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安叔讀書

    我們的身體是一個系統,“用進廢退”是這個系統的執行規則。在認清這個規則的基礎上,好訊息是,精神上的懈怠可以克服;而壞訊息是,身體上的很多問題卻不可逆。對於這個問題的回答可以一分為二,分成身體和思維。

    身體的進化史

    人類在漫長的進化旅途中,最突出的表現就是:適應。汗腺幫你在不同的高溫環境下散熱、腸道的酶幫你消化各種食物、大腦幫你在複雜環境下加工資訊。只要稍加思考,你就可以想出成百上千種“適應”。這是個體能夠生存和繁衍的原因,也是受到各種壓力刺激後的表現。

    比如,在面對生存的壓力時,最早的人類祖先從猿類分化出來,進化成為直立的兩足動物,並解放了雙手。這樣他們既可以用手採集更多果實、攜帶更多東西,還可以更好地使用石頭或棍棒自衛,攻擊獵物或驅趕猛獸。壓力一點點改變著人類的行為和習慣,給人類文明起到了巨大的助推作用。

    “環境有多殘酷,我們就有多堅強。”這句話很好地體現了人的耐受力。就像大橋一樣,設計師總會在修建時,給它設計比實際更高的承重力。因此,除了肢體的解放,我們還應該看到,比如現在習以為常的溝通,從古猿角度講,需要他們很費力的調動大腦,藉助肢體及語言理解力、資訊傳遞力和資訊判斷力等。什麼方位有水果?哪個地方能打獵?什麼位置有危險?都是他們長期嘗試、不斷試錯並付出很大代價後的結果。那些追求舒適的,統統都會被淘汰掉。

    幾個證據

    拉回視野,我們審視當下。個體成長是在基因和環境之間數不清的相互作用後實現的。不管是精神、肢體還是器官,它們只有時常遭受壓力,才會促使它們產生解決壓力的需求,並提升適應性。其中最明顯的例子就是肌肉和骨骼。

    如果你在接下來的幾周裡經常做力量訓練,那麼你的手臂肌肉就會感到疲勞,在壓力下變得更粗大、更強壯。相反,如果你臥病在床數月或數年,肌肉就會萎縮。

    而骨骼變化週期則較長。小時候奔跑較多的孩子,腿骨發育得較厚;經常咀嚼較硬、較韌食物的孩子,他的頜骨也要發育得較厚。可是這種骨成長到成年後就會達到峰值,女孩大約在18至20歲,男孩大約在20至25歲。從那以後,骨骼雖然還在生長,但已經開始出現骨量流失的問題,直至餘生。

    這時如何體現壓力的作用呢?數十項研究證明,高水平的負重活動不僅可以大大降低人的骨量流失率,而且在高頻的活動刺激下,甚至可以實現骨量流失的“收支平衡”及一定程度的逆轉。

    當然也有很多建議是,多食用富含鈣和維生素D的食物或藥品。可臨床資料顯示,僅僅攝入足夠的鈣和維生素D並不能預防或逆轉骨量流失。畢竟攝入不等於吸收,還必須給骨骼施以一定的負荷,這樣才能刺激骨細胞對鈣的吸收和利用。這些都是人要儘量避免長時間舒適的明顯證據。

    失配假說

    有種觀點叫失配假說,它是指目前人體的許多特徵並不適合現代環境。比如,骨質疏鬆症引起了美國超過1/3的老年女性骨折,但這種疾病在近代以前的老年人中,非常罕見。除此之外,還有肥胖引起的全世界範圍內的糖尿病和越發年輕化的心腦血管疾病,這二者都和過於飽足的飲食有關。

    這些證據表明,我們給自己施加的壓力不是太大,而是太小,小到給各種“懶病”提供了溫床。沒有負荷就沒有成長,活動少、思考少、吃得多和喜歡追求舒適都是錯誤的生活方式。而多數人眼中的自己壓力大,不過是耐受力差的情緒錯覺。“壓力”這兩個字下面隱藏的只是“不想幹”。所以,當他們越去尋找舒適,身體就越差,做事也就越提不起興趣。“沙發病”“空調病”和“焦慮症”就是這樣麼來的。

    恆溫20℃的房間、張手即來的美食及柔軟的沙發和床,從個體進化的角度講,這些所謂的舒適都是極其有害的。因此,不管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們都要打造有助於個體成長的環境。選擇相對硬質的床和凳子;嘗試穿薄底鞋,刺激足部神經,提升身體感知;不要太潔癖,強化免疫系統等等。在環境賦予的各種小壓力下,讓身體不斷適應並提升,收穫健康。

    和身體這個系統,相對的是另外一個系統思維,它的特點是:

    認知固化

    隨著年齡增長,我們的關節和肌肉會逐漸僵硬,如果不抽時間鍛鍊,身體機能就會不斷下降;隨著放置時間過久,機械部件都會出現各種卡殼和阻滯,最後甚至動都動不了。大腦也一樣,受慣性思維影響,你會發現自己學習新鮮事物遠不如青年時那麼容易。

    心理學上把這種不能換種角度思考,或者創新方法解決問題的現象稱為認知剛性。幾乎在所有人大腦裡的某些區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認知剛性。比如直男對外部世界的理解、重複勞動崗位上的思維僵化、身處固定區域人們的飲食習慣等,輕度認知剛性會導致對慣性思考路徑的依賴,重度認知剛性會讓人固執己見,聽不進一點勸告。尤其在某個領域,越是專業的人,越難從新的角度去看問題。這種現象也叫“經驗專制”。大多數倒閉的企業都輸在了經驗專制上。有時消費者行為一個不期然的轉變,通常對公司而言就是很高的門檻,以往的經驗完全派不上用場。同理,成年人如果不經常活動頭腦,保持思維的靈活性,也會遇到同樣問題。

    慣性思考

    思維慣性和我們的身份或標籤緊緊捆綁在一起。不管做什麼工作,只要夠深入,或者投入的時間夠久,我們都能成為比一般人更精通的“專家”。因此,行業思維不可避免地會滲透進我們大腦,讓我們考慮問題帶有“行業特色”。比如,對於任意一個工具,經濟學家考慮的是它的實際價值,歷史學家考慮的是它的從無到有,材料學家更願意瞭解它的材料構成。總之,行業思維能給我們帶來很強的思維慣性。

    另外,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一些每日必做事項,比如睡覺、起床、刷牙、運動等,都具有非常鮮明的個人特色,這些特色就是思維慣性。有的人習慣早睡早起,有的人習慣晚睡晚期;有的人一天刷三次牙,有的人一天刷一次牙;有的人好吃肉,有的人好吃素。這造成我們對外界的看法是有偏差的,好吃肉的人就會為吃肉辯護,但實際上吃肉過多會加重身體負擔,對健康不利。

    事實、資料、成果在思維慣性下不堪一擊。就像爆火網路的段子一樣,“看到電視上說吸菸有害健康,我趕緊把電視關了,抽根菸壓壓驚。”類似的慣性大量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

    認知舒適區

    還好,隨著神經科學的發展,新實驗、新發現表明在我們一生當中,大腦會一直產生新的神經元。由於大腦有幾十億個神經細胞和神經元,這些神經元每天都會發芽,從而生出上百萬個突觸。這些突觸慢慢連線成網,成為儲存知識和經驗的地方。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總是用一塊特定的大腦區域,那麼它那裡的神經元就會越長越密集,而在那些較少被使用的區域,神經元則會漸漸萎靡不振,甚至消失。在年幼時候,大腦代謝旺盛,我們的學習能力很強。在我們長大成人後,神經網路的更新會明顯放緩。這意味著,如果你不積極主動地改變自己,就會被淘汰,畢竟資訊時代,變革是常態。

    大腦的可更新性就是認知的可塑性。別管你有認知剛性,還是你的思維有自己的慣性,時間用在哪裡,改變就發生在哪裡。

    槓桿思維

    想要跟上時代的步伐,你就得找到大腦的認知槓桿。作者曾經培訓過一些人和團隊,併成功驗證了不少方法。雖然表面上看,不同的方法適用於不同的人和不同的問題。但最有效的就是:案例分析法。

    很多領域的專業人士,都是靠在實際案例的打磨下,不斷精進手藝的。安全部門會收集國內外各種危險案例,對員工做警示教育;財經部門會總結各種財務風險,幫助使用者減少損失;醫院會對手術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做分析和預判,最佳化流程,提高手術成功率。總之,不管你從事什麼行業,一定不要拘泥於自己公司的流程和業務,多收集同行或其它行業的案例和做法,透過對案例的分析,找到提升自己工作水平的途徑。

    案例分析可以幫我們獲得直接或者間接經驗,積累虛擬經驗,再遇到相似問題,有過案例分析經驗的人都表現得更從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19年《刺激戰場》會不會出3D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