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鶴遊天雲鶴遊天,群鴻戲海”,語出梁武帝蕭衍《古今書人優劣評》評魏鍾繇書:“鍾繇書如雲鶴遊天、群鴻戲海,行間茂密,實亦難過耶。”此文簡稱《書評》或《評書》,唐以前典籍未見引及,最早見於宋《淳化聞帖》卷五“隋僧智果書”。這段文字主要形容鍾繇(元常)書法輕重得宜、剛柔相備、多力豐筋、古雅茂密的超妙境界。因此,“雲鶴遊天”,既是一種自然景觀,更是一種書法意象。按照筆者的理解,它是形容一種悠然自在,孤高超絕的氣象與神態。前人評書,首重氣象與神采。鑑賞奇石,最高的境界也是要品鑑奇石的氣象與神采。能顯出氣象與神采的奇石,就能讓人過目難忘,更能給人以意象的感受和感奮,令人感觸萬千,使人奮發向上。因此,好的書畫作品能助人養眼與養氣,好的奇石,同樣能養眼、養心、養氣和養神,這一觀點,是齊齋鑑石的理論與標準。正確與否,可以討論。齊齋收藏一件奇石,形似飛鳥展翅,石形飽滿,極富動勢,有奮飛高舉之氣象,又有悠然自在之神態,就其奮飛高舉的動態氣象而言,可以命名此石的石名為“鵬程萬里”,就其悠然自在、孤高超絕的神態而言,則可命名此石的石名為“雲鶴遊天”。筆者雖然羨慕鵬程萬里的一路通達,但私心更向往“雲鶴遊天”的超逸與優遊。何況“雲鶴遊天”是書法中的理想境界,筆者酷愛書法,所以最終給這件奇石定名為“雲鶴遊天”。當然,這只是筆者對這件奇石的理解與命名,還可以有一定的討論餘地。需要指出的是,這件奇石,體量不大,可以拿在手中摩娑把玩。石形逼真,石質細密,扣之有聲。石色與石紋也很好,石為元石,沒有半點殘損。更為重要的是,從其背面(腹部)觀看,鶴的飛動之勢尤為逼真。一件奇石,從多種方向觀看,都能逼真於一物,誠為難得。所以,筆者認為此石屬奇石中的佳品與妙品.
雲鶴遊天雲鶴遊天,群鴻戲海”,語出梁武帝蕭衍《古今書人優劣評》評魏鍾繇書:“鍾繇書如雲鶴遊天、群鴻戲海,行間茂密,實亦難過耶。”此文簡稱《書評》或《評書》,唐以前典籍未見引及,最早見於宋《淳化聞帖》卷五“隋僧智果書”。這段文字主要形容鍾繇(元常)書法輕重得宜、剛柔相備、多力豐筋、古雅茂密的超妙境界。因此,“雲鶴遊天”,既是一種自然景觀,更是一種書法意象。按照筆者的理解,它是形容一種悠然自在,孤高超絕的氣象與神態。前人評書,首重氣象與神采。鑑賞奇石,最高的境界也是要品鑑奇石的氣象與神采。能顯出氣象與神采的奇石,就能讓人過目難忘,更能給人以意象的感受和感奮,令人感觸萬千,使人奮發向上。因此,好的書畫作品能助人養眼與養氣,好的奇石,同樣能養眼、養心、養氣和養神,這一觀點,是齊齋鑑石的理論與標準。正確與否,可以討論。齊齋收藏一件奇石,形似飛鳥展翅,石形飽滿,極富動勢,有奮飛高舉之氣象,又有悠然自在之神態,就其奮飛高舉的動態氣象而言,可以命名此石的石名為“鵬程萬里”,就其悠然自在、孤高超絕的神態而言,則可命名此石的石名為“雲鶴遊天”。筆者雖然羨慕鵬程萬里的一路通達,但私心更向往“雲鶴遊天”的超逸與優遊。何況“雲鶴遊天”是書法中的理想境界,筆者酷愛書法,所以最終給這件奇石定名為“雲鶴遊天”。當然,這只是筆者對這件奇石的理解與命名,還可以有一定的討論餘地。需要指出的是,這件奇石,體量不大,可以拿在手中摩娑把玩。石形逼真,石質細密,扣之有聲。石色與石紋也很好,石為元石,沒有半點殘損。更為重要的是,從其背面(腹部)觀看,鶴的飛動之勢尤為逼真。一件奇石,從多種方向觀看,都能逼真於一物,誠為難得。所以,筆者認為此石屬奇石中的佳品與妙品.