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AL世界觀
-
2 # 鐵錘子6
法爛稀是什麼意思不知道,八里生母怨是什麼東西沒聽說過,著火不著火和我沒關係,不要說我麻木不仁。我只關心我們十四億大家庭的災情。
-
3 # 仰望天空的人
如果他們是真正的尊重歷史和文化的話,就不會燒燬圓明園了,也不會炸了那麼多的上千年的阿富汗,伊拉克的歷史古蹟了。事實是他們只在乎自家的歷史文化。對別人的只有或掠奪,或毀壞。
可笑的是我們的一些所謂精英,自從為自己具有國際視野了,具有博大的國際文化情懷了。
暴露出來的是骨子裡的虛偽與市儈。
-
4 # 南征北戰15年
巴黎聖母院大教堂是一座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西堤島上的教堂建築,也是天主教巴黎總教區的主教座堂。 聖母院約建造於1163年到1250年間,屬哥特式建築形式,是法蘭西島地區的哥特式教堂群裡面,非常具有關鍵代表意義的一座。始建於1163年,是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蘇利決定興建的,整座教堂在1345年全部建成,歷時180多年。 建築特色:巴黎聖母院是一座典型的“歌特式”教堂,聖母院的正外立面風格獨特,結構嚴謹,看上去十分雄偉莊嚴。它被壁柱縱向分隔為三大塊;三條裝飾帶又將它橫向劃分為三部分,其中,最下面有三個內凹的門洞。 門洞上方是所謂的“國王廊“,上有分別代表以色列和猶太國曆代國王的二十八尊雕塑。”長廊”上面為中央部分,兩側為兩個巨大的石質中欞窗子,中間一個玫瑰花形的大圓窗,其直徑約10米,建於1220—1225年。中央供奉著聖母聖嬰,兩邊立著天使的塑像。兩側立的是亞當和夏娃的塑像。 關於“哥特式”:巴黎聖母院作為從羅馬式到哥特式的過渡建築,為法國的哥特式建築開創了新舉,對後來哥特式教堂的建造有極大影響。 因為巴黎聖母院才會有後來的蘭斯主教堂、沙特爾主教堂、亞眠主教堂和博韋主教堂四大法國哥特式教堂。但個人還是比較喜歡巴黎聖母院,不僅僅是因為雨果,也因為巴黎聖母院的簡約自然。其他哥特式教堂富麗堂皇,太過於濃墨重彩了。 一小塊一小塊燒製好的彩色玻璃鑲嵌在窗上,從外面看玻璃窗一片灰溜溜的,沒什麼特色,但從教堂裡面,因為外面光線充足,教堂內部沒什麼東西照明,所以此時可以很清楚地欣賞彩色玻璃窗上的圖案。在教堂裡,彩色玻璃窗的圖畫就是一部無字的聖經,充滿濃厚的宗教氣息。
-
5 # 曉陽144337695
不要把法國的巴黎聖母院太神話了,它更多的是法國的一個教堂,其次再是它的文化內涵;它的出名和雨果的傑作《巴黎聖母院》不無關聯……;這個事情我們應該淡化了,還是好好的做自己的事情吧,有馬克龍和他的國民操心就行了……
-
6 # 陳鋒158751508
又瞎又聾的駝背撞鐘人、它的恩人兼恩師聖母院長老、帶小羊當街賣藝自小被人拐賣長大被人欺騙玩弄的吉普賽女郞三人的愛恨糾葛!
-
7 # 兵柚子
法蘭西一直是殖民者,有什麼文明?巴黎聖母院藏有侵略者掠奪中國三萬件文物,是帶血的文明,法國的歷史就是殖民者的侵略歷史。八國聯軍的孝子賢孫哭泣吧!
-
8 # 只為放心吃口飯
在電影裡,一些照片中看到過,具體是什麼樣,並不是很清晰,這幾天看了新聞,覺得著火了挺可惜的,在人類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不乏經典之作,有多少不可複製的經典都因為各種個樣的原因消失了,但並不影響它們在世人心目中的地址,歷史會讓他們永遠流傳,美的不一定都存於世,存世的也不一定都美,有時候殘缺也是一種美!
-
9 # 海闊天空232714359
一群沙雕!對於挖過你家祖墳的人,你還是去同情嗎?心裡一點恨都沒有嗎?現代版的魯迅的《藥》!試問他們站在我們熊熊燃燒的圓明園前怎麼沒覺得自己可恥呢!!!忽悠誰啊!!!燒的好!報應來了!!!!舔狗!請你滾出中國!!!
回覆列表
這兩天關於巴黎聖母院的新聞很火,因為巴黎聖母院被燒了,有人痛心,有人竅笑,說什麼的都有,不過巴黎聖母院遭遇火災,確實是建築史和文化史的一大損失。
雨果的代表作《巴黎聖母院》,在文學上佔有很重要的位置,從法國的城市文明上來說,巴黎聖母院所在的西岱島是巴黎的原點和起點,而巴黎是城市史、文化史、藝術史繞不開的一個城市!
巴黎聖母院的歷史巴黎聖母院是巴黎的象徵,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建築,起源於法國的國王路易七世想要建設一座標誌性建築,來突出巴黎作為法國的政治中心、經濟中心、文化中心的地位。聖母院作為巴黎最核心島嶼上的主要教堂,成為了首選。
這其中還有一個故事,路易七世是個有雄心壯志的人,喜歡搞事,跟聖神羅馬帝國的皇帝一起,搞了一場第二次十字軍東征,當時王后埃莉諾還勸他不要東征,路易七世聽不進去結果敗興而歸,失敗後路易七世把氣撒在王后身上,說咱們這麼多年了你怎麼生不出一個孩子,離婚吧!離婚後,王后埃莉諾嫁給了安茹伯爵,過了兩年後,安茹伯爵居然成了英國國王,就是亨利二世,埃莉諾又成了王后,而且嫁給安茹伯爵後,五年生了四個孩子。把路易七世氣的啊,就向亨利二世宣戰,打了兩次都沒打過人家。
不如意的路易七世在1160年的時候娶了第三任妻子,然後把巴黎主教莫里斯·德·蘇利喊來,要求主教建造一座可媲美聖坦尼大教堂的教堂,至於建造聖母院真正的目的不得而知。巴黎聖母院始建於1163年,到了1345年整座教堂才全部建成,歷時180多年。巴黎聖母院建成後,在很長一段時間並沒有成為法國重要典禮舉辦的教堂,只有一些其他的與皇室相關的慶典放在巴黎聖母院,而皇室最重要的加冕禮放在蘭斯大教堂,國王葬禮放在聖丹尼斯大教堂。
路易十四
直到1637年,巴黎聖母院因為王室子嗣的問題,一躍成為法國最重要的教堂。1637年,路易十三與安妮王后已經結婚22年了,但是還沒有子嗣,沒有子嗣對於王室來說是一個災難,再沒有子嗣波旁王朝該怎麼辦?路易十三急的不得了。就在這個時候,來了一個叫菲亞克雷的修道士,跟國王說聖母給他託夢了,聖母跟他說將降神蹟於國王夫婦,條件就是王后要向巴黎聖母院敬獻祈禱詩,王后當時就同意了,於是就命菲亞克雷負責祈禱事宜,隔年2月份,王后還真的懷孕了。
路易十三這個高興勁就甭提了 ,這下聖母顯靈,應該要表示一下,於是就釋出了《誓願詔書》,決定將法蘭西奉獻給聖母,1638年9月,王后誕下一名男嬰,這男嬰就是大名鼎鼎的路易十四。自此以後,每年的聖母升天節,巴黎大主教都會在聖母院舉行盛大的彌撒,皇室越來越多的活動也在這裡舉行!巴黎聖母院成了法國最重要的教堂。拿破崙加冕儀式
此後巴黎聖母院與法國國家緊密捆綁在一起,不僅僅只是一個宗教標誌。在教堂裡舉行過拿破崙的加冕儀式,第一世界大戰霞飛、福煦兩位元帥的國家葬禮,第二次世界大戰巴黎解放慶典,還有戴高樂和密特朗兩位總統的追思彌撒!
巴黎聖母院是哥特教堂建築巴黎聖母院是哥特式教堂的代表作,哥特和巴洛克一樣,誕生之時並沒有名字,最早使用這個名稱的是米開朗基羅的學生喬奇奧·瓦薩里。對於義大利人來說,哥特是一個蠻族的代名詞,很難被自居正統的義大利人看上。
人們想到哥特式,就是它曾經的譯名:高直式。確實是最直觀、最簡單,垂直向上,渴望在高度上接近上帝。
巴黎聖母院之所以聞名於世,主要是因為它是歐洲建築史上一個劃時代的標誌。它的正外立面風格獨特,結構嚴謹,看上去十分莊嚴雄偉。其最上面是兩座鐘樓,裡面放著兩大鐘和八個小鐘,中段是窗,中間一個大玫瑰窗,兩側是各有兩個窗戶,在這一段窗戶前放置了三組雕塑,在這一組雕塑下,整齊放置著28個猶太國王的雕像。最底層就是三個華麗的門洞,三個門洞上都有華麗的雕塑組群!
其實在一百多年前,法國大革命的時候,巴黎聖母院就遭遇過大劫,拆大門,割神仙頭,誤將“國王廊”上的猶太國王當成巴黎人民痛恨的法國國王,將這些雕像搗毀,瞎改小禮堂門楣,大肆破壞,那時候的巴黎聖母院已經廢了。到了1844年,在勒杜克的修復下,巴黎聖母院才得到了重生,嚴格意義上來講,現在的巴黎聖母院已經不是原來的巴黎聖母院了!
當然,面對巴黎聖母院被燒一事,其實我們華人是複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