝麻和糖,不管路過誰家那芝麻的香味總是讓人想流口水,餡餅就是一定有豬肉,通常也是和韭菜搭配。這兩種餅老人們叫它團圓餅,賞月時候擺在桌上的,還有就是月餅和各種水果。

  • 3 # 塗山玄喬

    沒有什麼必須吃的菜,只有想吃的菜。

    最常見的雞鴨魚肉,蔬菜什麼的,老媽愛吃青菜,我愛吃魚,老爸還吃雞肉。

  • 4 # 耿耿於懷遠人

    我們老家中秋節除了月餅是必備的,還有一個就是發麵做的餅。

    直徑約15公分,厚1.5-2公分,中間的餡是炒香的芝麻,和白糖一起用容器捻成粉末狀(是真的很香)

    然後放在鐵鍋上,2面烙焦黃

    具體是紀念什麼的不清楚,但是是圓形的,所以一直以來都覺得,8月15吃這個餅是團圓的意思(10來年沒吃過了,現在中秋老家人很少,自己除春節以外,也沒怎麼回去過)

    小時候的風俗,也隨著社會的進步,慢慢的淡出我們的生活了。。。

  • 5 # 玄學濟世

    不知不覺又是一年中秋佳節到了,今年院子裡的桂花樹不知道開了沒有?忽然想起了小時候每年中秋節媽媽做都會做的桂花糕,哪種淡淡的花香真讓人回味無窮,而現在的我們的爸媽漸漸地老了孩子們也一年一年的長大了

  • 6 # 鄭州市新東方烹飪學校

    辦喜事,過節日,我們都喜歡吃“山粉圓子”,寓意團團圓圓。所以中秋節這天我們更會吃這道菜了~~而且最主要的是特別的好吃,營養豐富,味道鮮美,油而不膩!

    山粉圓子

    食材:五花肉、山芋粉、鹽、醬油、蔥烹飪步驟

    1.山芋粉兩大勺

    2.鍋里加入水、醬油、用,煮沸,倒入裝有山粉的盆中,用筷子迅速攪拌均勻,水分次少量加入,以免太稀

    3.另起一鍋水,用手沾冷水做圓子入鍋

    4.燒開後瀝水撈出,放入涼水盆中,備用!

    5.將鍋內放入少許油,倒入山粉圓子,煸炒一會

    6.加入事先燒好的紅燒肉,煸炒片刻後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燒入味

    7.撒少許蔥花,即可出鍋

  • 7 # 踏千山涉萬水

    中秋吃什麼食物,各民族各地域應該都有一點區別吧!我是土家族的,每年農曆八月十八中秋節,各族人民都有吃月餅、賞月的習俗,而居住在武陵山區的土家人,在中秋節裡的“打餈粑”,“拜月”等民俗活動,充滿了濃郁的鄉土氣息和土家情調。而土家族傳統的舞龍、舞獅、彩龍船等民間文藝,也會在中秋節這天展現。

    土家人把月亮當作成人之美的紅娘,自然,中秋節就是“月老大人”的壽辰,於是人們便“打餈粑”、“拜月”為其祝壽。土家男女確立戀愛關係後,每年中秋節等重大喜慶節日,男方都要到女方家去作客。中秋節時,女方會用新產的糯米制成餈粑,請男方“嚐鮮”,吃餈粑“拜月”,更有情趣的是,當男方回家的時候,含情脈脈的姑娘會深情地送給心上人一個又圓又大的餈粑。餈粑象徵姑娘對愛情忠貞不渝,像餈粑一樣與愛人永不分離,也像餈粑一樣團團圓圓。姑娘在大圓餈粑上染五顏六色的食品紅,寫著“花好月圓”、“百年鸞鳳”等佳句。有文化的姑娘,則在上面題詩,繪上彩鳳凰、喜鵲圖,更富有詩情畫意。

    偷瓜送童子

    在秀山,土家族除了與當地其他民族一樣拜月、賞月、供瓜果、吃月餅外,還有一個不一樣的習俗———“偷秋”。所謂“偷秋”,就是出去偷摸別人的瓜果,是土家族孩子們的活動。九月中旬,正是瓜果成熟的季節,所以叫“偷秋”。雖為偷,但不視為盜竊行為,所以小孩子們尤其喜歡。

      “偷瓜”送“童子”也是土家人特殊的中秋民俗。賞月之後,土家青年男女,趁夜深人靜,結夥到菜園地“偷瓜”,種瓜主人發現後也不能叫罵。將偷來的南瓜悄悄送到久婚未育的夫婦家中,置床上,一人學嬰兒啼哭,一人說四言八句吉語祝辭,祝願得瓜主人來年生子,這一習俗叫做“送童子”,寓意“破瓜得子”,若得瓜主人來年生了子女,就得設宴請送瓜人和種瓜人以示酬謝。

  • 8 # 吃喝玩樂的橙

    中秋節家鄉最常吃什麼菜?有哪些食物是必不可少的?

    最常吃的菜

    身為“胡建”人的我表示逢年過節家中都會有不少好吃的(流口水)!在這個以節日為“掩護”胡吃海喝的日子裡家中的餐桌上往往都會出現一位“常客”,它色香味俱全,可酥可軟,那就是!

    那當然是我們本地的「荔枝肉」啦!

    說到 荔枝肉 還有著一段酸酸甜甜的歷史呢。

    在唐朝唐明皇時期唐明皇有一位愛妃名叫梅妃,她受盡寵愛可是卻鬱鬱寡歡,食不知味,正在大家都因此十分煩惱之時隨家鄉來的廚師老蔣頭,從隨從的丫頭口裡得知梅妃喜愛荔枝卻不可得才鬱鬱寡歡,於是老蔣頭徹夜揣摩,第二天中午做了一盤貌似荔枝的溜肉段,方使梅妃喜上眉梢,大開胃口。

    於是荔枝肉就以它形似荔枝,味道酸酸甜甜而流傳了下來(不是糖醋里脊!)

    說到荔枝肉現在有2大派系:幹炸和酸溜。

    荔枝肉一般選用豬後腿肉深色較嫩的部分,醃製時加入蒜蓉和鹽巴,白糖(重點),醃製時間不少於2小時才能保證到有那熟悉的味道,然後再掛上一層本地地瓜粉調成的漿丟進油鍋,那滋滋的炸肉聲就是節日裡最美妙最饞人的聲音了。剛炸好的荔枝肉酥脆可口,沾著醬油醋一個人可以吃一盆!

    幹炸▼

    而“真正”的荔枝肉還需要一步,那就是最關鍵的一步,調配酸甜汁,每家每戶都有自己獨特的味道,每逢荔枝肉上桌小朋友們都會眼冒“金光”。

    醋溜▼

    (正宗的荔枝肉只需肉片改刀入鍋就是圓的啦)

    必不可少的食物

    說到必不可少那當然是「紅團」了。

    它長這樣▼

    是不是也和荔枝肉一樣紅彤彤充滿了過節的感覺呢?

    閩東南沿海有“做歲”吃“紅團”的習俗。“紅團”是沿海人們逢年過節是家家戶戶必不可少的一道小吃。

    紅團的皮是以糯米粉為原料,製作時將糯米粉拌上食紅揉成糯米麵團,再取中一小部分用手捏成薄餅狀,就成了“紅團皮”,然後在裡面包進豆沙後蒸熟就是紅團啦。

  • 9 # 老表的小生活

    小的時候家裡很窮,過中秋節晚上就做一起吃點月餅,至於飯菜就是家常便飯,現在由於國家發展的好,農村人也有錢了,現在過中秋節,晚上要一家人坐在一起,弄上一桌好菜,擺上月餅,來上好酒,家人一起吃飯喝酒,完事後吃月餅,至於那道菜是必須吃的,也就是這十年家庭福了,每年八月十五都會買大閘蟹開吃,這個菜是這些年一直有的菜。

    我們做法很簡單,鍋裡放上水,裡面放薑片,料酒,燒開鍋把洗乾淨的活蟹子放進去馬上蓋上蓋子,防止螃蟹遇熱亂爬。過一分鐘開啟蓋子看到蟹子都死了後把螃蟹都蓋子朝下肚皮朝上,這樣螃蟹的黃不會流失。蒸個十分鐘左右就可以拿出來吃了。

  • 10 # 湛江肥仔

    作為中國月餅之鄉的湛江吳川,月餅是必須要吃的,而且是又大又圓,還要殺雞帶上月餅、水果去拜神,拜完神回來煮熟一家人開開心心吃飯,晚上會一起分享月餅,吃水果,吳川人最喜歡的金腿五仁月餅,味道濃香口感特別吃起來齒頰留香越嚼越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施比受好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