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胚名詞解釋
1.橋粒(分佈、結構和功能)
答:橋粒連線區的細胞間隙內有低密度的絲狀物,這些絲狀物於間隙中央交織形成一條與細胞膜平行且緻密的中間線。細胞膜的細胞質面各有一橢圓形的附著板,由緻密物質構成。附著板上有許多張力絲附著,並常呈袢狀返回細胞質。
2.哈弗斯系統(定義、組成)
答:又稱骨單位,是由哈弗斯骨板和哈弗斯管共同組成的系統。哈弗斯骨板介於內、外環骨板之間,是骨幹密質骨的主要部分,它們以哈弗斯管為中心呈同心圓排列。哈弗斯管內有血管、神經及少量的結締組織。
3.網織紅細胞(特性、結構特點、數值)
網織紅細胞是未完全成熟的紅細胞,直徑略大於成熟紅細胞。用煌焦油藍做體外活體染色。可見網織紅細胞的細胞質內有染成藍色的細網或顆粒,它是細胞內殘留的核糖體。在成人網織紅細胞佔紅細胞總數的0.5%-1.5%,新生兒較多,可達3%-6%。
4.肌漿網(定義、結構組成)
答:肌纖維內特化的滑面內質網,在相鄰的兩個橫小管之間形成互相通連的小管網,縱行包繞在每條肌原纖維周圍,又稱縱小管。肌質網膜上有豐富的鈣泵和鈣通道。鈣泵能逆濃度差把肌質中的Ca2+泵入肌質網內儲存,使其內Ca2+濃度為肌質中上千倍。當肌質網膜接受興奮後,鈣通道開放,大量Ca2+湧入肌質。
5.尼氏體(光、電鏡結構)
答:尼氏體在光鏡下呈嗜鹼性團塊狀或細粒狀物質,電鏡下為大量平行排列的粗麵內質網和遊離核糖體。
6.血-胸腺屏障(定義、組成、功能意義)
答:為血液與胸腺皮質間的屏障結構。主要由以下5層組成:①連續毛細血管內皮;②內皮基膜;③血管周間隙,間隙中可有巨噬細胞等;④胸腺上皮細胞的基膜;⑤最外面包裹一層連續的胸腺上皮細胞。該結構使血液中的大分子物質很難與胸腺細胞接觸,避免引起直接的免疫應答,是保證胸腺細胞發育微環境的結構之一。
組胚名詞解釋
1.橋粒(分佈、結構和功能)
答:橋粒連線區的細胞間隙內有低密度的絲狀物,這些絲狀物於間隙中央交織形成一條與細胞膜平行且緻密的中間線。細胞膜的細胞質面各有一橢圓形的附著板,由緻密物質構成。附著板上有許多張力絲附著,並常呈袢狀返回細胞質。
2.哈弗斯系統(定義、組成)
答:又稱骨單位,是由哈弗斯骨板和哈弗斯管共同組成的系統。哈弗斯骨板介於內、外環骨板之間,是骨幹密質骨的主要部分,它們以哈弗斯管為中心呈同心圓排列。哈弗斯管內有血管、神經及少量的結締組織。
3.網織紅細胞(特性、結構特點、數值)
網織紅細胞是未完全成熟的紅細胞,直徑略大於成熟紅細胞。用煌焦油藍做體外活體染色。可見網織紅細胞的細胞質內有染成藍色的細網或顆粒,它是細胞內殘留的核糖體。在成人網織紅細胞佔紅細胞總數的0.5%-1.5%,新生兒較多,可達3%-6%。
4.肌漿網(定義、結構組成)
答:肌纖維內特化的滑面內質網,在相鄰的兩個橫小管之間形成互相通連的小管網,縱行包繞在每條肌原纖維周圍,又稱縱小管。肌質網膜上有豐富的鈣泵和鈣通道。鈣泵能逆濃度差把肌質中的Ca2+泵入肌質網內儲存,使其內Ca2+濃度為肌質中上千倍。當肌質網膜接受興奮後,鈣通道開放,大量Ca2+湧入肌質。
5.尼氏體(光、電鏡結構)
答:尼氏體在光鏡下呈嗜鹼性團塊狀或細粒狀物質,電鏡下為大量平行排列的粗麵內質網和遊離核糖體。
6.血-胸腺屏障(定義、組成、功能意義)
答:為血液與胸腺皮質間的屏障結構。主要由以下5層組成:①連續毛細血管內皮;②內皮基膜;③血管周間隙,間隙中可有巨噬細胞等;④胸腺上皮細胞的基膜;⑤最外面包裹一層連續的胸腺上皮細胞。該結構使血液中的大分子物質很難與胸腺細胞接觸,避免引起直接的免疫應答,是保證胸腺細胞發育微環境的結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