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草房庭院因經常打掃,所以潔淨得沒有一絲青苔。出自《書湖陰先生壁二首》。《書湖陰先生壁二首》【作者】王安石 【朝代】宋茅簷長掃淨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譯文對照茅草房庭院經常打掃,潔淨得沒有一絲青苔。花草樹木成行成壟,都是主人親手栽種。庭院外一條小河保護著農田,並且環繞著農田;兩座大山開啟門來為人們送去綠色。《書湖陰先生壁二首》是北宋文學家、政治家王安石創作的七言絕句組詩作品。這兩首詩都是題壁詩,其中第一首廣為流傳。第一首詩前兩句寫他家的環境,潔淨清幽,暗示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後兩句轉到院外,寫山水對湖陰先生的深情,暗用典故,把山水化成了具有生命感情的形象,山水主動與人相親,正是表現人的高潔。創作背景《書湖陰先生壁二首》是王安石題在楊德逢屋壁上的一組詩。王安石於神宗熙寧九年(1076)二次罷相後,直到哲宗元祐元年(1086)因病逝世,在金陵郊外的半山園居住長達十年。據李壁《王荊文公詩箋註》,王安石故居距城七里,距紫金山亦七里,路程恰為由城入山的一半,故安石晚年號半山老人,園亦因此得名。在這段時間裡,王安石與隱居紫金山的楊德逢交往甚密。在王安石詩集中,作者所寫有關楊德逢的詩,至今尚儲存在十首以上。作者簡介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號半山,人稱半山居士。封為舒國公,後又改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北宋臨川縣城鹽埠嶺(今臨川區鄧家巷)人。慶曆二年(1042)進士。嘉祐三年(1058)上萬言書,提出變法主張。宋神宗熙寧二年(1069)任參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熙寧七年(1074)罷相,次年復任宰相;熙寧九年(1076)再次罷相,退居江寧(今江蘇南京)半山園,封舒國公,不久改封荊,世稱荊公。卒諡文。其文雄健峭拔,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歌遒勁清新。今存《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
茅草房庭院因經常打掃,所以潔淨得沒有一絲青苔。出自《書湖陰先生壁二首》。《書湖陰先生壁二首》【作者】王安石 【朝代】宋茅簷長掃淨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譯文對照茅草房庭院經常打掃,潔淨得沒有一絲青苔。花草樹木成行成壟,都是主人親手栽種。庭院外一條小河保護著農田,並且環繞著農田;兩座大山開啟門來為人們送去綠色。《書湖陰先生壁二首》是北宋文學家、政治家王安石創作的七言絕句組詩作品。這兩首詩都是題壁詩,其中第一首廣為流傳。第一首詩前兩句寫他家的環境,潔淨清幽,暗示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後兩句轉到院外,寫山水對湖陰先生的深情,暗用典故,把山水化成了具有生命感情的形象,山水主動與人相親,正是表現人的高潔。創作背景《書湖陰先生壁二首》是王安石題在楊德逢屋壁上的一組詩。王安石於神宗熙寧九年(1076)二次罷相後,直到哲宗元祐元年(1086)因病逝世,在金陵郊外的半山園居住長達十年。據李壁《王荊文公詩箋註》,王安石故居距城七里,距紫金山亦七里,路程恰為由城入山的一半,故安石晚年號半山老人,園亦因此得名。在這段時間裡,王安石與隱居紫金山的楊德逢交往甚密。在王安石詩集中,作者所寫有關楊德逢的詩,至今尚儲存在十首以上。作者簡介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號半山,人稱半山居士。封為舒國公,後又改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北宋臨川縣城鹽埠嶺(今臨川區鄧家巷)人。慶曆二年(1042)進士。嘉祐三年(1058)上萬言書,提出變法主張。宋神宗熙寧二年(1069)任參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熙寧七年(1074)罷相,次年復任宰相;熙寧九年(1076)再次罷相,退居江寧(今江蘇南京)半山園,封舒國公,不久改封荊,世稱荊公。卒諡文。其文雄健峭拔,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歌遒勁清新。今存《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