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宋皇陵位於河南省鞏縣嵩山北麓與洛河間的丘陵和平地上。總面積約30平方公里。地處鄭州、洛陽之間,隴海鐵路穿境而過,開洛高速貫穿東西,南有嵩山,北有黃河,依山傍水,風景優美,被人譽為"生在蘇杭,葬在北邙"的風水寶地。 北宋9個皇帝,除徽、欽二帝被金所虜囚死漠北外,7個皇帝以及被追尊為宣祖的趙弘殷(趙匡胤之父)均葬於此。世稱七帝八陵。 按照埋葬時間的先後,八陵的順序依次是: 宋宣祖的永安陵 宋太祖的永昌陵 宋太宗的永熙陵 宋真宗的永定陵 宋仁宗的水昭陵 宋英宗的永厚陵 宋神宗的永裕陵 宋哲宗的永泰陵 加上后妃、宗室、親王、王子、王孫以及高懷德、趙普、曹彬、蔡齊、寇準、包拯、狄青、楊六郎等功臣名勳共有陵墓近1000座,前後經營達160餘年之久,北宋的諸帝、後陵中,8座皇帝陵儲存完好,皇后陵主要分佈在西村、蔡莊、孝義、八陵4個陵區,佔地30餘平方公里,形成了一個規模龐大、氣勢雄偉的皇家陵墓群。 北宋皇陵的諸帝陵園建制統一,平面佈局相同,皆坐北朝南,分別由上宮、宮城、地宮、下宮4部分組成,圍繞陵園建築有寺院、廟宇和行宮等,蒼松翠柏,肅穆幽靜。西村陵區位於西村鄉北的常封村和滹沱村之間,包括宣祖趙弘殷的永安陵、太祖趙匡胤的永昌陵、太宗趙光義的永熙陵;蔡莊陵區位於蔡莊北,有真宗趙恆的永定陵;孝義陵區位於縣城西南側,包括仁宗趙禎的永昭陵、英宗趙曙的永厚陵;八陵陵區位於八陵村南,包括神宗趙頊的永裕陵、哲宗趙煦的永泰陵。 帝陵坐北向南,由南向北為鵲臺、乳臺、神道列石;神道北即上宮;上宮四周夯築方形神牆,周長近千米,四面正中闢有神門,神牆四隅築有闕臺(角闕);上宮正中為底邊周長200餘米的覆鬥形陵臺,臺下為地宮。後陵在帝陵西北,佈局和建築與帝陵相似,只是形制較小,石刻較少。下宮為日常奉饗的地方,在上宮的北面或西北隅,地面建築已蕩然無存。 陵區內石刻很多,總數約在千件以上。帝陵神道兩旁石刻一般有23對,由南向北為望柱1對、 馴象人1對、 瑞禽1對、 角端1對、 仗馬1對、控馬官4對、虎2對、羊2對、客使3對、武將2對、文臣2對、門獅1對、武士1對。上宮四周其他神門外亦有門獅1對,門內有宮人 1 對。一些下宮的門外亦有門獅1對。後陵的石刻數量較少。宋陵石刻擺脫了傳統的神秘色彩,著重反映了當時的世俗生活風貌,具有形神兼備的高超藝術造詣。
中國北宋皇陵位於河南省鞏縣嵩山北麓與洛河間的丘陵和平地上。總面積約30平方公里。地處鄭州、洛陽之間,隴海鐵路穿境而過,開洛高速貫穿東西,南有嵩山,北有黃河,依山傍水,風景優美,被人譽為"生在蘇杭,葬在北邙"的風水寶地。 北宋9個皇帝,除徽、欽二帝被金所虜囚死漠北外,7個皇帝以及被追尊為宣祖的趙弘殷(趙匡胤之父)均葬於此。世稱七帝八陵。 按照埋葬時間的先後,八陵的順序依次是: 宋宣祖的永安陵 宋太祖的永昌陵 宋太宗的永熙陵 宋真宗的永定陵 宋仁宗的水昭陵 宋英宗的永厚陵 宋神宗的永裕陵 宋哲宗的永泰陵 加上后妃、宗室、親王、王子、王孫以及高懷德、趙普、曹彬、蔡齊、寇準、包拯、狄青、楊六郎等功臣名勳共有陵墓近1000座,前後經營達160餘年之久,北宋的諸帝、後陵中,8座皇帝陵儲存完好,皇后陵主要分佈在西村、蔡莊、孝義、八陵4個陵區,佔地30餘平方公里,形成了一個規模龐大、氣勢雄偉的皇家陵墓群。 北宋皇陵的諸帝陵園建制統一,平面佈局相同,皆坐北朝南,分別由上宮、宮城、地宮、下宮4部分組成,圍繞陵園建築有寺院、廟宇和行宮等,蒼松翠柏,肅穆幽靜。西村陵區位於西村鄉北的常封村和滹沱村之間,包括宣祖趙弘殷的永安陵、太祖趙匡胤的永昌陵、太宗趙光義的永熙陵;蔡莊陵區位於蔡莊北,有真宗趙恆的永定陵;孝義陵區位於縣城西南側,包括仁宗趙禎的永昭陵、英宗趙曙的永厚陵;八陵陵區位於八陵村南,包括神宗趙頊的永裕陵、哲宗趙煦的永泰陵。 帝陵坐北向南,由南向北為鵲臺、乳臺、神道列石;神道北即上宮;上宮四周夯築方形神牆,周長近千米,四面正中闢有神門,神牆四隅築有闕臺(角闕);上宮正中為底邊周長200餘米的覆鬥形陵臺,臺下為地宮。後陵在帝陵西北,佈局和建築與帝陵相似,只是形制較小,石刻較少。下宮為日常奉饗的地方,在上宮的北面或西北隅,地面建築已蕩然無存。 陵區內石刻很多,總數約在千件以上。帝陵神道兩旁石刻一般有23對,由南向北為望柱1對、 馴象人1對、 瑞禽1對、 角端1對、 仗馬1對、控馬官4對、虎2對、羊2對、客使3對、武將2對、文臣2對、門獅1對、武士1對。上宮四周其他神門外亦有門獅1對,門內有宮人 1 對。一些下宮的門外亦有門獅1對。後陵的石刻數量較少。宋陵石刻擺脫了傳統的神秘色彩,著重反映了當時的世俗生活風貌,具有形神兼備的高超藝術造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